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某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 95;因此,(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题目
(甲)某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 95;因此,(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成本与利润的相关系数为-0.15,产量与利润的相关系数为0.9,因此()。

A.成本与利润的相关程度高

B.产量与利润的相关程度高

C.成本与产量的相关程度高

D.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关程度


参考答案:B   

第2题:

下列变量间,相关的密切程度最高的是( )。

A.某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与私人汽车拥有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2

B.某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3

C.某城市景点游客数量与票价的相关系数为-0.58

D.某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与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


正确答案:B
解析:相关程度高低只与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大小有关,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1,则相关程度越高。

第3题:

理财产品甲的收益率上升时,理财产品乙的收益率下降。则理财产品甲和乙的收益率相关系数可能是( )。

A.0.5

B.0.65

C.-0.8

D.以上皆不可能


正确答案:C

第4题:

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则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A

B



第5题:

下列变量间,相关程度最高的是( )。

A.某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与私人汽车拥有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3
B.某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2
C.某城市景点游客数量与票价的相关系数为-0.48
D.某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与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3

答案:D
解析:
变量的相关程度可以用相关系数判定。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1]之间,对应的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如下表所示。



因此,此题只需选择绝对值最大的选项即可,即D项。

第6题:

下列变量间,相关的密切程度最高的是( )。

A.某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与私人汽车拥有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2

B.某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3

C.某声调景点游客数量与票价的相关系数为-0.58

D.某声调居民收入水平与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


正确答案:B

第7题:

下列现象的相关密切程度最高的是( ) 。

A.某商店的职工人数与商品销售额之间的相关系数0.87
B.流通费用水平与利润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为-0.94
C.商品销售额与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1
D.商品销售额与流通费用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8

答案:B
解析:
在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强弱时,以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作为判定标准,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程度越高。

第8题:

设产品产量与产品单位成本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78,这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 )。

A、高度相关

B、中度相关

C、低度相关

D、不相关


参考答案:B

第9题:

某企业本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 甲、乙产品产量及相关成本如下表:

(2)经作业分析,相关的作业成本资料如下表:

要求:1.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按机器小时分配)及单位成本。
要求:2.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及单位成本。
要求:3.分析说明两种方法下单位成本产生差异的原因,如果采用成本加成20%确定销售价格,其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甲产品单位制造费用=[20000/(4×1000+4×4000)]×(4×1000)/1000=4(元)
  乙产品单位制造费用=[20000/(4×1000+4×4000)]×(4×4000)/4000=4(元)
  甲产品单位成本=5+10+4=19(元)
  乙产品单位成本=12+4+4=20(元)
2. 甲产品承担设备维护成本=[6000/(8+2)]×8=4800(元)
  乙产品承担设备维护成本=[6000/(8+2)]×2=1200(元)
  甲产品承担订单处理成本=[4000/(70+30)]×70=2800(元)
  乙产品承担订单处理成本=[4000/(70+30)]×30=1200(元)
  甲产品承担机器调整成本=[3600/(30+10)]×30=2700(元)
  乙产品承担机器调整成本=[3600/(30+10)]×10=900(元)
  甲产品承担机器运行成本=[4000/(4000+16000)]×4000=800(元)
  乙产品承担机器运行成本=[4000/(4000+16000)]×16000=3200(元)
  甲产品承担质量检验成本=[2400/(60+40)]×60=1440(元)
  乙产品承担质量检验成本=[2400/(60+40)]×40=960(元)
  甲产品承担的作业成本=4800+2800+2700+800+1440=12540(元)
  乙产品承担的作业成本=1200+1200+900+3200+960=7460(元)
  甲产品单位成本=5+10+(12540÷1000)=27.54(元)
  乙产品单位成本=12+4+(7460÷4000)=17.865(元)
3.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制造费用按机器小时分配,夸大了产量高的乙产品成本(20元);在作业成本法下,考虑了生产工艺更为复杂的甲产品特点,故应承担更多的制造费用,恰当地反映了其产品成本(27.54元)。
  如果按照成本加成20%作为销售价格,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甲产品定价偏低,会供不应求,乙产品定价偏高,销售不畅;在作业成本法下,可以保障科学的定价决策。

第10题:

产品产量与单件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0,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4,产量与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89,因此()

  • A、产量与利润率的相关程度最高
  • B、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程度最高
  • C、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程度最高
  • D、反映不出哪对变量的相关程度最高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