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过滤是给水和废水处理中比较经济合理而有效的处理方法之一,能去除水中微量残留悬浮物,进一步降低水中色度、SS、BOD、COD和病菌含量,一般用于()A 废水预处理B 给水处理和废水的深度处理C 给水的预处理D 活性碳吸附的后处理

题目
单选题
过滤是给水和废水处理中比较经济合理而有效的处理方法之一,能去除水中微量残留悬浮物,进一步降低水中色度、SS、BOD、COD和病菌含量,一般用于()
A

废水预处理

B

给水处理和废水的深度处理

C

给水的预处理

D

活性碳吸附的后处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4年)某肉类加工企业产生的废水中COD为1000mg/L,SS为800mg/L、氨氮为85mg/L;要求出水COD≤100mg/L、氨氮≤15mg/L。则该企业废水处理可以采用的工艺流程是( )。

A.进水→预处理→SBR→UASB→沉淀消毒→排放
B.进水→预处理→UASB→接触氧化→沉淀消毒→排放
C.进水→预处理→曝气生物滤池→SBR→沉淀消毒→排放
D.进水→预处理→水解酸化→UASB→沉淀消毒→排放

答案:B
解析: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80-2010》



B项中UASB为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厌氧分为三个阶段:水解酸化、产氢产乙酸、产甲烷,水解酸化利用厌氧整个过程中的产甲烷菌与水解产酸菌生长速度不同,将厌氧处理控制在反应时间较短的厌氧处理水解酸化阶段。

第2题:

以下关于中水处理工艺的说法中表述错误的是()。

A:中水处理可分为预处理、主要处理和后处理三个阶段
B:无论选择何种中水原水,都须进行预处理
C:主要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
D:后处理是指在主要处理后进行的消毒处理

答案:D
解析:
中水处理工艺应根据中水原水水质和中水供水水质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目前应用较多的中水处理工艺主要有混凝、沉淀、过滤、生物处理和活性炭吸附等。中水处理可分为预处理、主要处理和后处理三个阶段。预处理主要是去除大的漂浮物、悬浮物、其他杂物及为使后续处理构筑物能够正常运行而进行水量和水质的调节。无论选择何种中水原水,都须进行预处理。主要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等。后处理是指在主要处理后进行的消毒处理及对中水供水水质要求很高时进行的深度处理。

第3题:

()的运用原理是去除废水中的油类和悬浮物,降低废水COD,使废水处理达标。


正确答案:气浮器

第4题:

常用的给水处理方法中,混凝沉淀目的是( )。

A.去除水中粗大颗粒杂质
B.去除水中胶体和悬浮杂质等
C.去除水中病毒和细菌
D.降低水中钙.镁离子含量,使硬水软化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给水处理。混凝沉淀是使用混凝药剂沉淀或澄清去除水中胶体和悬浮杂质等。

第5题:

废水处理采取三级处理法,其中三级处理可以()。

A: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和固定悬浮物
B:去除废水中部分污染物
C:使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D:把废水中部分污染物转化为非污染物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废水三级处理的相关知识。三级处理是高级处理和深度处理,使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等方法使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第6题:

某肉类加工企业产生的废水中COD为1000mg/L、SS为800mg/L、氨氮为85mg/L;要求出水COD≤100mg/L、SS≤70mg/L、氨氮≤15mg/L。则该企业废水处理可以采用的工艺流程是( )。

A.进水→预处理→SBR→UASB→沉淀消毒→排放
B.进水→预处理→UASB→接触氧化→沉淀消毒→排放
C.进水→预处理→曝气生物滤池→SBR→沉淀消毒→排放
D.进水→预处理→水解酸化→UASB→沉淀消毒→排放

答案:B
解析:
废水中的污染物质种类很多,不能设想只用一种处理方法就能把所有污染物质去除殆尽,应根据原水水质特性、主要污染物类型及处理出水水质目标,在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处理单元或组合工艺。废水处理时,一般遵循的原则为:先高浓度后低浓度,先厌氧后好氧。对于高浓度COD生产废水,一般先进行厌氧处理,如采用UASB;对于SS(悬浮物),预处理和沉淀消毒过程都有效;对于废水中的氨氮物质,采用接触氧化等工艺,进行生物脱氮。综上,B项所示的工艺流程符合题意。

第7题:

某肉类加工企业产生的废水中COD为1000mg/L、SS为800mg/L、氨氮为85mg/L;要求出水COD≤100mg/L、SS≤70mg/L、氨氮≤15mg/L。则该企业废水处理可以采用的工艺流程是()。

A:进水→预处理→SBR→UASB→沉淀消毒→排放
B:进水→预处理→UASB→接触氧化→沉淀消毒→排放
C:进水→预处理→曝气生物滤池→SBR→沉淀消毒→排放
D:进水→预处理→水解酸化→UASB→沉淀消毒→排放

答案:B
解析:
废水处理时,一般遵循的原则为:先高浓度后低浓度,先厌氧后好氧。对于高浓度COD生产废水,一般进行厌氧处理,采用UASB;对于SS(悬浮物),预处理和沉淀消毒过程都有效;对于废水中的氨氮物质,采用接触氧化,进行脱氮。综上,B选项所示的工艺流程的符合题意。

第8题:

废水处理系统中的预处理的目的是()。
A.保护废水处理厂的后续处理设备 B.处理废水中悬浮状态的固体物质
C.减小废水水里的波动 D.使出流水质比较均匀


答案:A
解析:
现代废水处理技术,按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四大类。按处理程度,废水处理技术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般进行某种程度处理的废水均进行前面的处理步骤。预处理的目的是保护废水处理厂的后续处理设备。

第9题:


A.废水→预处理→混凝沉淀→膜过滤→离子交换→排水
B.废水→预处理→活性炭吸附→气浮法→电渗析→排水
C.废水→混凝气浮→过滤→反渗透→活性炭吸附→排水
D.废水→预处理→生物处理→沉淀→生物活性炭→排水

答案:D
解析:
由题意可知,COD超标450mg/L,溶解性生物难降解的有机物含量也大于50mg/L,需采用预处理+活性炭工艺来去除溶解性生物难降解的有机物。综合考虑,先要去除COD,再去除溶解性生物难降解的有机物,可采取预处理+生物处理+生物活性炭的主体工艺。由于生物活性炭对进水SS有要求,故可先沉淀再经过生物活性炭。

第10题:

给水处理目的是去除或降低原水中的( )。

A、悬浮物
B、胶体
C、有害细菌生物
D、钙、镁离子含量
E、溶解氧

答案:A,B,C
解析:
2020版教材P118
给水处理目的是去除或降低原水中悬浮物质、胶体、有害细菌生物以及水中含有的其他有害杂质,使处理后的水质满足用户需求。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