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不保留灌肠与小量不保留灌肠的区别是 ( )
A、灌肠溶液的压力
B、灌肠溶液量
C、保留时间
D、灌入溶液的温度
E、插入肛管的深度
第1题:
保留灌肠,注入药量和溶液温度分别是
A:<400m1,37~38℃
B:<600ml,35~36℃
C:<200m1,39~41℃
D:<300m1,38~39℃
E:<500m1,36~37℃
第2题:
试述大量不保留灌肠常使用的溶液、液量和温度。
第3题:
保留灌肠时药液量不超过()ml,温度为()℃。肛管插入直肠()cm,液面高度距离肛门不超过(),灌肠液保留()小时后再排便。
第4题:
患者男,79岁,因伤寒入院,需做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方法如图所示
A.患者体位
B.肛管插入直肠的深度
C.灌肠溶液的名称
D.桶内页面距离肛门的距离
E.灌肠溶液的用量
伤寒患者灌肠时灌肠桶内液面不得高于肛门30cm,液面量不得超过500ml。
第5题:
大量不保留灌肠,溶液流入受阻,处理可
A.抬高灌肠筒
B.移动肛管
C.嘱患者深呼吸
D.降低灌肠筒
E.暂停灌入
第6题:
小量不保留灌肠溶液温度一般为
第7题:
患者林某,男性,82岁,习惯性便秘,遵医嘱行小量不保留灌肠。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可选用“1、2、3”溶液
B.灌肠液温度调至38℃
C.灌肠筒液面距离肛门40~60cm
D.肛管插入直肠7~10cm
E.灌肠后嘱患者保留溶液10~20分钟再排便
第8题:
为解除盆腔术后肠胀气应采用:
A、保留灌肠
B、小量不保留灌肠
C、大量不保留灌肠
D、肛管排气
第9题:
不会影响大量不保留灌肠效果的因素是( )
A.溶液的温度
B.溶液的浓度
C.灌肠液的流速
D.灌肠液的压力
E.灌肠开始的时间
第10题:
小量不保留灌肠时,肛管插入直肠深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