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某甲实施了盗窃犯罪行为后,潜逃外地。过了一段时间后,感到无处容身,于是返回来向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交代了其全部盗窃罪行。问:某甲的行为是否属于自首?

题目
问答题
某甲实施了盗窃犯罪行为后,潜逃外地。过了一段时间后,感到无处容身,于是返回来向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交代了其全部盗窃罪行。问:某甲的行为是否属于自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自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深夜盗窃他人摩托车一辆,但是无法发动车,便将摩托车推往住处,路上遇到民警巡逻,警察见其深夜推车而不骑车,觉得可疑,便拦住盘问,甲见瞒不住,便主动交代了盗窃事实。甲的行为是自首

B.甲实施绑架罪被公安机关抓获,羁押期间,甲又主动交待其曾伙同别人另外实施的一起抢劫案(未过诉讼时效),甲的行为是自首

C.张某盗窃价值15000元的财物后逃到外地,因害怕从重处罚,就向原居住地的公安封信,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和赃物隐藏地点。后张某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逮捕。张某的行为是自首

D.甲、乙共同盗窃,甲被拘留后,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甲属自首


正确答案:D
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

第2题:

某甲实施抢劫行为后,在家人的劝说及陪同下,前往当地的公安机关如实交待了自己抢劫的全部事实,并表示愿接受国家的惩罚。某甲的行为属于()

A、一般自首

B、立功

C、不是自首

D、特别自首


参考答案:A

第3题:

王某盗窃他人现金3万元,在公安机关开始侦查后,因害怕将来被从重处罚,于是向当地检察机关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和赃款隐藏地点。王某的行为属于( )。

A.立功

B.特别自首

C.坦白

D.一般自首


正确答案:D
解析:一般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第4题:

下列关于自首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 .张某实施抢劫行为后隐藏,后经公安机关调查,张某被列为重点犯罪嫌疑人之一,张某得知这一情况后甚是恐慌,于是在未受到问讯之前主动到公安机关交代情况,张某的行为属于自首
B.王某抢劫他人汽车之后趁受害人还没来得及报警之前疯狂驾车潜逃,在一交通关卡巡逻民警发现其形迹可疑,于是就将其拦截下来进行讯问,王某在交警人员的盘问下交代了自己的罪行,王某的行为属于自首
C .李某贪污后因害怕事情暴露,于是主动向检察机关交代罪行,后在法院开庭时李某却又当场翻供,然而在一审判决前李某又如实做了供述,李某的行为属于自首
D .赵某盗窃后隐匿家中,其父母到公安机关报案,然后将赵某送去投案,赵某的行为不属于自首

答案:D
解析: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 条第1 款规定。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其亲友主动投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故D 项错误。

第5题:

下列哪种情形属于自首?

A.甲某犯罪后自动投案,被取保候审期间逃跑。在被公安机关通缉期间,甲某又自动投案,并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

B.甲某伙同他人盗掘古墓葬被抓获归案。在羁押审查期间,甲某主动交代司法机关未掌握的单独一次盗掘古墓葬的犯罪事实

C.甲某犯罪后自动投案,被取保候审期间逃跑。后来被公安机关抓获,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D.甲某因犯盗窃罪被逮捕审查期间,甲某还交代了和自己一同盗窃的共犯乙某,并带领公安人员到乙某家中,将乙某抓获


正确答案:A
[考点] 自首
[答案及解析] A。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自首和立功的解释》)第1条规定,投案后又逃跑,被公安机关抓回的,不认为是自动投案,但逃跑后又自动投案如实交代的,前一逃跑行为不影响后一自首的成立。故A项正确,c项错误。8项属于在案人犯交代同种罪行的坦白,如果交代不同种罪行,才以自首论;D项属于协助抓获同案犯的立功。

第6题:

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自首是指犯罪人()

A、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B、被动归案后如实交代自己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行为

C、自动投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D、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及其所知道的他人罪行的行为


参考答案:D

第7题:

李某盗窃1万元的财物后逃到外地,因害怕从重处罚,就向原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写了一封信,如实地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和赃物隐藏地点,李某在返回当地公安机关投案途中被警察逮捕。李某的行为属于()。

A、立功表现

B、自首

C、坦白

D、不能视为自首


参考答案:B

第8题:

甲因盗窃行为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又供述了公安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曾经实施抢劫的犯罪行为。甲的供述行为( )。

A.属于一般立功

B.属于一般自首

C.属于特别自首

D.不能视为自首


正确答案:C
解析:一般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特别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第9题:

下列关于自首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丙故意杀人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了,在一审判决之前又如实供述的,所以不能认定丙自首
B: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一定情况下,也可以免除处罚
C:甲、乙共同实施盗窃行为,后来甲经亲友规劝去公安机关投案,但只如实供述了自己参与盗窃的活动,而拒绝供述乙也参与了此盗窃活动,所以不能认定甲自首
D:余某实施了抢劫罪和强奸罪,他自动到公安机关投案时只如实供述了抢劫行为,对于抢劫罪认定为自首

答案:A
解析: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D选项自首只及于自首之罪;C选项共犯自首应供述共犯人。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故A表述不正确。依据《刑法》第67条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可见B选项表述正确。

第10题:

(2007年真题)下列情形中,可以认定为自首的有(  )。
A.犯罪嫌疑人甲主动向司法机关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
B.乙故意重伤他人,被家人扭送到司法机关后,如实供述自已的罪行
C.丙因盗窃行为被公安机关抓获,在审讯中又主动供述其他盗窃罪行
D.丁贪污公款,、在贪污行为被发觉前,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答案:B,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自首的认定。自首必须是基于犯罪分子本人的意志而自动归案,也即犯罪分子的归案,并不是违背犯罪分子本意的原因所造成的。把握犯罪分子归案行为的自动性,必须注意自动投案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故B、D正确。
成立特别自首的情况下所供述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罪行在罪名上是否一致,其法律后果有所不同。根据有关司法解释,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法律后果,分为两种:一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罪行的,以自首论。二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同种罪行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如实供述的同种罪行较重的,一般应当从轻处罚。因此A成立立功,C不能成立自首。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