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述控制措施中属于建筑垃圾控制的有()。

题目
下述控制措施中属于建筑垃圾控制的有()。

A.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时,不应污损道路
B.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应及时覆盖
C.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
D.垃圾回收再利用
E.地面造成污染应及时进行清理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现场绿色施工措施。四节一环保的内容包括: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符合《绿色施工导则》中规定的建筑垃圾控制措施有( )。
A.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
B.对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40%
C.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
D.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30%
E.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


答案:A,C,E
解析:
A、C、E

第2题:

某建筑经过火灾风险评估之后,得出结果属于高危险级,需要采取一定风险控制措施,将建筑的火灾风险控制于所接受的风险水平以下。常用的风险控制措施不包括()。

A、风险消除
B、风险规避
C、风险转移
D、风险减少

答案:B
解析:
经过评估之后,建筑的总体评估结果可能会是属于极高或高风险,也可能属于中风险及以下。通常情况下极高风险和高风险超出了可接受的风险水平,需要采取一定风险控制措施,将建筑的火灾风险控制于所接受的风险水平以下。常用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风险规避、风险减少、风险转移。@##

第3题:

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属于风险管控措施中的哪一类()

A.救援控制措施

B.管理控制措施

C.应急控制措施

D.演练控制措施


参考答案:C

第4题:

在下列做法中,属于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控制措施的有()。

A.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
B.对施工场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木进行移植
C.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
D.有毒有害废弃物作为建筑垃圾外运
E.高层建筑清理垃圾采用容器吊运

答案:A,C,E
解析:
2019版教材P258~259页
环境保护技术要点:扬尘控制、噪声与振动控制、光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土壤保护、建筑垃圾控制、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第5题:

在下列做法中,属于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控制措施的有()。

A、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
B、对施工场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木进行移植
C、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
D、有毒有害废弃物作为建筑垃圾外运
E、高层建筑清理垃圾采用容器吊运

答案:A,C,E
解析:
2018新教材P255:环境保护技术要点:扬尘控制、噪声与振动控制、光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土壤保护、、建筑垃圾控制、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第6题:

下列关于风险管理相关的活动中,属于风险控制过程中事中控制措施的有( )。
①风险定价
②流程控制
③工具控制
④实时监测和报告?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风险控制是指经济主体采用各种合格有效的工具、手段和流程进行控制和缓释风险的过程,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中控制是在风险资产的实际运作过程中采用流程、工具进行动态、实时监测和报告。故答案选D。

第7题:

(2016年真题) 对建筑进行火灾风险评估之后,需要采取一定的风险控制措施,下列措施中,不属于风险控制措施的是(??)

A.风险消除
B.风险减少
C.风险分析
D.风险转移

答案:C
解析:
对建筑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后,需要采取一定风险控制措施,将建筑的火灾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以下。常用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风险消除、风险减少、风险转移。

第8题:

对建筑进行火灾风险评估之后,需要采取一定的风险控制措施,下列措施中,不属于风险控制措施的是()

A.风险消除

B.风险减少

C.风险分析

D.风险转移


答案:C

第9题:

在下列控制措施中,属于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扬尘控制的是()。

A、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
B、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
C、施工后应恢复被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
D、使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机具

答案:B
解析:
2018新教材53

扬尘控制: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无聊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应设置洗车槽。

第10题:

在下列控制措施中,属于绿色施工光污染控制措施的有( )。

A.夜间电焊作业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弧焊光外泄
B.采取隔声与隔振措施
C.大型灯应控制照射角度,防止强光外泄
D.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
E.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

答案:A,C
解析:
2020版教材P273
光污染控制:夜间电焊作业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弧焊光外泄;大型灯应控制照射角度,防止强光外泄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