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向社会工作者诉苦:“我丈夫从不管家里的事。我每次跟他说家里的事,他就跟我发脾气。孩子的事他也不管,还常常找借口不回家。我一心为了这个家、为了孩子,却还经常受气。要不是为了孩子,我们早就离婚了。可是,近来连孩子也嫌我烦,对我不理不睬的,真是烦死了。”社会工作者:“丈夫和孩子对您为家庭的付出不理解,这让您很伤心,很烦恼。”

题目
李女士向社会工作者诉苦:“我丈夫从不管家里的事。我每次跟他说家里的事,他就跟我发脾气。孩子的事他也不管,还常常找借口不回家。我一心为了这个家、为了孩子,却还经常受气。要不是为了孩子,我们早就离婚了。可是,近来连孩子也嫌我烦,对我不理不睬的,真是烦死了。”社会工作者:“丈夫和孩子对您为家庭的付出不理解,这让您很伤心,很烦恼。”
上述对话中,社会工作者运用的技巧是()。

A.对质
B.澄清
C.同理
D.重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41岁,国企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亲子问题前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求助者:我儿子今年十四岁,读初中二年级。他上小学的时候,我一直在外地工作,一个月才回一次家,只有他妈妈和他生活在一起。儿子小时候就很顽皮,他妈妈根本管不了他。每次我回家,他妈妈就会和我说孩子又如何地不听话,我听了以后就会特别生气,然后就把孩子揍一顿。孩子读初一的时候,我申请调动工作回到本地。回来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孩子很怕我,平时基本不和我交流,更不会和我说心里话。孩子处在青春期,作为家长,我居然一点都不清楚孩子心里的想法,我很着急。于是我就经常找机会和孩子沟通,试着和他做朋友。可是,我儿子根本就不愿意理我,一回到家就躲在自己的房间里。我现在特别烦躁,孩子有时候做错事,我忍不住就狠狠地训他,甚至会像他小时候那样揍他。因为这个,孩子更加躲着我了。您说,我该怎么办啊?
心理咨询师:您的孩子正值青春期,很少和您交流,尽管您非常努力地尝试着与孩子多沟通,但似乎没有什么效果,这让您很着急,对吗?
求助者:是啊!我现在不仅着急,还特别生气。我这个当爸爸的都主动向他示好了,这孩子不但不领情还总躲着我,您说气人不气人!
心理咨询师:我非常理解您作父亲的这种心情。您刚才说您认为只要主动和孩子沟通,孩子就应该积极配合您,对吗?
求助者:那当然,我是他爸爸,他就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那您的意思是,孩子一定要事事听从家长的安排。
求助者:是呀,家长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啊。
心理咨询师:那您小的时候,事事都听从您父母的安排?
求助者:……(沉默),那倒也不是。
心理咨询师:那是什么原因,使您没有事事听从您的父母呢?
求助者:小孩子嘛,总会有些自己的想法,而且有时候明知道父母是对自己好,但就是接受不了父母的一些教育方法。
心理咨询师:您说得很对。那您有没有想过您的孩子也许就是接受不了您的教育方法呢?
求助者:……(沉默),也许我的方法真的有问题?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心理咨询师:您以前的教育方法主要是批评甚至是体罚,这样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我建议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的积极行为多给予奖励和表扬,对孩子不太过分的消极行为进行漠视和淡化。

行为矫正的常用方法包括( )。多选

A. 增强法
B. 惩罚法
C. 消退法
D. 代币管制法

答案:A,B,C,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阳性强化法
全选

第2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8岁,中学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与丈夫发生矛盾,烦躁、失眠三个多月。
下面是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咨询师:您好!请问我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呢?
求助者:我最近心情不好,烦躁。
咨询师:您能谈谈是什么事情让您心情不好吗?
求助者:还不因为我丈夫异想天开,非要辞职创业!他是个公务员,单位待遇不错,工作也不累,一切都挺好的。一年前他突然和我说想辞职创业。我以为他开玩笑,也没在意。半年前,他又和我提起这事,还说正和几个大学同学商议投资什么项目,一旦确定下来就正式辞职。我一听就急了,创业不仅辛苦而且风险大,万一有个闪失,我们这个家怎么办!可我劝了他好久,他就是不听,一意孤行,还说我不支持他干事业!他根本就不尊重我这个当妻子的,也不为我们这个家考虑!万一有什么闪失,我和孩子怎么办?最近几个月,一想到这事,我就特别生气,也很伤心,心里烦恼,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头疼得厉害,连工作都受到了影响。
咨询师: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您的丈夫不顾您的劝说,执意要辞职创业,这让您觉得他不够尊重您,不把这个家放在心上,这让您感到生气、伤心,甚至还为此影响了工作,对吗?
求助者:是啊,他要是真的尊重我,真的把这个家放在心上,就应该接受我的意见。
咨询师:除了这件事,还有其他事让您觉得您的丈夫不够尊重您吗?
求助者:没有,他以前一直很尊重我。但是,他现在不肯接受我的意见,就是不尊重我。
咨询师:那您在任何事情上都接受您丈夫的意见吗?
求助者:那倒没有,有些事情我也不听他的。
咨询师:那您的丈夫有没有觉得您不尊重他呢?
求助者:没有。他说他尊重我的选择,也支持我追求事业。
咨询师:那当您的丈夫为了追求事业而没有接受您的意见时,是什么原因让您觉得一向尊重您的丈夫不尊重您呢?
求助者:……(沉默)因为我不希望他辞掉工作,这不是我规划中的生活。我设想的生活应该是他在机关,我在学校,两个人都有稳定的工作,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生活。
咨询师:您是希望事情都按照您的设想发展,对吗?
求助者:是啊,难道我这样想错了吗?
咨询师:您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您的想法中有一些不合理的成分,这些不合理的成分导致了您现在的问题。

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包括( )。多选

A. 人格障碍明显
B. 负性情绪明显
C. 社会功能受损
D. 存在认知错误

答案:B,C,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心理评估
心里烦恼(负性情绪明显),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头疼得厉害,连工作都受到了影响(社会功能受损)。他现在不肯接受我的意见,就是不尊重我(存在认知错误)。

第3题:

(2015年)服务对象:“我们总吵架,他从来不管家里的事,也不花心思在孩子身上,还常常找借口不回家。要不是为了孩子,我们早就离婚了。可是,近来连孩子也嫌我烦,不理不睬的,我的心都伤透了。为什么谁都不理解我呢?”
社会工作者:“丈夫和孩子对您为家庭的付出不理解,这让您很伤心,很烦恼”。
?上述对话中,社会工作者运用的技巧是()。?

A.对质
B.澄清
C.同理
D.重构

答案:C
解析:
澄清即社会工作者引导服务对象重新整理模糊不清的经验和感受。例如,对于服务对象的模糊不清的表达.社会工作者可以进一步加以明确“您刚才的意思是……是吗 ”或者“听了您刚才的话。我的理解是……对吗 ”题干中社会工作者的话是肯定句,是通过同理的技巧来沟通的 ,同理,表达的是对服务对象设身处地的理解,题干当中社工的话表明对服务对象感受的理解。

第4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8岁,中学教师。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与丈夫发生矛盾,烦躁、失眠三个多月。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好!请问我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呢?求助者:我最近心情不好,烦躁。
心理咨询师:您能谈谈是什么事情让您心情不好吗?求助者:还不是因为我丈夫异想天开,非要辞职创业!他是个公务员,单位待遇不错,工作也不累,一切都挺好的。一年前他突然和我说想辞职创业。我以为他开玩笑,也没在意。半年前,他又和我提起这事,还说正和几个大学同学商议投资什么项目,一旦确定下来就正式辞职。我一听就急了,创业不仅辛苦而且风险大,万一有个闪失,我们这个家怎么办!可我劝了他好久,他就是不听,一意孤行,还说我不支持他干事业!他根本就不尊重我这个当妻子的,也不为我们这个家考虑!万一有什么闪失,我和孩子怎么办?最近几个月,一想到这事,我就特别生气,也很伤心,心里烦,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头疼得厉害,连工作都受到了影响。
心理咨询师: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您的丈夫不顾您的劝说,执意要辞职创业,这让您觉得他不够尊重您,不把这个家放在心上,这让您感到生气、伤心,甚至还为此影响了工作,对吗?求助者:是啊,他要是真的尊重我,真的把这个家放在心上,就应该接受我的意见。
心理咨询师:除了这件事,还有其他事让您觉得您的丈夫不够尊重您吗?求助者:没有,他以前一直很尊重我。但是,他现在不肯接受我的意见,就是不尊重我。
心理咨询师:那您在任何事情上都接受您丈夫的意见吗?求助者:那倒没有,有些事情我也不听他的。
心理咨询师:那您的丈夫有没有觉得您不尊重他呢?求助者:没有。他说他尊重我的选择,也支持我追求事业。
心理咨询师:那当您的丈夫为了追求事业而没有接受您的意见时,是什么原因让您觉得一向尊重您的丈夫不尊重您呢?求助者:……(沉默)因为我不希望他辞掉工作,这不是我规划中的生活。我设想的生活应该是他在机关,我在学校,两个人都有稳定的工作,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生活。
心理咨询师:您是希望事情按照您的设想发展,对吗?求助者:是啊,难道我这样想错了吗?
心理咨询师:您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你的想法中有一些不合理的成分,这些不合理的成分导致了您现在的问题。

按照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该求助者的B是()
A:丈夫准备辞职创业
B:与丈夫吵架
C:认为丈夫不尊重自己
D:丈夫不听劝告

答案:C
解析:
事件:与丈夫发生矛盾。生理原因:28岁,无生理原因。心理原因:认为创业就一定会有闪失,(绝对化要求)老公不听劝就是不尊重自己。(以偏概全)社会原因:老公要辞掉好工作去创业。时间:三个月。情绪症状:心情不好、烦躁、生气(愤怒)、伤心。躯体症状:头痛、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咨询过程中使用的参与性技术和影响性技术。“您能谈谈是什么事情让您心情不好吗?”:开放式提问+具体化技术。“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对吗?”:共情+内容反应+情感反应+参与性概述。“除了这件事……吗?”:封闭式提问“那您丈夫…,尊重他呢?”:间接询问“……(沉默)"。沉默的原因是在思考“您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内容表达,解释、说明。
求助者的人格不存在障碍。
咨询师已经和求助者说明了问题所在是想法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成分,故下一步将会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商定咨询目标。
改善求助者情绪困扰属于具体目标,不完美目标,终极目标是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
合理的信念大都基于一些已知的客观事实,能保护自己,保持心情愉快,能使人更快的达成自己的目标,不介入他人的麻烦,阻止和很快消除不良情绪。

第5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8岁,中学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与丈夫发生矛盾,烦躁、失眠三个多月。
下面是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咨询师:您好!请问我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呢?
求助者:我最近心情不好,烦躁。
咨询师:您能谈谈是什么事情让您心情不好吗?
求助者:还不因为我丈夫异想天开,非要辞职创业!他是个公务员,单位待遇不错,工作也不累,一切都挺好的。一年前他突然和我说想辞职创业。我以为他开玩笑,也没在意。半年前,他又和我提起这事,还说正和几个大学同学商议投资什么项目,一旦确定下来就正式辞职。我一听就急了,创业不仅辛苦而且风险大,万一有个闪失,我们这个家怎么办!可我劝了他好久,他就是不听,一意孤行,还说我不支持他干事业!他根本就不尊重我这个当妻子的,也不为我们这个家考虑!万一有什么闪失,我和孩子怎么办?最近几个月,一想到这事,我就特别生气,也很伤心,心里烦恼,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头疼得厉害,连工作都受到了影响。
咨询师: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您的丈夫不顾您的劝说,执意要辞职创业,这让您觉得他不够尊重您,不把这个家放在心上,这让您感到生气、伤心,甚至还为此影响了工作,对吗?
求助者:是啊,他要是真的尊重我,真的把这个家放在心上,就应该接受我的意见。
咨询师:除了这件事,还有其他事让您觉得您的丈夫不够尊重您吗?
求助者:没有,他以前一直很尊重我。但是,他现在不肯接受我的意见,就是不尊重我。
咨询师:那您在任何事情上都接受您丈夫的意见吗?
求助者:那倒没有,有些事情我也不听他的。
咨询师:那您的丈夫有没有觉得您不尊重他呢?
求助者:没有。他说他尊重我的选择,也支持我追求事业。
咨询师:那当您的丈夫为了追求事业而没有接受您的意见时,是什么原因让您觉得一向尊重您的丈夫不尊重您呢?
求助者:……(沉默)因为我不希望他辞掉工作,这不是我规划中的生活。我设想的生活应该是他在机关,我在学校,两个人都有稳定的工作,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生活。
咨询师:您是希望事情都按照您的设想发展,对吗?
求助者:是啊,难道我这样想错了吗?
咨询师:您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您的想法中有一些不合理的成分,这些不合理的成分导致了您现在的问题。

按照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该求助者的B是( )。单选

A. 丈夫准备辞职创业
B. 与丈夫吵架
C. 认为丈夫不尊重自己
D. 丈夫不听劝告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合理情绪疗法
情绪ABC理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该求助者的B是认为丈夫不尊重自己。

第6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41岁,国企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亲子问题前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求助者:我儿子今年十四岁,读初中二年级。他上小学的时候,我一直在外地工作,一个月才回一次家,只有他妈妈和他生活在一起。儿子小时候就很顽皮,他妈妈根本管不了他。每次我回家,他妈妈就会和我说孩子又如何地不听话,我听了以后就会特别生气,然后就把孩子揍一顿。孩子读初一的时候,我申请调动工作回到本地。回来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孩子很怕我,平时基本不和我交流,更不会和我说心里话。孩子处在青春期,作为家长,我居然一点都不清楚孩子心里的想法,我很着急。于是我就经常找机会和孩子沟通,试着和他做朋友。可是,我儿子根本就不愿意理我,一回到家就躲在自己的房间里。我现在特别烦躁,孩子有时候做错事,我忍不住就狠狠地训他,甚至会像他小时候那样揍他。因为这个,孩子更加躲着我了。您说,我该怎么办啊?
心理咨询师:您的孩子正值青春期,很少和您交流,尽管您非常努力地尝试着与孩子多沟通,但似乎没有什么效果,这让您很着急,对吗?
求助者:是啊!我现在不仅着急,还特别生气。我这个当爸爸的都主动向他示好了,这孩子不但不领情还总躲着我,您说气人不气人!
心理咨询师:我非常理解您作父亲的这种心情。您刚才说您认为只要主动和孩子沟通,孩子就应该积极配合您,对吗?
求助者:那当然,我是他爸爸,他就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那您的意思是,孩子一定要事事听从家长的安排。
求助者:是呀,家长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啊。
心理咨询师:那您小的时候,事事都听从您父母的安排?
求助者:……(沉默),那倒也不是。
心理咨询师:那是什么原因,使您没有事事听从您的父母呢?
求助者:小孩子嘛,总会有些自己的想法,而且有时候明知道父母是对自己好,但就是接受不了父母的一些教育方法。
心理咨询师:您说得很对。那您有没有想过您的孩子也许就是接受不了您的教育方法呢?
求助者:……(沉默),也许我的方法真的有问题?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心理咨询师:您以前的教育方法主要是批评甚至是体罚,这样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我建议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的积极行为多给予奖励和表扬,对孩子不太过分的消极行为进行漠视和淡化。

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建议求助者对孩子尝试的新方法属于( )。单选

A. 增强法
B. 代币管制法
C. 消退法
D. 阳性强化法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阳性强化法
阳性强化法是通过及时奖励目标行为,忽视或淡化异常行为,促进目标行为的产生,是建立、训练某种良好行为的治疗技术或矫正方法。咨询师在最后一段正是建议此方法。

第7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8岁,中学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与丈夫发生矛盾,烦躁、失眠三个多月。
下面是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咨询师:您好!请问我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呢?
求助者:我最近心情不好,烦躁。
咨询师:您能谈谈是什么事情让您心情不好吗?
求助者:还不因为我丈夫异想天开,非要辞职创业!他是个公务员,单位待遇不错,工作也不累,一切都挺好的。一年前他突然和我说想辞职创业。我以为他开玩笑,也没在意。半年前,他又和我提起这事,还说正和几个大学同学商议投资什么项目,一旦确定下来就正式辞职。我一听就急了,创业不仅辛苦而且风险大,万一有个闪失,我们这个家怎么办!可我劝了他好久,他就是不听,一意孤行,还说我不支持他干事业!他根本就不尊重我这个当妻子的,也不为我们这个家考虑!万一有什么闪失,我和孩子怎么办?最近几个月,一想到这事,我就特别生气,也很伤心,心里烦恼,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头疼得厉害,连工作都受到了影响。
咨询师: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您的丈夫不顾您的劝说,执意要辞职创业,这让您觉得他不够尊重您,不把这个家放在心上,这让您感到生气、伤心,甚至还为此影响了工作,对吗?
求助者:是啊,他要是真的尊重我,真的把这个家放在心上,就应该接受我的意见。
咨询师:除了这件事,还有其他事让您觉得您的丈夫不够尊重您吗?
求助者:没有,他以前一直很尊重我。但是,他现在不肯接受我的意见,就是不尊重我。
咨询师:那您在任何事情上都接受您丈夫的意见吗?
求助者:那倒没有,有些事情我也不听他的。
咨询师:那您的丈夫有没有觉得您不尊重他呢?
求助者:没有。他说他尊重我的选择,也支持我追求事业。
咨询师:那当您的丈夫为了追求事业而没有接受您的意见时,是什么原因让您觉得一向尊重您的丈夫不尊重您呢?
求助者:……(沉默)因为我不希望他辞掉工作,这不是我规划中的生活。我设想的生活应该是他在机关,我在学校,两个人都有稳定的工作,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生活。
咨询师:您是希望事情都按照您的设想发展,对吗?
求助者:是啊,难道我这样想错了吗?
咨询师:您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您的想法中有一些不合理的成分,这些不合理的成分导致了您现在的问题。

在本案例中,咨询师接下来最可能做的事情是( )。单选

A. 向求助者解说ABC理论
B. 与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
C. 给求助布置家庭作业
D. 对求助者进行技能训练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合理情绪疗法
这个套路是合理情绪疗法,该告知原理了。情绪ABC理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该求助者的A是领导委以重任

第8题:

服务对象:“我们总吵架,他从来不管家里的事,也不花心思在孩子身上,还常常找借口不回家。要不是为了孩子,我们早就离婚了。可是近来连孩子也嫌我烦,对我不理不睬的,我的心都伤透了。为什么谁都不理解我呢?”社会工作者:“丈夫和孩子对您为家庭的付出不理解,这让您很伤心,很烦恼。”上述对话中,社会工作者运用的技巧是( )。
?

A.对质

B.澄清

C.同理

D.重构

答案:C
解析:

第9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8岁,中学教师。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与丈夫发生矛盾,烦躁、失眠三个多月。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好!请问我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呢?求助者:我最近心情不好,烦躁。
心理咨询师:您能谈谈是什么事情让您心情不好吗?求助者:还不是因为我丈夫异想天开,非要辞职创业!他是个公务员,单位待遇不错,工作也不累,一切都挺好的。一年前他突然和我说想辞职创业。我以为他开玩笑,也没在意。半年前,他又和我提起这事,还说正和几个大学同学商议投资什么项目,一旦确定下来就正式辞职。我一听就急了,创业不仅辛苦而且风险大,万一有个闪失,我们这个家怎么办!可我劝了他好久,他就是不听,一意孤行,还说我不支持他干事业!他根本就不尊重我这个当妻子的,也不为我们这个家考虑!万一有什么闪失,我和孩子怎么办?最近几个月,一想到这事,我就特别生气,也很伤心,心里烦,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头疼得厉害,连工作都受到了影响。
心理咨询师: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您的丈夫不顾您的劝说,执意要辞职创业,这让您觉得他不够尊重您,不把这个家放在心上,这让您感到生气、伤心,甚至还为此影响了工作,对吗?求助者:是啊,他要是真的尊重我,真的把这个家放在心上,就应该接受我的意见。
心理咨询师:除了这件事,还有其他事让您觉得您的丈夫不够尊重您吗?求助者:没有,他以前一直很尊重我。但是,他现在不肯接受我的意见,就是不尊重我。
心理咨询师:那您在任何事情上都接受您丈夫的意见吗?求助者:那倒没有,有些事情我也不听他的。
心理咨询师:那您的丈夫有没有觉得您不尊重他呢?求助者:没有。他说他尊重我的选择,也支持我追求事业。
心理咨询师:那当您的丈夫为了追求事业而没有接受您的意见时,是什么原因让您觉得一向尊重您的丈夫不尊重您呢?求助者:……(沉默)因为我不希望他辞掉工作,这不是我规划中的生活。我设想的生活应该是他在机关,我在学校,两个人都有稳定的工作,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生活。
心理咨询师:您是希望事情按照您的设想发展,对吗?求助者:是啊,难道我这样想错了吗?
心理咨询师:您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你的想法中有一些不合理的成分,这些不合理的成分导致了您现在的问题。

该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的特征包括()
A:乱贴标签
B:绝对化要求
C:个人化
D:过分概括化

答案:B,D
解析:
事件:与丈夫发生矛盾。生理原因:28岁,无生理原因。心理原因:认为创业就一定会有闪失,(绝对化要求)老公不听劝就是不尊重自己。(以偏概全)社会原因:老公要辞掉好工作去创业。时间:三个月。情绪症状:心情不好、烦躁、生气(愤怒)、伤心。躯体症状:头痛、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咨询过程中使用的参与性技术和影响性技术。“您能谈谈是什么事情让您心情不好吗?”:开放式提问+具体化技术。“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对吗?”:共情+内容反应+情感反应+参与性概述。“除了这件事……吗?”:封闭式提问“那您丈夫…,尊重他呢?”:间接询问“……(沉默)"。沉默的原因是在思考“您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内容表达,解释、说明。
求助者的人格不存在障碍。
咨询师已经和求助者说明了问题所在是想法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成分,故下一步将会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商定咨询目标。
改善求助者情绪困扰属于具体目标,不完美目标,终极目标是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
合理的信念大都基于一些已知的客观事实,能保护自己,保持心情愉快,能使人更快的达成自己的目标,不介入他人的麻烦,阻止和很快消除不良情绪。

第10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8岁,中学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与丈夫发生矛盾,烦躁、失眠三个多月。
下面是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咨询师:您好!请问我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呢?
求助者:我最近心情不好,烦躁。
咨询师:您能谈谈是什么事情让您心情不好吗?
求助者:还不因为我丈夫异想天开,非要辞职创业!他是个公务员,单位待遇不错,工作也不累,一切都挺好的。一年前他突然和我说想辞职创业。我以为他开玩笑,也没在意。半年前,他又和我提起这事,还说正和几个大学同学商议投资什么项目,一旦确定下来就正式辞职。我一听就急了,创业不仅辛苦而且风险大,万一有个闪失,我们这个家怎么办!可我劝了他好久,他就是不听,一意孤行,还说我不支持他干事业!他根本就不尊重我这个当妻子的,也不为我们这个家考虑!万一有什么闪失,我和孩子怎么办?最近几个月,一想到这事,我就特别生气,也很伤心,心里烦恼,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头疼得厉害,连工作都受到了影响。
咨询师: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您的丈夫不顾您的劝说,执意要辞职创业,这让您觉得他不够尊重您,不把这个家放在心上,这让您感到生气、伤心,甚至还为此影响了工作,对吗?
求助者:是啊,他要是真的尊重我,真的把这个家放在心上,就应该接受我的意见。
咨询师:除了这件事,还有其他事让您觉得您的丈夫不够尊重您吗?
求助者:没有,他以前一直很尊重我。但是,他现在不肯接受我的意见,就是不尊重我。
咨询师:那您在任何事情上都接受您丈夫的意见吗?
求助者:那倒没有,有些事情我也不听他的。
咨询师:那您的丈夫有没有觉得您不尊重他呢?
求助者:没有。他说他尊重我的选择,也支持我追求事业。
咨询师:那当您的丈夫为了追求事业而没有接受您的意见时,是什么原因让您觉得一向尊重您的丈夫不尊重您呢?
求助者:……(沉默)因为我不希望他辞掉工作,这不是我规划中的生活。我设想的生活应该是他在机关,我在学校,两个人都有稳定的工作,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生活。
咨询师:您是希望事情都按照您的设想发展,对吗?
求助者:是啊,难道我这样想错了吗?
咨询师:您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您的想法中有一些不合理的成分,这些不合理的成分导致了您现在的问题。

该求助者的情绪症状包括( )。多选

A. 烦躁
B. 伤心
C. 愤怒
D. 抑郁

答案:A,B,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找症状
求助者由于与丈夫发生矛盾,烦躁。一想到这事,我就特别生气,也很伤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