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1岁,于11月12日起发热、咳嗽、呕吐并出现腹泻,大便为蛋花汤样,每日十余次,量多,无腥臭味。尿少

题目

患儿,1岁,于11月12日起发热、咳嗽、呕吐并出现腹泻,大便为蛋花汤样,每日十余次,量多,无腥臭味。尿少,前囟、眼窝稍凹陷。

导致该患儿腹泻最可能的病原体是

A.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B.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C.鼠伤寒沙门菌

D.轮状病毒

E.耶尔森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男,8个月,11月份发病,发热、呕吐、腹泻,大便每日7~10次,为蛋花汤样,无腥臭味,便显微镜检未见红白细胞。


正确答案:B
B。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大便镜检偶有少量白细胞。病毒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复制,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受累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遗留不规则裸露病变,小肠黏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能力受损,肠液在肠腔内大量积聚而引起腹泻。

第2题:

患儿男,11个月。2015年10月因发热、呕吐、腹泻入院。大便为黄色蛋花汤样,每日十余次,量多,无腥臭味。前囟、眼窝稍凹陷,尿量减少,大便镜检(-)。对该患儿的治疗不恰当的是

A、及时足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B、补液

C、补钾

D、应用双歧杆菌

E、使用蒙脱石散


参考答案:A

第3题:

患儿男,11个月。2015年10月因发热、呕吐、腹泻入院。大便为黄色蛋花汤样,每日十余次,量多,无腥臭味。前囟、眼窝稍凹陷,尿量减少,大便镜检(一)。对该患儿的治疗不恰当的是()2016年护士执业考试《专业实务》真题及答案(网友回忆版)

A.及时足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B.补液

C.补钾

D.应用双歧杆菌

E.使用蒙脱石散


答案:A

对该患儿的治疗不恰当的是及时足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第4题:

患儿男,13个月。于10月份发生腹泻,每日10余次,呈蛋花汤样便,无腥臭味,伴发热,轻咳,呕吐,大便镜检见白细胞0~2/HP。导致其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可能为

A.腺病毒
B.埃可病毒
C.轮状病毒
D.柯萨奇病毒
E.诺沃克病毒

答案:C
解析:

第5题:

患儿11个月,于9月份住院,发热3天,呕吐、腹泻2天入院。大便每日10余次,为蛋花汤样,近一日来无尿,查体:弹性差,前囟明显凹陷,四肢微冷。血钠120mmol/L。

补充累积损失量的液体性质为

A、等张液
B、1/2张
C、1/3张
D、2/3张
E、1/5张

答案:D
解析:
低渗性脱水因补充2/3张,等渗性脱水1/2张,高渗性脱水1/3~1/2张。

第6题:

患儿女,1岁。发热、咳嗽、呕吐并出现腹泻,每日7~10次,大量黄色蛋花汤样粪便,无腥臭味。尿少,前囟、眼窝稍凹陷。根据上述情况,该患儿感染的病原体最可能是

A、轮状病毒

B、空肠弯曲菌

C、侵袭性大肠杆菌

D、耶尔森菌

E、白色念珠菌


参考答案:A

第7题:

患儿男,11个月。2015年10月因发热、呕吐、腹泻入院。大便为黄色蛋花汤样,每日十余次,量多,无腥臭味。前囟、眼窝稍凹陷,尿量减少,大便镜检(一)。对该患儿的治疗不恰当的是

A.及时足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B.补液
C.补钾
D.应用双歧杆菌
E.使用蒙脱石散

答案:A
解析:

第8题:

患儿女,2岁。今日发热、咳嗽、呕吐并出现腹泻,大便为黄色蛋花汤样,每日10余次,量多,无腥臭味。尿少,前囟、眼窝稍凹陷。护士根据该患儿的临床表现,考虑病原体可能是

A、大肠杆菌

B、白色念珠菌

C、空肠弯曲菌

D、轮状病毒

E、肺炎链球菌


参考答案:D

第9题:

患儿女,1岁。发热、咳嗽、呕吐并出现腹泻,每日7~10次,大量黄色蛋花汤样粪便,无腥臭味。尿少,前囟、眼窝稍凹陷。根据上述情况,该患儿感染的病原体最可能是

A.轮状病毒
B.空肠弯曲菌
C.侵袭性大肠杆菌
D.耶尔森菌
E.白色念珠菌

答案:A
解析:
患儿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黄色蛋花汤样粪便,脱水症状,符合轮状病毒肠炎的诊断要点,故而选A。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和侵袭性大肠杆菌的鉴别点为高热,意识改变,粪便中可以找到相应的细菌,故不选B、C、D;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的肠炎可伴鹅口疮,粪便见豆腐渣样细块,不选E。解题关键:轮状病毒肠炎的诊断要点:秋、冬季多见,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潜伏期1~3天,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初即出现呕吐,大便次数多、量多,呈黄色或淡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常并发脱水,酸中毒。

第10题:

14个月男婴,因腹泻3天就诊,大便每日10余次,量中,蛋花汤样。大便常规:少量白细胞。

假如此患儿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下列哪项不是此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A.发热
B.大便蛋花汤样
C.鼻塞和流涕
D.大便脓血样
E.脱水和酸中毒

答案:D
解析:
根据本题临床表现可初步诊断为轮状病腹泻。轮状病毒肠炎是秋冬季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原因,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便带少量粘液,无腥臭味。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脱水程度分三度:轻度脱水:3%~5%体重或相当于30~50ml/kg;中度脱水:表示有5%~10%体重的体重减少或相当于体液丢失50~100ml/kg;重度脱水:10%以上的体重减少或相当于体液丢失100~120ml/kg。低渗性脱水时血清钠低于130mmol/l;等渗性脱水时血清钠在130~150mmol/l;高渗性脱水时血清钠大于150mmol/l。腹泻的治疗主要为预防和纠正脱水。第一天补液量为:一般轻度脱水约为90~120ml/kg、中度脱水约为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为150~180ml/kg。根据该患儿的临床表现为重度脱水,所以补液量为为150~180ml/kg。对于重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应先快速扩容,20ml/kg等渗含钠液,30~60分钟内快速输入。纠正低血钾有尿或来院前6小时内有尿即应及时补钾,浓度不应超过0.3%;每日静脉补钾时间不应少于8小时;切忌将钾盐静脉推入,否则导致高钾血症,危及生命,一般静脉补钾要持续4~6天。该患儿因腹泻,从大便中丢失钙、镁,可使体内钙、镁减少。但是脱水、酸中毒时由于血液浓缩、离子钙增多等原因,不出现低血钙的症状,待脱水、酸中毒纠正后则出现低血钙症状(手足搐搦和惊厥)。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