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7 . 结合实际, 谈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良好态度与品德

题目

4 7 . 结合实际, 谈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良好态度与品德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4 7 .( 1 ) 有效的说服
        ①教师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
        ②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
        ( 2 ) 树立良好的榜样
        ①呈现榜样时要考虑到榜样的特点
        ②榜样行为的示范需要多种方式
        ( 3 ) 利用群体约定
        ( 4 ) 价值辨析
        ( 5 ) 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 6 ) 移情训练法
        ( 7 ) 角色扮演法
        ( 结合实际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品德形成的过程与影响因素,讨论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正确答案:
一、有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班杜拉的大量实验表明,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利用群体约定: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易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
四、价值辨析:讨论交谈等。一种观念要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念,必须经历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选择(1、自由选择;2、从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3、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进行选择)、赞赏(4、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5、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行动(6、按自己的选择行事;7、做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整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赋值过程” 五、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奖励: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其次,应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再次,应强调内部奖励。惩罚:当不良行为出现时,两种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给予惩罚时,还要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另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也有效。

第2题:

举例说明,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正确答案: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价值辩析;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第3题: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正确答案:
答:(1)有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1分)
(2)树立良好的榜样:班杜拉的大量实验表明,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分)
(3)利用群体约定: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易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1分)
(4)价值辨析:一种观念要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念,必须经历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1分)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1分)
另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和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

第4题:

联系实际,谈谈在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中,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说服?


正确答案:

 (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进行说服。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一般认为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最好只提供正面论据;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使学生产生客观、公正的感觉,从而相信教师所言,改变态度。
    (2)发挥情感的作用。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一般而言,说服开始时,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情感因素作用更大些。
    (3)考虑原有态度的特点。教师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若原有的态度与教师所希望达到的态度之间的差距较大,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否则将难以改变态度,而且还容易产生对立情绪。教师应该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

第5题:

理论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正确答案: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第6题: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正确答案: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价值辩析;
(5)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①选择适当的道德行为。②选择恰当的奖励物。③强调内部奖励。

第7题: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正确答案:

第8题:

结合实际情况,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正确答案:
一、有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班杜拉的大量实验表明,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利用群体约定: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易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
四、价值辨析:讨论交谈等。一种观念要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念,必须经历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选择(1、自由选择;2、从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3、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进行选择)、赞赏(4、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5、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行动(6、按自己的选择行事;7、做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整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赋值过程”
五、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奖励: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其次,应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再次,应强调内部奖励。惩罚:当不良行为出现时,两种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给予惩罚时,还要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另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也有效。

第9题: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正确答案:
一、有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二、树立良好的榜样。三、利用群体约定: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易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四、价值辨析:讨论交谈等。五、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另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也有效。

第10题:

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价值辨析;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