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7.9%,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1.4%。请

题目

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7.9%,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1.4%。请问缩减名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所使用的价格指数为( )。

A.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C.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D.农村居民零售价格指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如果不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增长速度同于上年,预计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约为:

A.4533元

B.4778元

C.15468元

D.16162元


正确答案:B

第2题:

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91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7.1%,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1.6%。请问缩减名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所使用的价格指数为( )。

A.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C.工业购进价格指数

D.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正确答案:D

第3题:

如果不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增长速度同于上年,预计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约为( )。 A.4 533元 B.4 778元 C.15 468元 D.16 162元


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计算和分析的能力。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140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增长率为9.5%,若保持这个增长速度,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140×(1+9.5%)≈4533元,考虑到价格上涨因素,结果应略大于4533元,所以首先排除A,C、D项数据过大,不可能是正确的答案,所以选择B选项。

第4题:

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28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014元,增长6.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538元,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

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居住消费所占的比例约为( )。

A.28.5%
B.22.9%
C.13.5%
D.8.9%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的求比重。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28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5%”,定位饼状图,“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居住支出3269元”。
第三步,根据公式,比重=部分量/整体量,选项出现首位相同,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计算,则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居住消费所占的比重≈

直除首两位商22。

第5题:

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0. 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1. 1%,城镇为35. 7%。按2010年农村贫困标准1274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68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909万人。


若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50%作为消费总支出,则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的食品消费支出大约为( )。

A. 998 元
B. 1050 元
C. 1195 元
D. 1215 元

答案:D
解析:
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其消费总支出为5919 × 50% ≈ 2960(元),根据“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1. 1%”可知,农村居民 家庭的食品消费支出为2960 × 41. 1%≈2960 × 41%≈1214(元),与D项最为接近,故本题选D。

第6题:

如果不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增长速度同于上年,预计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约为( )。

A.4533元

B.4778元

C.15468元

D.16162元 (⊙o⊙)


正确答案:B

第7题:

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0. 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1. 1%,城镇为35. 7%。按2010年农村贫困标准1274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68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909万人。


2006—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约( )。

A. 390 元
B. 420 元
C. 580 元
D. 630 元

答案:C
解析:
2006—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为(5919 -3587)+4 = 583 (元),C项最为接近,故本题选C。

第8题:

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预计,200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9.3%左右,与上年大体持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5%,比上年回落2.7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比上年回落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9%,比上年上升2.7个百分点。。  

这段话推论正确的是: 

A200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时没有扣除价格因素 

B200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长93%左右 

C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23 

D2003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7个百分点 


C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23 
“实际增长18%,比上年回落5个百分点”推出2003年是23%

第9题:

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0. 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1. 1%,城镇为35. 7%。按2010年农村贫困标准1274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68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909万人。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差距逐年增大
B. 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比城镇居民小
C. 2006—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D. 2009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少于3000万人

答案:A
解析:
2006 年二者相差 11759 - 3587 = 8172(元),2007 年两者相差 13786 - 4140 = 9646(元),2008 年两者相差 15781 - 4761 = 11020 (元),2009 年两者相差 17175 - 5153 = 12022(元),2010年两者相差19109 - 5919 = 13190 (元),差距逐年增大,故A项正确。 实际上,由于2006—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始终高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增 幅,因此2006—2009年二者的差距逐年增大。故只需比较2009年和2010年二者差值的大小 即可判定A项的正误。B项,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 41.1%,城镇为35. 7%,农村比重高于城镇,故B项错误。C项,根据图1可知,增长率并非逐年上升,2008年是下降的,C项错误。D项,2010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68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909万人,则2009年农村贫困人口为2688 + 909 = 3597(万人),D项错误。故本题选A。

第10题: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3元,比上年增长7.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445元,增长5.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955元,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恩格尔系数为29.3%,比上年下降0.8%,其中城镇为28.6%,农村为31.2%。

下图是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构成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前三位的总和是多少元?

A.11567
B.11887
C.11980
D.11998

答案:C
解析:
前三位分别为居住4107 食品烟酒5374 交通通信2499 所以总和为:11980因此,选择C选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