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题目
问答题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适应,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
这是邓小平理论主要观点的形成时期。具体地说,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关于实行改革开放的观点,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观点,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观点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先后形成的。以此为基础,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
(2)第二阶段,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
这是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形成轮廓的时期。这一时期邓小平围绕着在理论上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规划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阐发了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过程中提出的十二个理论观点。这些观点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
(3)第三阶段,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
这是邓小平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鲜明标志,就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对台阶式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本质,计划、市场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改革和革命的关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践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关系等,都从理论上作了新的深刻透彻的概括和阐发,从而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灵魂的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成为较为完善的科学体系。从党的十四大开始,邓小平理论进入新的检验和发展时期。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述供应链管理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 供应链管理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供应链管理的萌芽阶段这一阶段大致是从20世纪60~70年代。此时供应链管理还只处手萌芽状态,供应链只能称之为业务链,链上的每个成员的管理理念基本上都是"为了生产而管理",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产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竞争,企业间的业务协作是以"本位主义"为核心的。此时,供应链之间各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极为松散,时常存在利益冲突。当时,有一部分企业内部职能部门分别在相互隔离的环境下采用MRP/MRPⅡ来制定和执行计划,数据的完整性差,甚至在企业内部信息都缺乏统一性和集成性,更谈不上在业务链上形成标准化和数据流。在理论研究界,供应链管理也只是停留在开始探索和尝试的阶段,无法对供应链管理提出较完善的管理理念和指导思想。
(2)供应链管理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大致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0世纪90年代初。此时供应链管理理念已形成了基本雏形,开始指导企业进行初步的实践,在学术研究上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此阶段,企业的竞争重点已转向了追求生产效率。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内部职能开始从分散式的部门化和职能化转变为集中的计划式以及更关注业务流程的变革。Stevens在1989年提出了、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包括在企业内部集成和在企业外部集成的集成思想,标志着供应链管理的萌芽阶段已经完成。供应链管理的实践始于供应链上末端的零售行业,为获得更多的销售利润等问题,零售商需要更好地与供应商共享销售和市场资料,当时,ECR和QR是两种典型的供应链策略和模型。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量应用也为供应链管理的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企业内部逐渐实现了信息集成,企业间的业务联系方式也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改善。但传统的供应链的运作多局限于企业内部,在供应链上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企业之间的目标冲突,无法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出发来实现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优势,从而导致供应链管理的绩效低下,尚无法实现整体供应链的运作和从供应链向价值链的根本突破。
(3)供应链管理的形成阶段大致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20世纪末。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供应链管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应用上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新的经济一体化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开始将竞争重点转向市场和客户,更加注重在全球范围内利用一切能够为己所用的资源,企业纷纷将目光从管理企业内部生产过程转向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供应环节和整个供应链系统,渐渐认识到客户与产品之间的关联是供应链上增加生存能力和获利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物流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许多先进的理论与方法纷纷被应用于供应链管理。例如ERP系统的迅速传播和广泛应用,使企业的信息和业务都实现了高度的集成,BPR使企业领导入逐渐认识到把企业的组织结构与主管人员的相关业务目标和绩效激励机制结合起来,可获得效益。接着,财务管理被引入了供应链管理的范围。20世纪90年代末,强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和协调供应链运作的理论,以及因特网和电子商务及其相关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更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指导和支持,使供应链管理又再一次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实现了一个新的飞跃。
(4)供应链管理的成熟和发展阶段21世纪初期将是供应链管理发展的第四阶段。这一阶段基于Internet的供应链系统在发达国家已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与网络技术创新的结果,它彻底地改变了供应链上原有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交互方式和实现手段,能够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许多企业开始把它们的努力进一步集中在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协同,特别是与下游成员业务间的协同上。该阶段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任务可归纳为:①供应链协同运作的系统化管理;②生产两端的资源优化管理;③不确定性需求的信息共享管理;④快速的决策管理。这一时期的供应链管理在计划和决策上特别强调的是,实时的可视性和前向的可预见性,以及供应链流程管理和事件管理的能力,以减少不良影响,快速响应,使整个供应链都取得最理想的目标效益。

第2题:

问答题
潜水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 潜水技术经历了裸潜-通气管潜水-重潜水-轻潜水-饱和潜水五个发展阶段。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初步形成时期(夏、商、西周时期);
(二)趋向成熟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三)丰富发展时期(秦至五代时期);
(四)体系完善时期(宋至清前期)。

第4题:

问答题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 1、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
2、是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并系统的概括了这个主要观点。这个概括构成邓小平理论的轮廓。
3、是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在南方谈话时,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8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列入宪法。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问答题
企业文化理论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 企业文化理论的形成,主要经历了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阶段、人际关系学说与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阶段到企业文化理论阶段。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 产生时期、形成时期、丰富和发展时期。

第7题:

问答题
我国国库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 我国国库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以实物形式为主的国库,从夏朝一直延续到1904年的清朝;二是央行办理国库,
1905清政府成立户部银行并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办理国库。1908年户部银行改为大清银行,进一步明确中央银行办理国库事务及户部款项的出入。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1、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
2、是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并系统的概括了这个主要观点。这个概括构成邓小平理论的轮廓。
3、是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在南方谈话时,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8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列入宪法。

第9题:

问答题
电子商务的产生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 电子商务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基于EDI的电子商务。
2.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商务;
3.”E”概念电子商务拓展阶段;
4.面向服务——协同式商务阶段。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
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适应,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
这是邓小平理论主要观点的形成时期。具体地说,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关于实行改革开放的观点,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观点,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观点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先后形成的。以此为基础,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
(2)第二阶段,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
这是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形成轮廓的时期。这一时期邓小平围绕着在理论上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规划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阐发了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过程中提出的十二个理论观点。这些观点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
(3)第三阶段,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
这是邓小平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鲜明标志,就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对台阶式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本质,计划、市场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改革和革命的关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践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关系等,都从理论上作了新的深刻透彻的概括和阐发,从而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灵魂的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成为较为完善的科学体系。从党的十四大开始,邓小平理论进入新的检验和发展时期。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