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结构测试用例的设计中,有语句覆盖、条件覆盖、判定覆盖、路径覆盖等。为了对如图10-20所示的程序段进行覆盖测试,必须适当地设计测试数据组。若x,y是两个变量,可供选择的测试数据组共有I、II、III、Ⅳ4组(如

题目

在结构测试用例的设计中,有语句覆盖、条件覆盖、判定覆盖、路径覆盖等。为了对如图10-20所示的程序段进行覆盖测试,必须适当地设计测试数据组。若x,y是两个变量,可供选择的测试数据组共有I、II、III、Ⅳ4组(如表10-10 中给出),则实现判定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1);实现条件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2);实现路径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3)或(4)。

A.I和II组

B.II和III组

C.III和IV组

D.I和IV组

E.I、II和III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问题5】 【C代码3】中x,y是两个已定义的整型变量。对该程序段进行覆盖测试时,必须适当地选取测试用例。如表5-10所示给出了可供选择的4组测试用例。若要实现语句覆盖,则至少应采用的测试用例是(2);若要实现条件覆盖,则至少应采用的测试用例是(3);若要实现路径覆盖,则至少应采用的测试用例是(4)或(5)。 【C代码3】 int a:=0; if (x==O && y>2) a:=1 /*A语句*/ else { if (x<1 || y==1) else a:=2 /*B语句*/ }

【(2)~(5)空缺处供选择的答案】 A.Ⅰ和Ⅱ组 B.Ⅱ和Ⅲ组

C.Ⅲ和Ⅳ组 D.Ⅰ和Ⅳ组

E.Ⅰ、Ⅱ和Ⅲ组 F.Ⅱ、Ⅲ和Ⅳ组G.Ⅰ、Ⅲ和Ⅳ组 H.Ⅰ、Ⅱ和Ⅳ组


正确答案:(2)A或(Ⅰ和Ⅱ组) (3)G或(Ⅰ、Ⅲ和Ⅳ组) (4)E或(Ⅰ、Ⅱ和Ⅲ组) (5)H或(Ⅰ、Ⅱ和Ⅳ组)
(2)A或(Ⅰ和Ⅱ组) (3)G或(Ⅰ、Ⅲ和Ⅳ组) (4)E或(Ⅰ、Ⅱ和Ⅲ组) (5)H或(Ⅰ、Ⅱ和Ⅳ组) 解析:这是一道要求读者掌握软件测试过程中覆盖测试基本常识的分析题。本题的解答思路如下。
1)覆盖测试是一种白盒测试方法,通常应用在软件测试的早期,即单元测试阶段。其基本思路是以程序的内部结构为基础来设计测试用例,以覆盖尽可能多的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发现其中的错误和问题。测试人员必须事先拥有被测程序的规格说明书和程序清单。
2)在白盒测试用例设计中,有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等几种常见的覆盖测试策略,这些策略的相关描述如表5-15所示。

3)【C代码3】程序段的程序流程图如图5-13所示。

4)结合表5-15中给出的语句覆盖测试策略的描述,选择足够多的测试用例数据,使被测程序中每条语句都至少执行1次。对于本案例的程序段,可选择测试用例Ⅰ(x=0,y=3),满足“(x=0)and(y>2)|”的判断条件,使A语句被执行1次;可选择测试用例Ⅱ(x=1,y=2),不满足“(x1)or(y=1)”的判断条件,使B语句被执行1次。因此(2)空缺处应选择选项A(即Ⅰ和Ⅱ组测试用例)。
5)结合表5-15中给出的判定覆盖测试策略的描述,选择足够多的测试用例数据,使得程序中每个判定都获得1次“真”值和“假”值,或者说使程序中每1个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都至少通过1次。对于本案例的程序段,可选择测试用例Ⅰ(x=0,y=3),使判断条件(x=0)and(y>2)的“真”分支执行1次;可选择测试用例Ⅱ(x=1,y=2),使判断条件(x1)or(y=1)的“假”分支执行1次;可选择测试用例Ⅲ(x=-1,y=2)或选择测试用例Ⅳ(x=3,y=1),使判断条件(x1)or(y=1)的“真”分支执行1次。
6)条件覆盖测试策略的本质是:构造一组测试用例数据,使被测程序中每一个判定语句的每个逻辑条件的可能取值至少满足1次。对于本案例的程序段要实施条件覆盖测试,可选择测试用例Ⅰ(x=0,y=3),以同时满足判断条件(x=0)and(y>2)中x=0和y>2的取值条件;可选择测试用例Ⅲ(x=-1,y=2),满足判断条件(x1)or(y=1)中x1的取值条件;可选择测试用例Ⅳ(x=3,y=1),满足判断条件(x1)or(y=1)中y=1的取值条件。因此(3)空缺处应选择选项G(即Ⅰ、Ⅲ和Ⅳ组测试用例)。
7)结合表5-15中给出的判定/条件覆盖测试策略的描述,构造一组测试用例数据,使得判定中的每个逻辑条件取得各种可能的值,并且使得每个判定取得各种可能的判定结果。结合以上第6)点的分析结论可知,对于本案例的程序段,选择测试用例Ⅰ(x=0,y=3),同时满足判断条件(x=0)and(y>2)中x=0和y>2的取值条件,且使得该判断条件的“真”分支执行1次。 选择测试用例Ⅱ(x=1,y=2),使判断条件(x=0)and(y>2)的“假”分支执行1次;同时不满足(x1)or(y=1)的取值条件,且使判断条件(x1)or(y=1)的“假”分支执行1次。 选择测试用例Ⅲ(x=-1,y=2),满足判断条件(x1)or(y=1)中x1的取值条件,且使得使该判断条件的“真”分支执行1次,使判断条件(x=0)and(y>2)的“假”分支执行1次。 也可选择测试用例Ⅳ(x=3,y=1),满足判断条件(x1)or(y=1)中y=1的取值条件,且使得使该判断条件的“真”分支执行1次,使判断条件(x=0)and(y>2)的“假”分支执行1次。
8)对于条件组合覆盖测试策略,其含义是选择足够多的测试用例数据,使被测程序中每个判定中逻辑条件的各种组合都至少出现1次。对于本案例的程序段,要实现条件组合覆盖测试工作所需的测试用例如表5-16所示。

9)结合表5-15中给出的路径覆盖测试策略的描述,选择足够多的测试用例数据,使被测程序中每一条可能的路径至少执行1次。对于本案例的程序段主要有3条路径:执行判断条件(x=0)and(y>2)“真”分支的路径;执行判断条件(x=0)and(y>2)“真”分支的路径;执行判断条件(x=0)and(y>2)“假”分支的路径。
选择测试用例Ⅰ(x=0,y=3),同时满足判断条件(x=0)and(y>2)中x=0和y>2的取值条件,使得该判断条件的“真”分支路径被执行1次。
选择测试用例Ⅱ(x=1,y=2),同时不满足判断条件(x1)or(y=1)中x1和y=1的取值条件,使得该判断条件的“假”分支路径被执行1次。
选择测试用例Ⅲ(x=-1,y=2),满足判断条件(x1)or(y=1)中x1的取值条件,或者选择测试用例Ⅳ(x=3,y=1),满足判断条件(x1)or(y=1)中y=1的取值条件,使得使该判断条件的“真”分支路径被执行1次。
由以上分析可知,(4)、(5)空缺处可分别填入选项E(即Ⅰ、Ⅱ和Ⅲ组测试用例)和选项H(即Ⅰ、Ⅱ和Ⅳ组测试用例)。

第2题:

在白盒测试用例中,有语句覆盖、条件覆盖、判定覆盖、路径覆盖等,其中(5)是最强的覆盖准则。

A.语句覆盖

B.条件覆盖

C.判定覆盖

D.路径覆盖


正确答案:D
解析:在白盒测试用例中其中语句覆盖是最弱的覆盖准则,路径覆盖则最强

第3题:

在结构化测试用例设计中,有语句覆盖、条件覆盖、判定覆盖(也称分支覆盖)、路径覆盖等,其中 ______ 是最强的覆盖准则。

A.语句覆盖

B.条件覆盖

C.判定覆盖

D.路径覆盖


正确答案:D
解析:在题目所述逻辑覆盖中,路径覆盖是最强的覆盖准则。

第4题:

某C语言子程序如下。 int a:=0; if(x==0 && y>2)a:=1 /*A语句*/ else{ if(x<1 || y==1)else a:=2 /*B语句*/其中x,y是两个已定义的整型变量。如表6-2所示给出了可供选择的4组测试数据组,则实现条件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54)。

A.Ⅰ和Ⅱ组

B.Ⅰ、Ⅱ和Ⅲ组

C.Ⅰ、Ⅱ和Ⅳ组

D.Ⅰ、Ⅲ和Ⅳ组


正确答案:D
解析:在白盒测试用例设计中,有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等常见的覆盖测试策略,这些策略的相关描述及发现错误的能力如表6-10所示。条件覆盖测试策略的本质是:构造一组测试用例数据,使被测程序中每一个判定语句的每个逻辑条件的可能取值至少满足次,本试题程序段的程序流程图如图6-12所示。对该程序段实施条件覆盖测试,可选择测试数据组Ⅰ(x=0,y=3),以同时满足判断条件(z=0)and(y>2)中x=0和y>2的取值条件:可选择测试数据组Ⅲ(x=-1,y=2),以满足判断条件(x1)or(y=1)中x1的取值条件;可选择测试数据组Ⅳ(x=3,y=1),以满足判断条件(x1)or(y=1)中y=1的取值条件。因此本试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D。对本试题程序段实施语句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Ⅰ和Ⅱ组(即选项A);实现路径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Ⅰ、Ⅱ和Ⅲ组(即选项B”或“Ⅰ、Ⅱ和Ⅳ组(选项C)”。

第5题:

白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中主要包括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等,其中语句覆盖是最( )的覆盖。

A.强

B.弱

C.可靠

D.完善


正确答案:B
解析:白盒测试是一种以程序的内部逻辑结构为依据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合理的白盒测试就是要选取足够的用例,对源程序进行充分的覆盖,以便能够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语句覆盖是最弱的覆盖。

第6题:

在测试用例设计中,有语句覆盖、条件覆盖、判定覆盖(即分支覆盖)、路径覆盖等,其中(78)是最强的覆盖准则。为了对如图9-2所示的程序段进行覆盖测试,必须适当地选取测试数据组。若x,y是两个变量,可供选择的测试数据组共有Ⅰ,Ⅱ,Ⅲ,Ⅳ四组(如表9-3所示),则实现判定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79);实现条件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80);实现路径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81)或(82)。

A.语句覆盖

B.条件覆盖

C.判定覆盖

D.路径覆盖


正确答案:D

第7题:

为了对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覆盖测试,必须适当地选取测试数据。若X,Y是两个变量,可供选择的测试数据组共有Ⅰ,Ⅱ,Ⅲ,Ⅳ四组(如表中给出),则实现语句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6);实现条件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7);实现路径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8)。

A.Ⅰ和Ⅳ组

B.Ⅲ和Ⅳ组

C.Ⅰ和Ⅱ组

D.Ⅱ,Ⅲ和Ⅳ组


正确答案:C
解析:Ⅰ和Ⅱ组可覆盖执行K语句J语句

第8题:

在以下逻辑覆盖中测试用例设计难度最大的是()。

A.语句覆盖

B.判定覆盖

C.条件组合覆盖

D.条件覆盖


正确答案:C

第9题:

●在结构测试用例设计中,有语句覆盖、条件覆盖、判定覆盖(即分支覆盖)、路径覆盖等,其 (45) 是最强的覆盖准则。为了对图1所示的程序段进行覆盖测试,必须适当地选取测试数据组。若x和y是两个变量,可供选择的测试数据组共有I、Ⅱ、Ⅲ、Ⅳ四组(见表2),则实现判定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 (46) ;实现条件覆盖至少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 (47) ,实现路径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 (48) 或 (49) 。

图1 程序段

(45) A.语句覆盖

B.条件覆盖

C.判定覆盖

D.路径覆盖

(46) ,(47) A.I和Ⅱ组

B.Ⅱ和Ⅲ组

C.Ⅲ和Ⅳ组

D.I和Ⅳ组

(48) ,(49) A.I、Ⅱ和Ⅲ组

B.Ⅱ、Ⅲ和Ⅳ组

C.I、Ⅲ和Ⅳ组

D.I、Ⅱ和Ⅳ组


正确答案:D,A,D,A,D
【解析】测试阶段在软件生命周期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个软件产品在交付用户正式使用前主要经过3种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验收测试。测试的方法有黑盒法和白盒法。黑盒方法主要用于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白盒方法主要用于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测试用的数据称为测试用例,正确选取测试用例对测试的最终结果有很大影响。白盒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有语句覆盖、条件覆盖、分支覆盖、路径覆盖等多种,其中语句覆盖是最弱的覆盖准则,路径覆盖则最强。本题所给出的4组测试数据,要实现分支覆盖即判定覆盖,必须使程序中每个逻辑判断的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在每组测试数据时至少遍历一次,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第Ⅰ和第Ⅱ组数据;要实现条件覆盖,必须使程序中每个条件的可能取值至少满足一次,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Ⅰ和Ⅳ组数据;要实现路径覆盖,求程序中的所有路径至少经历一次,则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第Ⅰ、Ⅱ、Ⅲ组或者第Ⅰ、Ⅱ、Ⅳ组。

第10题:

在结构测试用例设计中,有语句覆盖、条件覆盖、判定覆盖(即分支覆盖)、路径覆盖等,其(45)是最强的覆盖准则。为了对图1所示的程序段进行覆盖测试,必须适当地选取测试数据组。若x和y是两个变量,可供选择的测试数据组共有Ⅰ、Ⅱ、Ⅲ、Ⅳ四组(见表 2),则实现判定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46);实现条件覆盖至少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47),实现路径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48)或(49)。

A.语句覆盖

B.条件覆盖

C.判定覆盖

D.路径覆盖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