问答题计算项目第2年和第3年的应纳增值税和营业税及附加。

题目
问答题
计算项目第2年和第3年的应纳增值税和营业税及附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据实扣除的项目有( )。

A.增值税及附加

B.消费税及附加

C.营业税及附加

D.土地增值税


正确答案:BCD

第2题:

在项目投资决策中,下列不属于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的内容是( )。

A.所得税和增值税

B.土地增值税和资源税

C.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D.营业税和消费税


正确答案:A
在项目投资决策中,营业税金及附加应按在运营期内应交纳的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估算。

第3题:

利润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包含经营活动发生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附加税等。( )


正确答案:×
利润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但不包括增值税。

第4题:

 某新建项目建设投资为113500 万元(含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8000 万元)。其中基本预备费为10000 万元,涨价预备费为5000 万元。项目计算期6 年,其中建设期1 年,运营期5 年,运营期内采用平均折旧及摊销。
  项目营业收入和可变成本均采用运营期初的市场价格(不含增值税),税金及附加按增值税的12%计算,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项目现金流量按年末发生计。财务基准收益率(所得税后)设定为1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见表6-1。
  通过费用与效益识别,该项目可变成本及投资中设备、材料的影子价格均等同于其市场价格(不含增值税),土地经济费用应调增1000 万元,其他各项财务效益与费用均能反映其经济价值。




【问题】
  1.计算项目第2 年和第3 年的应纳增值税和税金及附加。
  2.计算项目第2 年和第3 年的调整所得税。
  3.计算项目第2 年和第3 年的现金流出、净现金流量以及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并判断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答案:
解析:
1.第二年销项税额-第二年进项税额-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8687-3478-8000=-2791 万元<0
  第二年应缴增值税=0;税金及附加=0。
  第三年应缴增值税=9652-3865+5209-8000=2996 万元
  税金及附加=2996×12%=359.52 万元
  2.调整所得税=息税前利润×所得税税率
  息税前利润=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经营成本-折旧和摊销
  因此,第二年的息税前利润
  =(55284-25093-0-折旧摊销)×25%
  转化为求折旧摊销。
  因为运营期内采用平均折旧及摊销。则求出第四年的折旧摊销即为第二、第三年的折旧和摊销。
  又因为:
  调整所得税=息税前利润×所得税税率
 =(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经营成本-折旧和摊销)×所得税税率
  因此,第四年折旧摊销可列式计算出:
  (61426-27441-694-折旧摊销)×25%=3239 万元
  求解,得出:折旧和摊销=20335 万元
  因此,第二年的调整所得税
  =(55284-25093-0-20335)×25%=2464 万元
  第三年的调整所得税
  =(61426-27441-360-20335)×25%=3323 万元
  3.第二年现金流出
  =3058+25093+3478+2464
  =34093 万元
  第二年净现金流量
  =63971-34093=29878 万元
  第三年现金流出
  =269+27441+3865+2996+360+3323=38254 万元
  第三年净现金流量
  =71078-38254=32824 万元
  因此,各年净现金流量如下表所示:



 税后项目投资净现值
  =-113500/(1+10%)+29878/(1+10%)^2+32824/(1+10%)
3+30052/(1+10%)^4+30052/(1+10%)^5+36394/(1+10%)^6
  =5901.22(万元)>0
  因此该项目在财务上可行。

第5题:

利润表中“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不包括增值税和印花税。(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6题:

利润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主要反映企业应纳的消费税、营业税和增值税。(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增值税不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

第7题: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第3行“营业税金及附加”,应当包括以下( )项目。

A.生产企业经批准的免抵税额应缴纳的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B.运输企业当期运输收入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C.房地产开发公司销售商品房应纳的土地增值税

D.矿山企业收购未税大理石代扣代缴的资源税

E.企业收到先征后返的增值税


正确答案:ABC
选项D,矿山企业扣缴的资源税,不是企业自身的税费,不记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中,应计入采购成本;选项E应当记入“营业外收入”中。

第8题:

请教:2008年河南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真题第3大题第15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15. “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用于核算企业日常经济活动所应负担的税费,包括资源税、消费税、营业税、增值税等。( )

 


正确答案: X

第9题:

(2013年真题)某新建项目建设投资为113500万元(含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8000万元)。其中基本预备费为10000万元,涨价预备费为5000万元。项目计算期6年,其中建设期1年,运营期5年,运营期内采用平均折旧及摊销。
项目营业收入和可变成本均采用运营期初的市场价格(不含增值税),税金及附加按增值税的12%计算,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项目现金流量按年末发生计。财务基准收益率(所得税后)设定为1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见表6-1。
通过费用与效益识别,该项目可变成本及投资中设备、材料的影子价格均等同于其市场价格(不含增值税),土地经济费用应调增1000万元,其他各项财务效益与费用均能反映其经济价值。




【问题】
1.计算项目第2年和第3年的应纳增值税和税金及附加。
2.计算项目第2年和第3年的调整所得税。
3.计算项目第2年和第3年的现金流出、净现金流量以及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并判断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答案:
解析:
1.第二年销项税额-第二年进项税额-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8687-3478-8000=-2791万元<0
第二年应缴增值税=0;税金及附加=0。
第三年应缴增值税=9652-3865+5209-8000=2996万元
税金及附加=2996×12%=359.52万元
2.调整所得税=息税前利润×所得税税率
息税前利润=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经营成本-折旧和摊销
因此,第二年的息税前利润
=(55284-25093-0-折旧摊销)×25%
转化为求折旧摊销。
因为运营期内采用平均折旧及摊销。则求出第四年的折旧摊销即为第二、第三年的折旧和摊销。
又因为:
调整所得税=息税前利润×所得税税率
=(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经营成本-折旧和摊销)×所得税税率
因此,第四年折旧摊销可列式计算出:
(61426-27441-694-折旧摊销)×25%=3239万元
求解,得出:折旧和摊销=20335万元
因此,第二年的调整所得税
=(55284-25093-0-20335)×25%=2464万元
第三年的调整所得税
=(61426-27441-360-20335)×25%=3323万元
3.第二年现金流出
=3058+25093+3478+2464
=34093万元
第二年净现金流量
=63971-34093=29878万元
第三年现金流出
=269+27441+3865+2996+360+3323=38254万元
第三年净现金流量
=71078-38254=32824万元
因此,各年净现金流量如下表所示:



税后项目投资净现值
=-113500/(1+10%)+29878/(1+10%)^2+32824/(1+10%)
3+30052/(1+10%)^4+30052/(1+10%)^5+36394/(1+10%)^6
=5901.22(万元)>0
因此该项目在财务上可行。

第10题:

非房地产企业销售不动产,计算出应纳营业税后,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

A

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