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机构所在地在甲地)2005年8月生产经营情况如下:开采原煤80万吨,其中包括在邻省乙地矿井开

题目

某煤矿(机构所在地在甲地)2005年8月生产经营情况如下:开采原煤80万吨,其中包括在邻省乙地矿井开采的原煤30万吨;将甲地开采的一部分原煤移送生产煤炭制品,共生产煤炭制品40万吨;销售原煤60万吨(其中销售邻省矿山开采的原煤20万吨),销售煤炭制品35万吨。对上述业务税务处理正确的有( )。(甲地矿井的资源税税额为3元/吨,乙地矿井的资源税税额为4元/吨,煤炭综合回收率为70%)

A.该煤矿资源税的纳税地点分别为甲地和乙地

B.该煤矿资源税的课税数量是100万吨

C.该煤矿资源税的课税数量是95万吨

D.该煤矿资源税的适用税额全部适用甲地的税额

E.该煤矿应纳资源税350万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企业总机构在甲地,分支机构在乙地,那么总分机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手续应在( )主管税务机关办理。

A.甲地
B.乙地
C.各自机构所在地
D.总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所在地

答案:C
解析:
企业总、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应分别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手续。

第2题:

某企业总机构在甲地,分支机构在乙地,那么总分机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手续应在( )主管税务机关办理。

A、甲地
B、乙地
C、各自机构所在地
D、总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所在地

答案:C
解析:
企业总、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应分别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手续。

第3题:

某煤矿(机构所在地在甲地)2011年8月生产经营情况如下:开采原煤180万吨,其中包括在邻省乙地矿井开采的原煤30万吨;将甲地开采的一部分原煤移送生产煤炭制品,共生产煤炭制品40万吨;销售原煤60万吨(其中销售邻省矿山开采的原煤20万吨),销售煤炭制品35万吨。对上述业务税务处理正确的有( )。(甲地矿井的资源税税额为3元/吨,乙地矿井的资源税税额为4元/吨,煤炭综合回收率为70%)

A.该煤矿资源税的纳税地点分别为甲地和乙地

B.该煤矿资源税的课税数量是100万吨

C.该煤矿资源税的课税数量是95万吨

D.该煤矿资源税的适用税额全部适用甲地的税额

E.该煤矿应纳资源税350万元


正确答案:AE
资源税的纳税地点为矿产开采地;资源税的课税数量为的销售原煤的数量和移送制造的煤炭制品还原后的原煤数量合计数=35÷0.7+60=110(万吨);税额按开采地税额执行,应纳资源税=20×4+40×3+35÷0.7×3=350(万元)

第4题:

甲省某独立核算的煤炭企业,在乙省有一煤矿。2007年5月该企业开采原煤210万吨(其中包括乙省煤矿开采原煤40万吨);销售甲省煤矿开采的原煤35万吨,销售乙省煤矿开采的原煤20万吨;将甲省开采的部分原煤加工选煤70万吨,对外销售50万吨,本单位后勤服务公司领用选煤4000吨。资源税税额:甲省煤矿原煤3元肫,乙省煤矿原煤5元吨;加工产品的综合回收率为70%,该企业本月应纳资源税税额( )

A.227.2万元

B.421万元

C.506.71万元

D.871.71万元


正确答案:B
对于连续加工前无法正确计算原煤移送使用量的,可按加工产品的综合回收率,将加工产品实际销量和自用量折算成原煤数量作为课税数量。
该企业本月应纳资源税税额=35×3+20X 5+(50+4000÷10000)÷70%×3=105+100+216=421(万元)。

第5题:

某煤矿机构所在地为甲省,其矿山分布在甲、乙两省。4月份位于甲省的矿井开采原煤35万吨,本月销售15万吨,该煤矿的资源税单位税额为10元/吨;位于乙省的煤矿开采煤5万吨,本月销售3万吨,该煤矿的资源税单位税额为8元/吨。该煤矿当月应向乙省矿井所在地税务机关缴纳的资源税额为( )万元。

A.50

B.40

C.30

D.24


正确答案:D
 资源税一律就地缴纳,位于乙省的煤矿开采5万吨,本月销售3万吨,应按照开采地的实际销售量及适用的单位税额计算,向乙省缴纳资源税。应纳资源税=3×8=24(元)。

第6题:

某独立核算的煤炭企业,在甲、乙两省均有煤矿。2009年5月该企业开采原煤210万吨(其中包括乙省煤矿开采原煤40万吨);销售甲省煤矿开采的原煤35万吨,取得不含税收入28000万元;销售乙省煤矿开采的原煤20万吨,取得不含税收入16000万元;将甲省开采的部分原煤加工选煤50万吨,对外全部销售,每吨不含税售价为1000元。企业适用资源税税额:甲省煤矿原煤3元/吨,乙省煤矿原煤5元/吨;加工产品的综合回收率为70%,该企业本月应纳资源税税额( )。

A.205万元

B.419.29万元

C.379.29万元

D.355万元


正确答案:B
解析:对于连续加工前无法正确计算原煤移送使用量的,可按加工产品的综合回收率,将加工产品实际销量和自用量折算成原煤数量作为课税数量。
  该企业本月应纳资源税税额
  =35×3+20×5+50÷70%×3=105+100+214.29=419.29(万元)。

第7题:

内蒙古某煤炭企业,在青海有一煤矿。2008年 8月该企业开采原煤1350万吨(其中包括内蒙古煤矿开采原煤530万吨);销售内蒙古煤矿开采的原煤335万吨,销售青海煤矿开采的原煤 350万吨;将内蒙古开采的部分原煤(无法正确计算原煤领用量)加工选煤270万吨,对外销售 150万吨,本单位后勤服务公司领用选煤10000吨。资源税税额:内蒙古煤矿原煤3元/吨,青海煤矿原煤5元/吨;加工产品的综合回收率为 70%。该企业本月应纳资源税税额( )万元。

A.1806.2

B.1921

C.3402.14

D.2971.26


正确答案:C
解析:纳税人跨省开采资源税应税产品,按照开采地的实际销售量(或者自用量)及适用的单位税额计算划拨。 税法规定,对于连续加工前无法正确计算及煤使用数量的,可按加工产品的综合回收率,将加工产品实际销量和自用量折算成原煤数量作为课税数量。该企业本月应纳资源税额=335×3+350×5+ (150+1)÷70%×3=3402.14(万元)

第8题:

甲省某独立核算的煤炭企业,在乙省有一煤矿。2004年5月该企业开采原煤210万吨(其中包括乙省煤矿开采原煤40万吨);销售甲省煤矿开采的原煤35万吨,销售乙省煤矿开采的原煤20万吨;将甲省开采的部分原煤加工选煤70万吨,对外销售50万吨,本单位后勤服务公司领用选煤4000吨。资源税税额:甲省煤矿原煤3元/吨,乙省煤矿原煤5元/吨;加工产品的综合回收率为70%,该企业本月应纳资源税税额( )万元。

A、227.2

B、42l

C、506.71

D、871.7l


正确答案:B
该企业本月应纳资源税税额=35×3+20×5+(50+0.4)÷70%×3=421(万元)。

 

第9题:

甲省某独立核算的煤炭企业,在乙省有一煤矿。2004年5月该企业开采原煤210万吨(其中包括乙省煤矿开采原煤40万吨);销售甲省煤矿开采的原煤35吨,销售乙省煤矿开采的原煤20万吨;将甲省开采的部分原煤加工选煤70万吨,对外销售50万吨,本单位后勤服务公司领用选煤4000吨。资源税税额:甲省煤矿原煤3元/吨,乙省煤矿原煤5元/吨;加工产品的综合回收率为70%。该企业本月应纳资源税税额( )万元。

A.227.2

B.421

C.506.71

D.871.71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