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井井筒基岩施工中的防治水方法有(  )。

题目
立井井筒基岩施工中的防治水方法有(  )。

A.地面预注浆
B.吊泵排水
C.井点降水
D.工作面预注浆
E.壁后注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立井井筒表土层厚度较大,需要冻结施工,则该立井井筒包括井颈、壁座、井 窝、( )等分部工程。

A.钻井井筒
B.冻结
C.井身
D.混凝土帷幕
E.防治水

答案:A,B,C,D,E
解析:
教材P99

第2题:

立井井筒基岩段掘砌前工作面防治水方案可以采用()。


A.地面预注浆堵水

B.工作面预注浆堵水

C.壁后注浆封水

D.卧泵排水

E.吊桶排水

答案:A,B,D,E
解析:
此题主要考核立井井筒施工防治水方法及应用。立井井筒基岩掘砌施工中,如果地质资料显示有含水层,可以采用地面预注浆进行堵水;对于含水层数量少,涌水量不大的情况,也可采用工作面预注浆堵水;当涌水量小于10m3/h时,可采用卧泵排水;小于5m3/h时,可利用吊桶进行排水。而壁后注浆堵水是在井筒掘砌施工完成后,由于井壁漏水而采取的堵水措施。因此,答案应选ABDE。

第3题:

立井井筒基岩施工中的防治水方法有()。

A、地面预注浆
B、吊泵排水
C、井点降水
D、工作面预注浆
E、壁后注浆

答案:A,D,E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立井井筒基岩施工中的防治水方法。立井井筒基岩施工中的防治水方法包括:地面预注浆;工作面预注浆;壁后注浆。

第4题:

影响立井基岩爆破炮眼深度的因素,包括有()。

A.炸药的消耗量
B.钻眼机具和作业方式
C.井筒断面大小
D.光面爆破方法

答案:B
解析:
采用人工手持式风动凿岩机打眼深度1.5∽2.0m,伞形钻架钻眼深度3.0∽5.0m;短段掘砌混合作业时炮眼深度宜为3.5∽5.0m,单行作业或平行作业的炮眼深度可为2.0∽4.5m或更深,浅眼多循环作业的炮眼深度应为1.2∽2.0m。故应选B。

第5题:

在不稳定表土层中施工立井井筒,常用的施工方法有()。

A、冻结法
B、钻井法
C、沉井法
D、注浆法
E、帷幕法

答案:A,B
解析:
【考点】井筒表土特殊施工法【解析】在立井井筒施工中,覆盖于基岩之上的第四纪冲积层和岩石风化带统称为表土层。对于稳定表土层一般采用普通施工法,而对于不稳定表土层可采用特殊施工法或普通与特殊相结合的综合施工方法。在不稳定表土层中施工立井井筒,必须采取特殊的施工方法,才能顺利通过,如:冻结法、钻井法、沉井法、注浆法和帷幕法等。目前以采用冻结法和钻井法为主。故应选择答案A和B。

第6题:

立井井筒施工作业方式在选择时,应综合分析和考虑如下因素()。

A.井筒穿过岩层性质,涌水量的大小
B.井筒直径和深度(基岩部分)
C.可能采用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装备条件
D.施工队伍的操作技术水平和施工管理水平
E.施工地点和环境

答案:A,B,C,D
解析:

第7题:

立井井筒表土段施工为冻结法施工时,其冻结深度应穿过风化带延深至稳定的基岩( )以上。

A.8m
B.10m
C.15m
D.20m

答案:B
解析:
P285-288
冻结深度应当穿过风化带延深至稳定的基岩1 0 m以上。基岩段涌水较大时,应当加深冻结深度。

第8题:

决定立井井筒基岩施工掘砌循环作业速度的关键工作是()。

A、钻眼爆破
B、装岩与提升
C、井筒支护
D、通风与排水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决定立井井筒基岩施工掘砌循环作业速度的关键工作。在立井施工中,装岩提升工作是最费工时的工作,它约占整个掘进工作循环时间的50%~60%,是决定立井施工速度的关键工作。

第9题:

影响立井基岩爆破炮眼深度的因素,包括有(  )。

A.钻眼机具和施工方法
B.炸药的消耗量
C.井筒断面大小
D.光面爆破方法

答案:A
解析:
爆破炮眼的深度是爆破施工的重要参数。炮眼深度要考虑岩性、循环进尺和循环工作组织以及钻眼器材等因素,其中,应该说钻眼设备对炮眼深度的影响更大。当采用钻架及相应的钻机时,炮眼深度可以达到3~4m,而采用人工扶钻则只能2m左右。所以当确定钻架施工时,有许多工作要围绕炮眼深度3~4m的考虑,包括要根据岩性条件、循环进尺进行调整装岩、提升等内容。故A。

第10题:

立井井筒基岩施工中,立井施工爆破作业必须按照光面爆破要求进行爆破设计,并编制爆破图表,其爆破图表的内容包括()。

A.爆破原始条件
B.最优爆破效果
C.爆破效果分析图
D.预期爆破效果
E.爆破布置图

答案:A,D,E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爆破图表的内容。立井施工爆破作业必须按照光面爆破要求进行爆破设计,并编制爆破图表,爆破图表的内容包括爆破原始条件、爆破参数表、炮眼布置图及预期爆破效果。?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