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矿井的运输石门施工任务,该石门所穿过的岩层主要为泥岩和煤层,岩层遇水后易膨胀,稳定性较差,岩层倾角为20°。石门设计采用锚喷网支护,临时支护为打锚杆,必要时喷混凝土,支护紧跟工作面。

题目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矿井的运输石门施工任务,该石门所穿过的岩层主要为泥岩和煤层,岩层遇水后易膨胀,稳定性较差,岩层倾角为20°。石门设计采用锚喷网支护,临时支护为打锚杆,必要时喷混凝土,支护紧跟工作面。
该施工队为加快进度,在未经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将工作面锚杆临时支护改为矿用工字钢支架支撑,锚喷永久支护在工作面后方20m处一次完成。施工中,该施工队在工作面无涌水时,进度正常;在部分围岩稳定地段,施工单位掘进队队长在放炮通风后直接安排凿岩工进行打眼,以节约循环时间,加快施工进度;掘进中利用凿岩机接长钎杆进行探水;在通过一个小断层时,由于有水的影响,工作面发生了冒顶事故,伴有小股突水,所架设的12m临时支护全部倾倒,造成2人重伤、5人轻伤,部分设备损坏,部分巷道淹没,造成损失,影响工程进度。
问题
(1)该施工单位在掘进、支护施工中哪些做法存在安全隐患?
(2)针对该石门巷道的施工条件,如何预防巷道冒顶事故的发生?
(3)防治水存在哪些不妥?正确做法应该如何操作?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做好井巷支护是防止地压灾害的有效措施之一。一般来说,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较发育岩层、软弱层岩、遇水碎胀或泥化岩层、揭露后易风化岩层都需要加强支护,对于软弱岩层巷道,最有效的支护方式是(  )。


A.预制混凝土支护

B.木支架支护

C.金属支架支护

D.锚杆支护

答案:A
解析:
对于软岩巷道支护,最有效的支护形式是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支护,能够迅速控制变形,保证巷道安全。

第2题:

做好井巷支护是防止地压灾害的有效措施之一。一般来说,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较发育岩层、软弱层岩、遇水碎胀或泥化岩层、揭露后易风化岩层都需要加强支护,对于软弱岩层巷道,最有效的支护方式(  )。

A.预制混凝土支护
B.木支架支护
C.金属支架支护
D.锚杆支护

答案:A
解析:
本题为对矿(地)压灾害及防治技术的考查,需要考生了解识记。矿(地)压灾害及防治技术:对于软岩巷道支护,最有效的支护形式是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支护,能够迅速控制变形,保证巷道安全。

第3题:

常用的锚喷支护类型有:喷射混凝土支护、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支护、锚杆喷混凝土支护、锚杆钢筋网喷混凝土联合支护、锚喷加设钢拱架式设置仰拱。()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主要石门巷道的施工,该石门穿过的岩层主要是不稳定的泥岩、中等稳定的砂页岩互层和部分稳定的砂岩层,局部可能会遇到含水的断层破碎带。 设计单位所提供的支护参数为锚喷网支护,锚杆长度2.0m,间排距1.0m,锚固力不 低于80kN,直径8mm钢筋网,网格尺寸200mmX 200mm,外喷混凝土 100mm,强 度 C15。
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采取了少打眼、多装药的方法,并通过喷射 混凝土控制巷道表面平整度。另外根据巷道围岩的条件,及时变更支护参数,工作面先打 锚杆进行临时支护,挂网、喷混凝土在距离工作面后方50m处进行,以保证掘进与支护 的平行作业,确保施工速度。
问题
(1)该石门巷道支护参数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
(2)施工单位应如何变更支护参数?
(3)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存在哪些不正确的做法?
(4)石门巷道通过断层含水破碎带的措施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该石门巷道支护参数设计不合理,支护参数与围岩稳定性密切相关,围岩条件变 化应及时调整支护参数。
(2)施工单位应根据围岩条件发生变化情况,及时报告监理及业主,并提交变更报 告,业主通知设计修改支护参数,施工单位根据新设计进行变更施工,同时注意调整费用 和索赔工期。
(3)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存在的不正确做法有:
1)少打眼,多装药。不利于保证支护质量。
2)通过喷射混凝土控制巷道表面平整度。混凝土喷层太厚和太薄对支护都不利。
3)工作面只打锚杆进行临时支护。应当根据围岩条件采用合理的临时支护方式。
4)永久支护距离工作面太远。应当在40m以内。
(4)石门巷道通过断层含水破碎带的措施是:超前进行探水,放慢施工速度。通过破 碎带时要加强支护,防止发生冒顶事故。

第5题: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主要石门巷道的施工,巷道穿过的岩层主要是不稳定的泥岩、中等稳定的砂页岩层和部分稳定的砂岩层,局部可能会遇到含水的断层破碎带。设计单位所提供的锚喷网支护参数:锚杆长度2.0m,间排距1.0m,锚固力不低于80kN,钢筋网钢筋直径8mm,网格尺寸200mmx 200mm,外喷100mm厚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为加快进度,采取了少打眼、多装药的方法,并喷射混凝土以控制巷道表面平整度。施工单位还根据巷道围岩的条件,及时变更了支护参数,工作面先打锚杆进行临时支护,挂网、喷射混凝土在距离工作面后方50m处进行,以保证掘进与支护工作平行作业。
问题
?1.该石门巷道支护参数设计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施工单位应如何变更支护参数?
?3.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存在哪些错误做法?
?4.石门巷道通过断层含水破碎带的措施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该石门巷道支护参数设计不合理,支护参数与围岩稳定性密切相关,围岩条件变化应及时调整支护参数。2.施工单位应根据围岩条件发生变化情况,及时报告监理及业主,并提交变更报告,业主通知设计修改支护参数,施工单位根据新设计进行变更施工,同时注意调整费用和索赔工期。
3.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存在的错误做法有:
(1)少打眼,多装药。不利于保证支护质量。
(2)通过喷射混凝土控制巷道表面平整度。混凝土喷层太厚和太薄对支护都不利。
(3)工作面只打锚杆进行临时支护。应当根据围岩条件采用合理的临时支护方式。
(4)永久支护距离工作面太远。掘进工作面与永久支护的距离不应大于40m。
4.石门巷道通过断层含水破碎带的措施是:超前进行探水,放慢施工速度。通过破碎带时要加强支护,防止发生冒顶事故。

第6题:

锚杆支护与锚喷支护是矿山井巷支护的两种方式。锚杆支护是单独采用锚杆的支护,而锚喷支护是联合使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或()的支护。

A:锚网
B:锚喷网
C:喷浆
D:锚索

答案:C
解析:
锚喷支护又称喷锚支护,是联合使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或喷浆的支护。从广义上讲可以将除锚杆支护以外的其他与锚杆联合的支护形式都纳入此范围。如喷浆支护、喷混凝土支护、锚网支护:锚喷网支护、锚梁网(喷)支护以及锚索支护等。

第7题:

某煤矿所穿过的岩层比较复杂,设计石门支护结构主要采用锚杆和喷射素混凝土 支护;对于巷道支护,喷射素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 C10
B. C15
C. C20
D. C25

答案:B
解析:

第8题:

喷锚支护中喷混凝土加锚杆支护用于强度不高或节理发育,完整性很差的岩层。()


正确答案:对

第9题:

某矿井主要运输大巷围岩稳定性中等,局部地段岩石比较破碎,但没有涌水,该地段巷道支护结构可以采用()。


A.木支架支护

B.砌碹支护

C.锚喷网支护

D.锚喷复合支护

E.现浇混凝土支护

答案:C,D
解析:
此题主要考核巷道支护结构及其工程应用。应用该运输巷道局部岩石破碎,因此支护结构应当保证能够与围岩形成整体,防止破碎岩石冒落。木支架支护服务年限短,无法适应运输大巷的使用要求,目前也几乎不用;砌碹支护不能适应围岩破碎地段的要求,除非配合其他支护结构;单一锚喷支护无法适用于破碎围岩,但如果锚喷支护加上金属网或与其他支护(U型钢、管棚等)联合,可以适应破碎岩石巷道的支护要求,而且支护效果好;对于现浇混凝土支护,主要用于服务年限很长、地压很大的场合,且成本高,施工工期长。因此,该运输大巷破碎地段可采用锚喷网支护或锚啧与其他支护结构的复合支护,答案选择CD。

第10题:

1.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矿井的运输石门施工任务,该石门所穿过的岩层主要为泥岩和煤层,岩层遇水后易膨胀,稳定性较差,岩层倾角为20°。石门设计采用锚喷网支护,临时支护为打锚杆,必要时喷混凝土,支护紧跟工作面。
该施工队为加快进度,在未经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将工作面锚杆临时支护改为矿用工字钢支架支撑,锚喷永久支护在工作面后方20m处一次完成。施工中,该施工队在工作面无涌水时,进度正常;在部分围岩稳定地段,施工单位掘进队队长在放炮通风后直接安排凿岩工进行打眼,以节约循环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在通过一个小断层时,由于有水的影响,工作面发生了冒顶事故,所架设的12m临时支护全部倾倒,造成2人重伤、5人轻伤,部分设备损坏,影响工期20天。
2.问题
(1)该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哪些做法存在安全隐患?
(2)针对该石门巷道的施工条件,如何预防巷道冒顶事故的发生?
(3)根据工程所出现的事故,施工单位能否向建设单位进行索赔?


答案:
解析:
P275-276
(1)由于该石门所穿过的岩层条件较差,围岩不稳定,作为施工单位,对支护方式的修改应征得业主的同意。施工中,放炮通风后不进行安全检测,没有进行“敲帮问顶”,直接进行钻眼作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在通过断层时,由于有水的影响,围岩很不稳定,应当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冒顶事故,而仍按正常条件施工也是隐患之一。(2)针对该石门巷道的施工条件,要预防巷道顶板事故,必须掌握巷道围岩的稳定状态。放炮后首先应进行“敲帮问顶”,检查危石,同时实施临时支护,当围岩稳定性较差时,应采用超前支护和加强支护,保证工作面的临时支护强度,这样才能保证安全施工。如果工作面涌水会对围岩稳定性产生影响,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注浆封水、超前导水或引水等方法。对已架设的支架要进行稳定性处理,防止倾覆。
(3)根据工程所出现的事故,由于巷道围岩稳定性较差,施工前已经明确,遇到断层并非不可预见,主要还是施工单位对安全重视不够而发生的冒顶事故。施工单位修改支护参数,且未经建设单位同意。因此,该责任应当由施工单位承担,所以,施工单位不能向任何单位进行索赔。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