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20 000万元购入乙公司60%的股权,假定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20×8年12月,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1 000万元,销售成本为800万元,货款至年末尚未收到,计提坏账准备30万元;乙公司购入商品当年未出售,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

题目
20×7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20 000万元购入乙公司60%的股权,假定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20×8年12月,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1 000万元,销售成本为800万元,货款至年末尚未收到,计提坏账准备30万元;乙公司购入商品当年未出售,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
  20×9年,乙公司将上年所购商品全部出售,在结转营业成本的同时结转存货跌价准备,并向甲公司支付了全部货款(假定不考虑增值税因素)。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 。
  要求:计算编制20×8年合并财务报表时,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为多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04年1月1日,甲公司将一批商品出售给乙公司,销售价格为1 000万元(不含增值税额);该批商品的实际成本为 1 010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50万元。当日,甲公司又将该批商品以经营租赁的方式租回。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应确认的递延收益为( )万元。

A.-10

B.40

C.160

D.210


正确答案:B
解析:甲公司应确认的递延收益=1 000+50-1 010=40(万元)。

第2题:

某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按单项存货于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9年12月31日,该公司拥有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分别为240万元、320万元。其中,甲商品全部签订了销售合同,合同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市场价格为190万元,乙商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市场价格为300万元。合同售价和市场价格均不含增值税。该公司预计销售甲、乙商品尚需分别发生销售费用12万元、15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截止2009年11月31 日,该公司尚未对甲、乙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9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为甲、乙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 )万元。

A.60

B.77

C.87

D.97


正确答案:C
甲商品的成本是24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200-12=188(万元),所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40-188=52(万元)。乙商品的成本是32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300-15=285(万元),所以应该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20—285=35(万元)。2009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为甲、乙两种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52+35=87(万元)。

第3题:

某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按单项存货于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7年12月 31日,该公司拥有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分别为240万元、320万元。其中,甲商品全部签订了销售合同,合同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市场价格为190万元;乙商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市场价格为300万元;销售价格和市场价格均不含增值税。该公司预计销售甲、乙商品尚需分别发生销售费用12万元和15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截止至 2007年11月30日,该公司尚未为甲、乙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7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为甲、乙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万元。

A.60

B.77

C.87

D.97


正确答案:C
解析:(1)甲商品的成本是24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是200-12=188(万元),所以应该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是240-188=52(万元);(2)乙商品的成本是32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是300-15=285(万元),所以应该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是320-285=35(万元);(3)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为甲、乙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是52+35=87(万元)。

第4题:

2008年1月10日,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货款为5 000万元(含增值税额)。合同约定,乙公司应于2008年4月10日前支付上述货款。由于资金周转困难,乙公司到期不能偿付货款。经协商,甲公司与乙公司达成如下债务重组协议:乙公司以一批产品和一台设备偿还全部债务。乙公司用于偿债的产品成本为1 20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1 5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用于偿债的设备原价为5 000万元,已计提折旧2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2 50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800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假定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无需另行支付产品的增值税。乙公司该项债务重组形成的营业外收入为( )万元。

A.1 345

B.745

C.1 045

D.330


正确答案:C
乙公司债务重组利得=5 000-(1 500+1 500×17%)-2 500=745(万元)(营业外收入),设备处置收益=2 500一(5 000一2 000-800)=300(营业外收入),产品转让损益通过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来核算,不形成营业外收入,故营业外收入=745+300=1 045(万元)。

第5题:

某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单项存货于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拥有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分别为240万元、320 万元。其中,甲商品全部签订了销售合同,合同销售价格为200 万元,市场价格为190 万元;乙商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市场价格为300 万元;销售价格和市场价格均不含增值税。该公司预计销售甲、乙商品尚需分别发生销售费用12万元、15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截至2004年11月30日,该公司尚未为甲、乙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为甲、乙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

A.60

B.77

C.87

D.97


正确答案:C
该公司应为甲、乙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 (200-12-200)+300-15-285 )=-87(万元)。 

第6题:

某公司期末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量存货,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8年12月31日,该公司拥有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分别为240万元、320万元。其中,甲商品全部签订了销售合同,合同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市场价格为190万元;乙商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市场价格为300万元;销售价格和市场价格均不含增值税。该公司预计销售甲、乙商品尚需分别发生销售费用12万元、15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截止2008年11月30日,该公司尚未为甲、乙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8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为甲、乙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万元。

A.60

B.77

C.87

D.97


正确答案:C
解析:甲商品的成本是24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200-12=188(万元),应该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40-188=52(万元);乙商品的成本是32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300-15=285(万元),应该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20-285=35(万元)。所以2008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52+35=87(万元)。

第7题:

2007年1月10日,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货款为300万元(含增值税额)。合同约定,乙公司应于2007年4月10日前支付上述货款。由于资金周转困难,乙公司到期不能偿付货款。经协商,甲公司与乙公司达成如下债务重组协议:乙公司以一批产品和一台设备偿还全部债务。乙公司用于偿债的产品成本为8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1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用于偿债的设备原价为150万元,已计提折旧40万元,公允价值为9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0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甲公司已经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假定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债务重组损失为( )万元。

A.100

B.10

C.93

D.83


正确答案:D
借:库存商品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固定资产 : 90 坏账准备 10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83 贷:应收账款 300 

第8题:

甲公司是乙公司的母公司,在2008年末的资产负债表中,甲公司的存货为1 000万元,乙公司则是800万元。当年10月1日甲公司销售给乙公司1 000件商品,每件商品的成本为500元,售价为600元,乙公司当年售出了400件,期末留存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550元/件,则合并后的存货项目为( )万元。

A.1 900

B.1 800

C.1 797

D.2 000


正确答案:C
合并后的存货项目=1000+800-6+3=1797(万元)

第9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甲公司”)为上市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资料如下:(1)20×6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1 000万元,自乙公司购入W公司80%的股份,对W公司形成了合并。乙公司系甲公司的母公司的全资子公司。W公司20×6年1月1日股东权益总额为15 000万元,其中股本为8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3 000万元、盈余公积为2 6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1 400万元。 W公司20×6年1月1日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 7 000万元。

(2)W公司20×6年实现净利润2 5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250万元。当年购入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因公允价值上升确认资本公积300万元。20×6年W公司从甲公司购进A商品400件,购买价格为每件2万元。甲公司A商品每件成本为1.5万元。20×6年W公司对外销售A商品300件,每件销售价格为2.2万元;年末结存A商品100件。20×6年12月31日,A商品每件可变现净值为1.8万元;W公司对A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

(3)W公司20×7年实现净利润3 2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320万元,分配现金股利2 000万元。20×7年W公司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转出20×6年确认的资本公积120万元,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确认资本公积150万元。20×7年W公司对外销售A商品20件,每件销售价格为1.8万元。20×7年12月31日,W公司年末存货中包括从甲公司购进的A商品80件,A商品每件可变现净值为1.4万元。A商品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为48万元。

要求:

(1)判断上述企业合并的类型(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或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并说明原因。

(2)编制甲公司购入W公司80%股权的会计分录。

(3)编制甲公司20×6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与内部商品销售相关的抵销分录。

(4)计算甲公司20×6年末按照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并编制相关的抵销分录。

(5)编制甲公司20×7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与内部商品销售相关的抵销分录。

(6)计算甲公司20×7年末按照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并编制相关的抵销分录。


正确答案:

(1)上述企业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理由:乙公司系甲公司的母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说明甲公司和乙公司同受一方控制,而甲公司自乙公司购W公司80%的股份,对W公司形成了合并,说明在合并之前,乙公司是控制W公司的,所以,甲公司对W公司的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2)借:长期股权投资12 000(15 000×80%)
    贷:银行存款 11 000
      资本公积 1 000
(3)借:营业收入 800
    贷:营业成本 750
           存货 50
借:存货一存货跌价准备 2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0
(4)甲公司20×6年末按照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12 000+2 500×80%+300×80%=14 240(万元)
抵销分录:
借:股本8 000
    资本公积一年初 3 000
    一本年 300
    盈余公积一年初 2 600
    一本年 250
    未分配利润一年末 3 65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4 240
        少数股东权益 3 560
借:投资收益 2 000(2 500×80%)
    少数股东损益 500(2 500×20%)
    未分配利润一年初 1 400
  贷:本年利润分配一提取盈余公积 250
        未分配利润一年末 3 650
(5)借:未分配利润一年初 50
  贷:营业成本 50
借:营业成本 40
  贷:存货 40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0
  贷:未分配利润一年初 20
借:营业成本4(20×20/100)
  贷:存货一存货跌价准备 4
借:存货一存货跌价准备 24
  贷:资产减值损失 24
(6)甲公司20×7年末按照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
权投资的账面余额=14 240+3 200×80%一2 000 × 80%+(150—120)×80%=15 224(万元)
借:股本8 000
    资本公积一年初 3 300
    一本年 30
    盈余公积一年初 2 850
    一本年 320
    未分配利润一年末4 53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5 224
        少数股东权益 3 806
借:投资收益 2 560
    少数股东损益 640
    未分配利润一年初 3 650
  贷:本年利润分配一提取盈余公积、 320
        一应付股利 2 000
        未分配利润一年末 4 530

第10题:

2019年9月20日,甲公司向其子公司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3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510万元,款项尚未收到,该批商品成本为22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至当年12月31日,乙公司已将该批商品对外销售80%,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甲公司在编制2019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时,“存货”项目列示的金额为(  )万元。


A.440

B.600

C.160

D.702

答案:A
解析:
本题的知识点是内部购销业务的抵销处理。

甲公司在编制2019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时,“存货”项目列示的金额=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上存货账面价值-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部分=3000×(1-80%)-(3000-2200)×(1-80%)=440(万元);或者反映为甲公司成本金额440万元(2200×20%)。

故本题选择A选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