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试述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客观方面。

题目
问答题
试述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客观方面。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周某与研究生室友李某关系不好,二人互相看不惯。周某有一天从学校的实验室取得有关物质,投入到宿舍的饮水机中,之后李某喝下饮水机的水,造成李某死亡。对于周某的处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B.构成故意杀人罪
C.投放危险物质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D.投放危险物质罪和故意杀人罪从一重处罚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故意杀人罪的具体运用。参见《刑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罪的规定。

第2题:

下列哪些犯罪属于危险犯?()
A.破坏交通设施罪 B.投放危险物质罪
C.绑架罪 D.故意杀人罪


答案:A,B
解析:
[详解]
所谓危险犯,指的是这样一种犯罪形态:其犯罪既遂的构成,不仅要求行为人实施完毕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定犯罪行为,而且要求犯罪行为足以造成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发 生的危险状态,但是不要求犯罪行为实际发生某种危害结果。破坏交通设施罪、投放 危险物质罪属于危险犯。绑架罪属于行为犯,故意杀人罪属于结果犯,二者均非危险犯。

第3题:

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使公共安全处于危险状态,即使没有造成实际的损害结果,也构成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既遂。()


参考答案:√

第4题:

实施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这里的造成严重后果,不包括()

  • A、由于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而引起社会骚乱
  • B、致人轻伤的
  • C、致使停工停产,经济损失不大的
  • D、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正确答案:B,C

第5题:

以下属于危险犯的是()。

  • A、放火罪
  • B、爆炸罪
  • C、故意杀人罪
  • D、投放危险物质罪

正确答案:A,B,D

第6题:

简述投放危险物质罪与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区别。


答案:
解析:
投放危险物质罪与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区别是:(1)侵害的客体不同。投放危险物质罪侵害的是公共安全;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侵害的是国家对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管理活动。(2)客观方面表现不同。投放危险物质罪表现为将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投放于公共的饮用水、出售的食品等特定物品中的行为,而且只要该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就构成犯罪既遂;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则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含有放射性的废物、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的行为,而且该行为必须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才能构成犯罪;(3)犯罪主体不同。投放危险物质罪只能以自然人为主体;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4)主观方面不同。投放危险物质罪只能出于故意;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则只能出于过失

第7题:

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主体是已满()周岁的人。


正确答案:14 

第8题: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具体表现形式有()

A.投放虚假的爆炸性物质

B.投放虚假的毒害性物质

C.投放虚假的放射性物质

D.投放虚假的传染性病原体物质


参考答案:A, B, C, D

第9题:

下列属于投放危险物质罪中的危险物质的是()

  • A、毒害性物质
  • B、放射性物质
  • C、传染病病原体
  • D、炸药

正确答案:A,B,C

第10题:

简述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正确答案: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指行为人故意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构成特征包括:
1.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社会管理秩序包括生产、工作、生活、学习、教学、科研等各方面的社会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投放了虚假的爆炸性、危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行为人用上述物质,向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或者个人进行投放,造成公众心理恐慌,致使社会秩序混乱。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4.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敌意。过失不构成本罪,至于因何种目的并不影响犯罪的成立。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