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为非国家工作人员,是某国有公司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乙为国家工作人员,是

题目

甲为非国家工作人员,是某国有公司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乙为国家工作人员,是该公司财务部主管。甲与乙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共同侵吞了本单位的财物100万元。对甲、乙两人应当如何定性?

A.甲定职务侵占罪,乙定贪污罪,两人不是共同犯罪

B.甲定职务侵占罪,乙定贪污罪,但两人是共同犯罪

C.甲定职务侵占罪,乙是共犯,也定职务侵占罪

D.乙定贪污罪,甲是共犯,也定贪污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X公司系甲、乙二人合伙依法注册成立的公司,以钢材批发零售为营业范围。丙因自己的公司急需资金,便找到甲、乙借款,承诺向x公司支付高于银行利息五个百分点的利息,并另给甲、乙个人好处费。甲、乙见有利可图,即以购买钢材为由。以X公司的名义向某银行贷款1000万元,贷期半年。甲、乙将贷款按约定的利息标准借与丙,丙给甲、乙各10万元的好处费。半年后,丙将借款及利息还给x公司,甲、乙即向银行归还本患。关于甲、乙、丙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乙构成高利转贷罪,丙无罪

B.甲、乙构成骗取贷款罪,丙无罪

C.甲、乙构成高利转贷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丙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D.甲、乙构成骗取贷款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丙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正确答案:C

第2题:

受贿罪的犯罪主体不能是()

A、国家工作人员

B、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

C、受国家机关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

D、非国有公司、企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


参考答案:D

第3题:

关于贿赂犯罪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是公立高校普通任课教师,在学校委派其招生时,利用职务便利收受考生家长10万元。甲成立受贿罪

B.乙是国有医院副院长,收受医药代表10万元,承诺为病人开处方时多开相关药品。乙成立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C.丙是村委会主任,在村集体企业招投标过程中,利用职务收受他人财物10万元,为其谋利。丙成立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D.丁为国有公司临时工,与本公司办理采购业务的副总经理相勾结,收受10万元回扣归二人所有。丁构成受贿罪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甲受国有公司委派,到该公司控股的A公司任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乙为非国家工作人员,系A公司财务部主管,在甲的策划下,甲与乙勾结,分别利用各自职务便利,共同侵吞了A公司的财物50万元,甲分得35万元,乙分得15万元,后来,甲在其配偶的规劝和陪同下,向司法机关主动交代,一年前私自挪用公款1万元用于个人消费,2个月后将公款归还;还曾收受乙的财物其计3万元,帮助乙升任财务部主管,乙后来也对送甲财物之事供认不讳。

58.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如果发现(),应当停止执行,并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A.判决可能错误的

B.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可能需要改判的

C.罪犯正在哺乳自婴儿的

D.罪犯正在怀孕


正确答案:ABD

本题考核的考点是死刑停止执行的情况。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11条规定:“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二)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三)罪犯正在怀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第5题:

某国家工作人员甲盗窃了国有档案后,转卖给了非国家工作人员乙,甲的行为同时触犯了窃 取国有档案罪和擅自出卖、转让国有档案罪,甲属于() 。

A.牵连犯

B.想象竞合犯

C.法条竞合犯

D.状态犯


正确答案:B

第6题:

甲是某国有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聘用的副总经理,分管公司财务工作;乙为国资委委派到该公司工作的人员,担任公司财务部主管。甲与乙相互勾结,利用乙的职务便利,共同侵吞本单位1千万元。对甲、乙两人应当如何定性?( )

A.甲定职务侵占罪,乙定贪污罪,两人不是共同犯罪

B.甲定职务侵占罪,乙定贪污罪,两人是共同犯罪

C.甲、乙是共同犯罪,均定职务侵占罪

D.乙定贪污罪,甲是共犯,也定贪污罪


正确答案:D

第7题:

X公司系甲、乙二人合伙依法注册成立的公司,以钢材批发零售为营业范围。丙因自己的公司急需 资金,便找到甲、乙借款,承诺向x公司支付高于银行利息五个百分点的利息,并另给甲、乙个人好处 费。甲、乙见有利可图,即以购买钢材为由,以x公司的名义向某银行贷款1000万元,贷期半年。甲、 乙将贷款按约定的利息标准借与丙,丙给甲、乙各10万元的好处费。半年后,丙将借款及利息还给x公 司,甲、乙即向银行归还本息。关于甲、乙、丙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乙构成高利转贷罪,丙无罪 B.甲、乙构成骗取贷款罪,丙无罪 C.甲、乙构成高利转贷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丙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D.甲、乙构成骗取贷款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丙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正确答案:C
【考点】高利转贷罪与骗取贷款罪的区别;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详解】根据《刑法》第175条和第175条之一的规定,高利转贷罪与骗取贷款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前者要求行为人将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后者无此要求;前者要求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后者要求给金融 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有其他严重情节。本案中,甲、乙骗贷后转贷与丙,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故构成高利 转贷罪。由于其骗贷后按时归还本息,未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也无其他严重情节,故不构成骗取贷款 罪。所以BD错误。根据《刑法》第163条、第164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 在办理受贿犯罪大案要案的同时要严肃查处严重行贿犯罪分子的通知》的规定,在本案中,甲乙将贷款转 贷给丙的行为违背了获取贷款的特殊规定,因此对于丙来说构成“不正当利益”。故丙构成对非国家工作 人员行贿罪,甲、乙则另外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因此C正确,A错误。

第8题:

下列哪些情形属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

A.某国有控股公司(国有股占60%,其他私有股占40%)的采购主管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另一公司销售员3万元后,采购该公司价值300万元的产品

B.某私营电器商店的总经理在采购商品时,收受供货商回扣5万元归个人所有

C.某国有公司的副经理甲某在向另一国有公司采购商品时,收受对方提供的20万元好处费

D.甲原为乙国有公司副经理,受该公司委派到乙公司与外资合资的丙公司中担任监事,在经济往来中收受对方6万元回扣


正确答案:AB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
作人员,其中要特别注意《刑法》第163条第3款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第9题:

甲为非国家工作人员,是某国有公司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乙为国家工作人员,是该公司财务部主管。甲出谋划策,与乙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财务便利,共同侵吞了本单位的财物100万元。对甲,乙两人应当如何定性?( )

A.甲定职务侵占罪,乙定贪污罪,两人不是共同犯罪

B.甲定职务侵占罪,乙定贪污罪,但两人是共同犯罪

C.甲定职务侵占罪,乙是共犯,也定职务侵占罪

D.乙定贪污罪,甲是共犯,也定贪污罪


正确答案:C
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共同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的,按照主犯的犯罪性质定罪。本案中,甲、乙分别利用了各自的职务便利,甲在犯罪中起的作用大一些,甲是主犯,二人的共同犯罪按甲的犯罪性质定罪。

第10题:

某国有控股公司董事长甲收受钱某的现金30万元,通过其丈夫(某市市委书记)帮助钱某升迁。甲的行为构成( )

A.受贿罪
B.介绍贿赂罪
C.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D.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答案:C
解析:
人,不会危害公共安全。所以,甲不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D选项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