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VLAN信息表(表5-1),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题目

填充VLAN信息表(表5-1),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8)192.168.1.2~192.168.1.14 (9)192.168.1.34~192.168.1.62 (10)192.168.1.130~192.168.1.190
(8)192.168.1.2~192.168.1.14 (9)192.168.1.34~192.168.1.62 (10)192.168.1.130~192.168.1.190 解析:VLAN的地址范围是由vLAN的网关地址和子网掩码来决定,例如VLAN 11的默认网关是192.168.1.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0,则其主机范围是192.168.1.2~192.168.1.14。同样的道理,可以写出VLAN12和VLAN13的主机范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阅读以下说明。[说明]小明在一家超市工作,该超市将进行整体改造,小明负责信息系统软硬件升级,他制定的工作计划如表5-1所示。表5-1每项任务持续时间表



每项任务的逻辑关系和部分时间信息如图5-1所示。



请根据表5-1和图5-1,计算各项任务的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结束时间,填充图5-1中的空38~39。计算下表中每项任务的总时差,填充其中的空49~48。



写出该项目的关键路径(在答题纸对应位置填写任务代码)。A-51-52-G


答案:
解析:
38、7 39、 14 40、9 41、 11 42、 11
43、 15 44、 11 45、 19 46、 15 47、 2148、6 49、4 50、4 51、D 52、F
【解析】
38-47、[解析] 本题考查项目管理中网络图、关键路径及相关计算。项目计划网络图中时间参数的计算应在确定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之后进行。1.最早开始和最早完成时间ES、EF。计划网络图中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的计算应从网络计划的起始结点开始,顺着箭线方向依次逐项计算。1)起始结点的最早开始时间为零。2)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等于该工作的各个紧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即ES=max{紧前工作的EF};3)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其持续时间,即EF=ES+本工作持续时间;2.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LS、LF。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的计算应以项目规定或计算的I期为基准,从网络计划的终止结点,逆着箭线方向依次逐项计算。1)最迟结束时间:某工作的最迟结束时间等于该工作的各项紧后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即LF=min{紧后工作的LS};2)最迟开始时间:本项工作的最迟结束时间减本项工作的持续时间,即LS=LF-工作的持续时间;3.工作的总时差TF:工作的总时差指在不影响整个项目最早完成时间的前提下,各项工作的完工期可以推延的时间。工作总时差等于该工作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之差,或该工作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之差,即TF=LF-EF,或TF=LS-ES;4.工作的自由时差FF:工作自由时差指在不影响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一项工作的完工期可以推延的时间。自由时差的计算应按以下两种情况分别考虑:1)对于有紧后工作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本工作之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即FF=min{ES(紧后工作)}-EF;2)对于无紧后工作的工作,也就是以网络计划终点结点为完成结点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计划工期与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之差。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网络中以终点结点为完成结点的工作,其自由时差与总时差相等。此外,由于工作的自由时差是其总时差的构成部分,所以,当工作的总时差为零时,其自由时差必然为零,可不必进行专门计算。在实际项目中,可能会出现其他情况。例如,紧后工作和紧前工作具有一定的平行特性,即紧后工作的开始并不以紧前工作的结束为前提,紧后工作只需在紧前工作开始一段时间后即可开始,将这样工作间的平行关系称为搭接关系。一般将这样的搭接关系分成四类:(1)结束—开始型(finish-to-start):B在A结束T时间之前不能开始,标记为FS (T)如下图(a)所示。(2)结束—结束型(finish-to-finish,FF):B在A结束T时间之前不能结束,标记为FF (T)如下图(b)所示。(3)开始—开始型(start-to-start,SS):B在A开始T时间之前不能开始,标记为SS (T)如下图(c)所示。(4)开始—结束型(start-to-finish,SF):B在A开始T时间之前不能结束,标记为SF (T)如下图(d)所示。



具体计算如下:(1)结束—开始型(finish-to-start,FS(T)):B在A结束T时间之前不能开始,标记为FS(T),T表示时间间隔,各参数计算规则如下:最早时间:ESj=EFi+FS (T)最迟时间:LFi=LSj-FS(T)自由时差:FFi=ESj-FS(T)-EFi(2)结束—结束型(FF):B在A结束T时间之前不能结束,标记为FS(T),T表示时间间隔,各参数计算规则如下:最早时间:EFj=EFi+FF (T)最迟时间:LFi=LFj-FF (T)自由时差:FFi=EFj-FF (T)-EFi(3)开始—开始型(SS):B在A开始T时间之前不能开始,标记为FS(T),T表示时间间隔,各参数计算规则如下:最早时间:ESj=ESi+SS (T)最迟时间:LSi=LSj-SS (T)自由时差:FFi=ESj-SS (T)-ESi(4)开始—结束型(SF):B在A开始T时间之前不能结束,标记为FS(T),T表示时间间隔,各参数计算规则如下:最早时间:EFj=ESi+SF (T)最迟时间:LSi=LFj-SF (T)自由时差:FFi=EFj-SF (T)-ESi这四类情况下,总时差的计算规则与一般网络相同。根据上述公式,问题1计算结果如下:



48-50、[解析] 计算结果如下:



51-52、[解析] 计算结果如下:总时差最小的工作为关键工作,由关键工作构成的线路为关键线路或关键路径。本项目中从开始结点到最终结点间,A、D、F、G工作的总时差均为O,故本项目的关键路径是A-D-F-G。

第2题:

小明在一家超市工作,该超市将进行整体改造,小明负责信息系统软硬件升级,他制定的工作计划如表5-1所示。表5-1每项任务持续时间表

每项任务的逻辑关系和部分时间信息如图5-1所示。

请根据表5-1和图5-1,计算各项任务的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结束时间,填充图5-1中的空38~39。计算下表中每项任务的总时差,填充其中的空49~48。

写出该项目的关键路径(在答题纸对应位置填写任务代码)。A-51-52-G


答案:
解析:
38、7 39、 14 40、9 41、 11 42、 11
43、 15 44、 11 45、 19 46、 15 47、 2148、6 49、4 50、4 51、D 52、F
38-47、[解析] 本题考查项目管理中网络图、关键路径及相关计算。项目计划网络图中时间参数的计算应在确定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之后进行。1.最早开始和最早完成时间ES、EF。计划网络图中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的计算应从网络计划的起始结点开始,顺着箭线方向依次逐项计算。1)起始结点的最早开始时间为零。2)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等于该工作的各个紧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即ES=max{紧前工作的EF};3)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其持续时间,即EF=ES+本工作持续时间;2.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LS、LF。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的计算应以项目规定或计算的I期为基准,从网络计划的终止结点,逆着箭线方向依次逐项计算。1)最迟结束时间:某工作的最迟结束时间等于该工作的各项紧后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即LF=min{紧后工作的LS};2)最迟开始时间:本项工作的最迟结束时间减本项工作的持续时间,即LS=LF-工作的持续时间;3.工作的总时差TF:工作的总时差指在不影响整个项目最早完成时间的前提下,各项工作的完工期可以推延的时间。工作总时差等于该工作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之差,或该工作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之差,即TF=LF-EF,或TF=LS-ES;4.工作的自由时差FF:工作自由时差指在不影响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一项工作的完工期可以推延的时间。自由时差的计算应按以下两种情况分别考虑:1)对于有紧后工作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本工作之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即FF=min{ES(紧后工作)}-EF;2)对于无紧后工作的工作,也就是以网络计划终点结点为完成结点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计划工期与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之差。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网络中以终点结点为完成结点的工作,其自由时差与总时差相等。此外,由于工作的自由时差是其总时差的构成部分,所以,当工作的总时差为零时,其自由时差必然为零,可不必进行专门计算。在实际项目中,可能会出现其他情况。例如,紧后工作和紧前工作具有一定的平行特性,即紧后工作的开始并不以紧前工作的结束为前提,紧后工作只需在紧前工作开始一段时间后即可开始,将这样工作间的平行关系称为搭接关系。一般将这样的搭接关系分成四类:(1)结束—开始型(finish-to-start):B在A结束T时间之前不能开始,标记为FS (T)如下图(a)所示。(2)结束—结束型(finish-to-finish,FF):B在A结束T时间之前不能结束,标记为FF (T)如下图(b)所示。(3)开始—开始型(start-to-start,SS):B在A开始T时间之前不能开始,标记为SS (T)如下图(c)所示。(4)开始—结束型(start-to-finish,SF):B在A开始T时间之前不能结束,标记为SF (T)如下图(d)所示。

具体计算如下:(1)结束—开始型(finish-to-start,FS(T)):B在A结束T时间之前不能开始,标记为FS(T),T表示时间间隔,各参数计算规则如下:最早时间:ESj=EFi+FS (T)最迟时间:LFi=LSj-FS(T)自由时差:FFi=ESj-FS(T)-EFi(2)结束—结束型(FF):B在A结束T时间之前不能结束,标记为FS(T),T表示时间间隔,各参数计算规则如下:最早时间:EFj=EFi+FF (T)最迟时间:LFi=LFj-FF (T)自由时差:FFi=EFj-FF (T)-EFi(3)开始—开始型(SS):B在A开始T时间之前不能开始,标记为FS(T),T表示时间间隔,各参数计算规则如下:最早时间:ESj=ESi+SS (T)最迟时间:LSi=LSj-SS (T)自由时差:FFi=ESj-SS (T)-ESi(4)开始—结束型(SF):B在A开始T时间之前不能结束,标记为FS(T),T表示时间间隔,各参数计算规则如下:最早时间:EFj=ESi+SF (T)最迟时间:LSi=LFj-SF (T)自由时差:FFi=EFj-SF (T)-ESi这四类情况下,总时差的计算规则与一般网络相同。根据上述公式,问题1计算结果如下:

48-50、[解析] 计算结果如下:

51-52、[解析] 计算结果如下:总时差最小的工作为关键工作,由关键工作构成的线路为关键线路或关键路径。本项目中从开始结点到最终结点间,A、D、F、G工作的总时差均为O,故本项目的关键路径是A-D-F-G。

第3题:

从表5-1中为图5-1中(1)~(5)处选择合适设备,将设备名称写在的相应位置(每一设备限选一次)。


正确答案:[解答要点] 从表5-1中为图5-1中(1)~(5)处选择合适设备填写在相应位置(每一设备限选一次)。 (1)Router1 (2)Switch1 (3)Switch2 (4)Switch3 (5)Switch3
[解答要点] 从表5-1中为图5-1中(1)~(5)处选择合适设备,填写在相应位置(每一设备限选一次)。 (1)Router1 (2)Switch1 (3)Switch2 (4)Switch3 (5)Switch3 解析:根据图5-1,(1)处应为一个路由器,故填入Router1;(2)下(5)处应选择交换机,根据图中要求的性能,(2)处为核心交换机,性能要求最高,故填入Switch1;(3)处和(4)、(5)处相比,性能要求较高一些,故填入Switch2:(4)、(5)处为汇聚层交换机,且要求光口,故填入Switch2。

第4题:

填充VLAN信息表(表2.3)。


正确答案:(1)Server3+Computer2+Computer5 (2)Server2+Computer3+Computer6 (3)Server1+Computer1+Computer4
(1)Server3+Computer2+Computer5 (2)Server2+Computer3+Computer6 (3)Server1+Computer1+Computer4

第5题:

阅读以下的配置信息,解释(6)处的命令,将答案填写在相应的位置。

Switchlan d

Switch(vlan)vfan 2 //创建一个vlan2

VLAN2 added

Name:V1N0002 //系统自动命名

Swintch(vlan)vlan 3 name vlan3 (6)

VLAN3 added:

Name:vlan3

Switch(vlan)exit


正确答案:6创建一个vlan3并命名为vlan3。
6创建一个vlan3,并命名为vlan3。

第6题:

填充VLAN信息表如表9-3所示,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正确答案:参考表9-4。
参考表9-4。 解析:因为该交换机的VLAN设置是使用静态VLAN设置,所以只要知道该端口的 VLAN设置就可以知道该端口PC所属的VLAN。即根据交换机的端口的配置命令就可以知道该端口属于哪个VLAN。从上面的图和配置情况来看,答案如表9-4所示。

因为server3,computer2,computer5 3台机器所连接的端口都有1个相同的配置,即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1,故它们属于同一个VLANll。server2,computer3, computer6则对应的接口分别都有1条Switchport Access VLAN 12的命令,故这3台属于同一个VLAN 12。server1,computer1,computer4同样的同属于一个VLAN 13。

第7题:

表1-2是路由器A上的地址变换表,将图1-2中(8)~(11)处空缺的信息填写在相应的位置。


正确答案:(8)61.103.110.101(9)65534 (10)202.205.3.130(11)80
(8)61.103.110.101(9)65534 (10)202.205.3.130(11)80 解析:NAT技术主要解决IP地址短缺问题,最初提出的建议是在子网内部使用局部地址,而在子网外部使用少量的全局地址,通过路由器进行内部和外部地址的转换。局部地址是在子网内部独立编址的,可以与外部地址重叠。这种想法的基础是假定在任何时候子网中只有少数计算机需要与外部通信,可以让这些计算机共享少量的全局IP地址。
NAT就是在局域网内部网络中使用内部地址,而当内部节点要与外部网络进行通信时,就在网关处将内部地址替换成公用地址,从而在外部公网上正常使用。NAT可以使多台计算机共享Internet连接,这一功能很好地解决了公共IP地址紧缺的问题。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只申请一个合法IP地址,就把整个局域网中的计算机接入Internet中。这时,NAT屏蔽了内部网络,所有内部网计算机对于公共网络来说是不可见的,而内部网计算机用户通常不会意识到NAT的存在。NAT将这些无法在因特网上使用的保留IP地址翻译成可以在因特网上使用的合法IP地址。而全局地址,是指合法的IP地址,它是由NIC(网络信息中心)或者ISP(网络服务提供商)分配的地址,对外代表一个或多个内部局部地址,是全球统一的可寻址的地址。
如果子网中有多个主机要同时通信,那么还要对端口号进行翻译,所以这种技术经常被称为网络地址和端口翻译(Network Address Port Translation,NAPT)。由于变换前源地址和端口号分别为192.168.0.3和1252,查NAT表找到对应的端口号为192.168.0.3和65534,从图1-2中可以看到映射后的公网IP地址为61.103.110.101,故(8)、(9)分别应填入61.103.110.101和65534;由于变换后目的地址和端口都不发生变化,故(10)、 (11)处分别填入202.205.3.130和80。

第8题:

填充VLAN信息表,见表1,将答案填写在相应位置。


正确答案:Server3+Computer2+Computer5 (2)Servet2+Computer3+Computer6 (3)Server1+Computer1+Computer4
Server3+Computer2+Computer5 (2)Servet2+Computer3+Computer6 (3)Server1+Computer1+Computer4

第9题:

将各项管道和管道支架制作安装清单项目工程量的计算过程,分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有关规定,编制如图6.Ⅱ所示管网系统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将结果填入答题纸表6.Ⅱ.1“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表”第2、3、4、5栏内。


正确答案:
写出下列分部分项清单项日工程量的计算式:

  1.管道DN300工程量的计算式:

  (940-520)+2×3.5=420+7=427(m) (1.5分)

  2.管道DN150工程量的计算式:

  (400-305)+1=96(m)

  3.管道DN100工程量的计算式:

  (528-305+2×2.5)+(528-400-1)+(940-935)×2=228+127+10=365(m) (2分)

  4.管道支架制作安装工程量的计算式:

  (427÷7×16)+(96÷6×15)+(365÷5×12)=976+240+876=2092(kg)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