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模型来设定软件开发项目计划,项目组应该在概要设计阶段制定软件的()。A.A.单元测试B.B.系统

题目

基于V模型来设定软件开发项目计划,项目组应该在概要设计阶段制定软件的()。

A.A.单元测试

B.B.系统测试

C.C.集成测试

D.D.验收测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 某一MIS系统项目的实施过程如下: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那么该项目最有可能采用的是(6)。

(6)

A.瀑布模型

B.迭代模型

C.V模型

D.螺旋模型


正确答案:C

试题(6)分析
    本题考查V模型的各阶段。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的“4.4 典型的信息系统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节中V模型示意图(图4-14)中显示:V模型的左边下降的是开发过程各阶段,包括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编码。V模型的右边上升的是测试过程的各个阶段,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
参考答案
(6)C

第2题:

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家标准GB 8566—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的规定,应该在(19)阶段制定系统测试计划。

A.需求分析

B.概要设计

C.详细设计

D.系统测试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国家标准GB 8566—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的规定,单元测试是根据详细设计阶段给出的“规格说明书”在编码阶段完成的测试工作;集成测试的计划是在概要设计阶段制订的;系统测试计划应该在需求分析阶段就开始制订,并在设计阶段细化和完善,而不是等系统编码完成后才制订测试计划;而验收测试则检测产品是否符合最终用户的需求。
  软件测试的各个阶段与软件开发阶段的对应关系如图3-12所示。

第3题:

● 在软件开发的V模型中,应该在(18)阶段制定单元测试计划。

(18)

A.需求分析

B.概要设计

C.详细设计

D.代码编写


正确答案:D


第4题:

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家标准GB 8566-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的规定,应该在(10)阶段制定系统测试计划。

A.需求分析

B.概要设计

C.详细设计

D.系统测试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国家标准GB8566—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的规定,单元测试是根据详细设计阶段给出的规格说明书在编码阶段完成的测试工作;集成测试的计划是在概要设计阶段制定的;系统测试计划应该在需求分析阶段就开始制订,并在设计阶段细化和完善,而不是等系统编码完成后才制订测试计划;而验收测试则检测产品是否符合最终用户的需求。软件测试的各个阶段与软件开发阶段的对应关系如图6-9所示。

第5题:

根据《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 8566-88)规定,应该在( )阶段制定集成测试计划。

A.需求分析

B.概要设计

C.详细设计

D.系统测试


正确答案:B
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根据《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 8566.88)规定,单元测试是根据详细设计阶段给出的“规格说明书”在编码阶段完成的测试工作;集成测试的计划是在概要设计阶段制订的;系统测试计划应该在需求分析阶段就开始制订,并在设计阶段细化和完善,而不是等系统编码完成后才制订测试计划;而验收测试则检测产品是否符合最终用户的需求。

第6题:

在软件开发的V模型中,应该在(18)阶段制订单元测试计划。

A.需求分析

B.概要设计

C.详细设计

D.代码编写


正确答案:D
解析:在软件开发的V模型中,软件测试通常分为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系统测试和确认测试4个阶段。如表5-5所示为这4个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和测试依据。

  根据国家标准GB 8566-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的规定,单元测试是根据详细设计阶段给出的“规格说明书”在编码阶段完成的测试工作;集成测试的计划是在概要设计阶段制订的;系统测试计划应该在需求分析阶段就开始制订,并在设计阶段细化和完善,而不是等系统编码完成后才制订测试计划;而验收测试则检测产品是否符合最终用户的需求。软件测试的各个阶段与软件开发阶段的对应关系如图5-4所示。
 

第7题:

某一MIS系统项目的实施过程如下: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那么该项目最有可能采用的是(6)。 A.瀑布模型 B.迭代模型 C.V模型 D.螺旋模型


正确答案:C
若某一管理信息系统(MIS)项目采用V模型进行开发,则其实施过程依次是: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在V模型的开发阶段一侧,先从定 义业务需求、需求确认或测试计划开始;然后把这些需求转换到概要设计、概要设计的验证及测试计划,从概要设计进一步分解到详细设计、详细设计的验证及测试计划;最后进行开发,得到程序代码和代码测试计划。而在测试执行阶段一侧,执行先从单元测试开始,然后是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
V模型的价值在于它非常明确地标明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级别,并且清楚地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和开发各阶段的对应关系。
瀑布模型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划分为制订计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写、软件测试和运行维护等6个基本活动,并且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瀑布模型强调文档的作用,并要求每个阶段都要仔细验证。结构化开发方法的生存周期划分与瀑布模型相对应。
迭代模型是RUP(统一软件开发过程)推荐的周期模型。在RUP中,迭代被定义为:迭代包括产生产品发布(稳定、可执行的产品版本)的全部开发活动和要使用该发布必需的所有其他外围元素。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开发迭代是一次完整地经过所有工作流程的过程,至少包括需求工作流程、分析设计工作流程、实施工作流程和测试工作流程。
螺旋模型基本做法是在“瀑布模型”的每一个开发阶段前引入一个非常严格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它将软件项目分解成一个个小项目,每个小项目都标识一个或多个主要风险,直到所有的主要风险因素都被确定。

第8题:

在软件开发的V模型中,应该在(18)阶段制定单元测试计划。

A.需求分析

B.概要设计

C.详细设计

D.代码编写


正确答案:D
解析:瀑布方法把测试推迟到项目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进行,系统前期出现的严重错误可能被隐藏,此时修改代价很大、发布日期会被迫推迟,而且瀑布模型使得开发中的很多关键成员例如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长期处于空闲状态。“V模型”可以称为瀑布型的变形模式,它提出了测试提前的理念。
  V 模型如下图所示。

  上图的左边是设计和分析,是软件设计实现过程,同时伴随着制订测试计划的过程。右边是对左边结果的验证,即对设计和分析的结果进行测试,以确认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如:
  需求分析对应验收测试。在做需求分析、产品功能设计的同时,测试人员就开始阅读、审查需求分析的结果,从而了解产品的设计特性、用户的真正需求,确定测试目标,可以准备用例并制定验收测试计划。
  当系统设计人员在做概要设计时,测试人员可以了解系统是如何实现的,基于什么样的平台,这样可以设计系统测试方案和系统测试计划,并事先准备系统的测试环境,包括硬件和第三方软件的采购。
  当设计人员在做详细设计时,测试人员可以参与设计,对设计进行评审,找出设计的缺陷,同时设计功能、新特性等各方面的测试用例。
  在编程的同时,进行单元测试,是一种很有效的办法,可以尽快找出程序中的错误,充分的单元测试可以大幅度提高程序质量、减少成本。
  如果单元测试计划和编码不是同一个人完成的话可以并行进行,以合理使用人员、加快工期,这避免了瀑布模型串行的安排也反映了V模型测试提前的理念。
  由上述的内容可知本题正确的选项为D。

第9题:

系统测试计划应该在软件开发的(55)阶段制定。

A.需求分析

B.概要设计

C.详细设计

D.系统测试


正确答案:A
解析:测试计划应该在需求分析阶段就开始制定,并在设计阶段细化和完善,而不是等系统编码完成后才制订测试计划。

第10题:

系统测试计划应该在软件开发的_____阶段制定。

A.需求分析

B.概要设计

C.详细设计

D.系统测试

A.

B.

C.

D.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