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立小学校长刘某在招生过程中非法获利数十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对其采取的措施是( )。

题目
某公立小学校长刘某在招生过程中非法获利数十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对其采取的措施是( )。

A.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B.依法给予刑事制裁
C.依法给予党纪处分
D.依法给予民事制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做法中,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的是()。

A.某学生的一件贵重物品丢失后,教师丁某立即对班上所有的同学进行搜查
B.学生曾某不听教师刘某的话,因此刘某经常在其他任课老师面前丑化曾某
C.由于陈某等学生的成绩较差,班主任张某不允许陈某等学生参加期末考试
D.教师李某在班级规章制度中作出明确规定:乱丢垃圾者一次罚款5元

答案:A,D
解析:
受教育权的内容包括:①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②按照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③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平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④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⑤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考试是学校安排和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之一。班主任张某不让陈某等成绩差的学生参加期末考试,就侵犯了学生享有的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

第2题:

张某、刘某借款纠纷一案,经过甲市A区法院一审判决后张某胜诉,刘某在判决生效后30天内归还张某借款10万元;甲市中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在判决履行期限内,张某发现刘某正在转移财产,且刘某有一块名贵手表(价值20万元),但该表已经质押给家住甲市B区的李某。关于本案,表述正确的是

A.张某可以向甲市A区或者B区法院申请对这块手表采取保全措施
B.法院可以对该手表采取扣押措施,扣押后手表应由法院保管
C.法院对手表采取保全措施后,张某应当在判决书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30日内申请执行,否则法院应当裁定解除保全
D.法院对手表采取保全措施后,刘某向法院提供担保的,法院应当裁定解除保全措施

答案:A,D
解析:
本案判决已经生效,在法院确定的30天履行期限内,权利人可以申请执行前的保全,执行前的保全由执行法院(即一审法院或者与之同级的被执行财产所在地法院)管辖,故本案张某可以向甲市A区法院(一审法院)或者B区法院(与之同级的被执行财产所在地)法院申请保全,故A选项表述正确。执行前保全措施采取后,申请人张某应当在判决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5日内申请执行,否则法院应当裁定解除保全,故C选项关于申请执行的期限表述错误。关于保全范围,对抵押物、留置物、质押物等担保财产可以采取保全措施,但不影响担保物权人享有的优先受偿权。进一步而言,因为从物权法的角度而言,留置权和质押权要求留置权人、质押权人占有留置物、质押物,故对留置物、质押物采取保全措施,为了不影响担保物权人所享有的担保物权,该担保财产一般应当由担保物权人保管;如果由人民法院保管的,不影响担保物权人的优先受偿权。B选项中关于法院可以对该手表采取保全措施的表述正确,但是该手表一般应当由质押权人即李某保管而不是由法院保管,故B选项错误。财产纠纷案件中,被申请人向法院提供担保的,应当裁定解除保全,故被申请人李某向法院提供担保的,法院应当裁定解除保全,D选项表述正确。

第3题:

下列行为人所谋取的利益,哪些是行贿罪中的“不正当利益”?( )

A.甲向某国有公司负责人米某送2万元,希望能承包该公司正在发包的一项建筑工程

B.乙向某高校招生人员刘某送2万元,希望刘某在招生时对其已经进入该高校投档线的女儿优先录取

C.丙向某法院国家赔偿委员会委员高某送2万元,希望高某按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处理自己的赔偿申请

D.丁向某医院药剂科长程某送2万元,希望程某在质量、价格相同的条件下优先采购丁所在单位生产的药品


正确答案:ABD
【考点】行贿罪犯罪构成中的“不正当利益”的理解与应用
【解析】行贿罪犯罪构成中的“不正当利益”是指谋取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利益、帮助或者方便条件。C项中丙向高某的请托事项符合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不属于“不正当利益”。ABD项中行贿人的请托事项都是属于违反法律或者政策的利益、帮助或者方便条件。

第4题:

某区某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处于最高额度几万元的罚款()。

  • A、5万元
  • B、10万元
  • C、20万元

正确答案:C

第5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行贿罪中的“不正当利益”的有( )。

A.甲向某国有公司负责人米某送2万元,希望能承包该公司正在发包的一项建筑工程
B.乙向某公立高校招生人员刘某送2万元,希望刘某在招生时对其已经进入该高校投档线的女儿优先录取
C.丙向某法院国家赔偿委员会委员高某送2万元,希望高某按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处理自己的赔偿申请
D.丁向县公安局局长送5万元,希望能够释放有抢劫嫌疑的侄子
E.某公司法定代表人戊向某市税务局局长送5万元,希望以后不要检查该公司纳税情况

答案:A,B,D,E
解析:
本题考核“不正当利益”的概念。《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规定,行贿犯罪中的“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指行贿人谋取的利益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或者要求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行业规范的规定,为自己提供帮助或者方便条件。违背公平、公正原则,在经济、组织人事管理等活动中,谋取竞争优势的,应当认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据此可知,选项A中甲希望通过非正常程序承包工程;选项B中乙也属于通过非正常程序谋取本来没有的优先录取利益;选项C中的丙只是要求高某按照法律办事,并不期求任何不合理的利益,不属于“不正当利益”;选项D、E属于要求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规定为自己提供帮助或方便条件。都属于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6题:

儿童刘某,男,1991年4月出生。1997年该儿童要求进入某师范大学的附属小学接受义务教育,该小学拒绝接收,理由是:区教委制定的区中、小学1997年度招生方案规定该附属小学的新生入学年龄为6岁10个月,而刘某至1997年8月30日新生入学只有6周岁4个月零10天。刘某的父亲则认为其子已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的年满6周岁应当入学的年龄,附属小学拒收系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他们多次与学校交涉未果。刘某的父亲无奈遂多次要求区教委对该小学拒收刘某入学一事作出处理,区教委一直对此事不予受理。
请你利用教育法律知识分析该案例。


答案:
解析:
该案例涉及到公民受教育权利的保护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第五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而本案争议的焦点正在于入学实际年龄的确定。而保障适龄儿童按时入学、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行使,这当然是各级人民政府的法定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正式实施以来,此类案件中的相对人一方可依法向区教委所属的本级人民政府(区政府)或其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市教委)申请复议,区人民政府或市教委应予以处理。

第7题:

某中学非法招生获利 80 多万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有关行政部可以对该校采取的措施是( )。

A.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追究民事责任
B.责令其退回所招学生并退还所收费用
C.对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
D.没收其非法所得的财物

答案:B
解析:
B,责令其退回所招学生并退还所收费用。

第8题:

去年全国司法考试时,考生李某通过社会人士刘某,花重收买监考人员王某、孙某,让大学生钱某去替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刑法修正案(九)》之规定,()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A.钱某与李某

B.王某与孙某

C.刘某、钱某、李某、王某、孙某

D.仅李某一人


参考答案:C

第9题:

某公立小学校长刘某在招生过程中非法获利数十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对其采取的措施是()。

A.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B.依法给予刑事制载
C.依法给予党纪处分
D.依法给予民事制裁

答案:A
解析:
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10题:

某区某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该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处于最高额度()的罚款。

  • A、5万元
  • B、15万元
  • C、20万元
  • D、10万元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