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男和乙女登记结婚后,以夫妻名义向丙借款20万元作购房用,但这笔钱被甲用来投资公司,因生产违法产品被撤销,投入的钱分文未回。后乙女诉之法院以感情破裂为由诉请离婚,甲男同意离婚但请求乙女共同承担丙的债务,乙女不同意,请问法院应该如何判决?()

题目
甲男和乙女登记结婚后,以夫妻名义向丙借款20万元作购房用,但这笔钱被甲用来投资公司,因生产违法产品被撤销,投入的钱分文未回。后乙女诉之法院以感情破裂为由诉请离婚,甲男同意离婚但请求乙女共同承担丙的债务,乙女不同意,请问法院应该如何判决?()

A:由甲偿还
B:由乙偿还
C: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
D:先由甲偿还,甲的财产不够偿还时再由乙偿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男、乙女于2002年5月登记结婚,结婚时对财产关系未作约定。2003年,二人贷款50万元购买房屋一套,房屋产权证登记为甲男。2004年6月,乙女因婚外情导致其家庭关系骤然紧张。甲男在考虑之后,提出离婚,乙女同意离婚,但两人在财产分割上产生了分歧,甲男遂起诉到法院,要求解决。在离婚诉讼期间,乙女就其一项专利与一家公司签订专利转让合同,可获10万元。对于二人贷款所购房屋,错误的说法()。

A.房屋是甲男财产,贷款是其个人债务

B.房屋是甲男财产,但贷款是夫妻共同债务

C.房屋是共同财产,贷款是夫妻共同债务

D.房屋是甲男财产,贷款是乙女债务


参考答案:A, B, D

第2题:

共用题干
甲(男)和乙(女)结婚后,因乙身体不好,甲为给乙治病曾以个人名义向朋友借钱2万元,一直未还。后甲使用家庭积蓄以个人名义开了一个小卖部,至今小卖部已经盈利达6万元。2015年8月,因侄子上大学缺少费用,甲在未和乙商议的情况下送给侄子5千元。甲和乙的女儿丙已经20周岁,在某大学读书。甲在经营过程中和一异性客户产生婚外情,并经常在外同居,被乙发现。现乙起诉到法院,要求和甲离婚。根据案例回答32~36题。

若判决甲、乙离婚,对于丙提出的抚养要求的处理,正确的意见是()。
A:甲承担抚养责任
B:乙承担抚养责任
C:甲、乙共同承担抚养责任
D:甲、乙不承担抚养责任

答案:D
解析:
甲为给乙治病借的2万元钱是为了共同生活需要,应为夫妻共同债务。


虽然小卖部是甲以个人名义开办的,但是是用家庭积蓄开办,其收益用于家庭生活,因此为夫妻共同财产。


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为个人债务。甲送给侄子的5千元是在未和乙商议的情况下做出的,属于甲的个人债务。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父母只对未成年子女和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负有法定的抚养义务。所谓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虽已成年但是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的,或者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等非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丙已年满20周岁,且在接受大学教育,甲乙没有法定的抚养义务。


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应准予离婚。第四十六条规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第三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

第3题:

被告人男甲婚后与未婚女某乙恋爱并欲结为夫妻,两人商量在男甲逼迫妻子离婚之后立即结婚。两人的关系被男甲的妻子丙发现,丙对男甲多方劝阻,甚至通过男甲的单位领导对男甲进行教育。但男甲执意要和女乙结婚,在要求离婚受到领导和家人批评而离婚不成的情况下,男甲租一间房子,与女乙公开在该处以夫妻的名义共同生活。丙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向法院以重婚罪提起诉讼并提出附带民事诉讼,要求法院判决与男甲离婚。法院经过开庭审理,认为男甲重婚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法判处男甲有期徒刑1年。对于丙要求离婚的诉讼请求,法院认为该诉讼不能作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因此将案件转送民事审判庭处理。

问题:(1)法院不受理丙要求离婚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求,是否违法?(2)结合本案论述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参考答案:附带民事诉讼是刑事诉讼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严厉惩罚犯罪,有效地保护国家、集体财产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及时、正确的处理案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附带民事诉讼,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又责令他赔偿因其犯罪行为而给被告人造成的物质损失,使他在经济上承担应负的法律责任,不能占到便宜,正是严厉惩罚犯罪的体现。其次,通过附带民事诉讼,可以使国家、集体和公民各人因犯罪行为而遭到的物质损害得到挽回和补偿。最后,通过附带民事诉讼,把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合并进行,简化了诉讼程序,即便利群众,又可以避免地同意事实作出相互矛盾的结论,提高办案效率,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我国刑事诉讼法把效率视为诉讼的基本理念与价值要求之一,对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损失赔偿问题采取双轨制来解决,规定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当事人及其诉讼参与人参加的情况下,在依法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由遭受损失的被害人或人民检察院所提起的,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该制度在设立之初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法院不受理丙某要求离婚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求属于合法的行为: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经济损失的赔偿问题的活动。案例中离婚所要解决的不是经济问题。例中离婚是属于民事案件,起诉她丈夫重婚属于刑事案件,是要分开进行,由不同的审判庭予以审理的,不能在同一个案件和同一个法庭进行。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显然,依照此规定能够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刑事案件必须符合这样两个基本前提条件:一是该刑事案件中被害人遭受了物质损失;二是该物质损失系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导致的。本案中重婚是刑事案件,离婚是民事案件,两者属不同性质的案件,应该在不同的合议庭审理,同时离婚所要解决的也不是经济损失上的问题,法院理所应当不予和重婚案件同时审理。
(二)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和提起的时间:附带民事诉讼是特殊的民事诉讼,并不是所有的民事诉讼都可以作为附带民事诉讼处理。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7条的规定,附带民事诉讼成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是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损失。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是以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刑事案件成立为前提。只要符合这个条件,不论对被告人是否科处刑罚,被害人依法都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司法实践中,对被告人免除刑罚的案件,不允许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是不对的。当然如果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被害人就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2、必须是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的物质损失。最高法院2000年12月4日通过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中规定:“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非物质损失,比如名誉上的损失、人格上的损失等等,能否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的规定。《民法通则》规定:侵害公民的名誉、人格肖像权的。被害人可以要求加害人给予经济赔偿。最高法院2000年12月4日得司法解释规定:“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3、被害人的物质损失必须是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不是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损失,被害人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所谓直接造成的物质损失是指犯罪行为与物质之间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最高法院2000年12月4日得司法解释规定:“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为已经遭受的实际直接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物质损失,既包括犯罪行为已经给被害人造成的物质损失,也包括被害人将来必然遭受的物质利益损失。但是,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物质损失不包括今后可能得到的或者通过努力争得的物质利益,比如超产奖,发明奖等等。同时因民事上的债权债务关系纠纷而引起的刑事犯罪,也不能在刑事诉讼中解决民事上的债务,不能就刑事犯罪之前的债权债务问题提起附带民事诉讼。4、附带民事诉讼提起的时间必须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即只能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提起。如果刑事案件尚未立案,或者刑事案件已经审结,被害人就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因为刑事案件未立案,刑事诉讼尚未开始,谈不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问题。刑事案件审结后,如果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不论对当事人,还是司法机关,都失去了附带民事诉讼的意义。被害人如果仍坚持要求被告人赔偿损失,只能按照民事诉讼程序解决。所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和提起的时间对能否让附带民事诉讼顺利的实行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4题:

甲男、乙女于2002年5月登记结婚,结婚时对财产关系未作约定。2003年,二人贷款50万元购买房屋一套,房屋产权证登记为甲男。2004年6月,乙女因婚外情导致其家庭关系骤然紧张。甲男在考虑之后,提出离婚,乙女同意离婚,但两人在财产分割上产生了分歧,甲男遂起诉到法院,要求解决。在离婚诉讼期间,乙女就其一项专利与一家公司签订专利转让合同,可获10万元。乙女10万元转让专利的费用,应归()。

  • A、乙女
  • B、乙女和甲男
  • C、甲男
  • D、乙女或甲男

正确答案:B

第5题:

甲男乙女离婚后,约定小孩丙归男方抚养。对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男乙女与丙的关系不因离婚而消除
  • B、丙归男方抚养,乙女对丙不再负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
  • C、丙归男方抚养,但是乙女仍需要负担抚养义务
  • D、离婚后,丙无论由甲或乙直接抚养,仍是甲乙的子女

正确答案:B

第6题:

甲女与乙男结婚后,因乙男与有配偶的丙女长期同居,双方于2015年2月协议离婚。2015年3月,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乙男给予损害赔偿,如果双方离婚协议中未涉及损害赔偿问题,甲女在2016年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乙男给予损害赔偿,人民法院()。

A.如乙男已经再婚不予支持

B.不予支持

C.应予支持

D.如果甲女已经再婚不予支持


参考答案:B

第7题:

甲男与乙女于2002年结婚,婚后育有一女。甲男 有很深的重男轻女思想,经常为此打骂乙女,并在外另 找他人同居。后甲男于2009年向该区人民法院起诉 要求与乙女离婚。法院受理此案后,经双方同意,将案 件移送双方当事人居住地的居委会进行调解。调解中 甲男同意离婚,但提出家庭财产归乙女所有,同时女儿 监护权也归乙女,甲男再给乙女5万元补偿费。乙女 对此表示同意,接受甲男提出的条件,居委会为其制作 了离婚调解协议,法院对此予以确认。
甲男在调解书生效后,拒不给付5万元。乙 女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甲男请求法院调解, 则:( )
A.对调解书不能申请强制执行
B.对调解书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C.甲男可以申请法院调解
D.甲男不能申请法院调解


答案:B,D
解析:
。生效调解书,具有给付内容的,有强制执 行力。法院调解乃审判制度,因而执行过程中只能当 事人自己和解,而不得适用调解制度。

第8题:

依据过错主义离婚原则中的判决离婚抗辩权,下列案例中没有体现判决离婚抗辩权的是()

A.甲男指控妻子与邻居通奸,要求法院判决离婚,其妻向法院提交有甲男签字的“原谅书”

B.乙女因丈夫盗窃入狱而诉请离婚,其夫向法院证明自己入狱是因乙女教唆盗窃所致

C.丙男因其妻整日在家睡懒觉而诉请离婚,其妻向法院证明丙男是厌恶自己丑陋而放纵自己睡懒觉的

D.丁女向法院指控丈夫虐待自己,要求离婚,其夫向法院证明丁女系嗜毒成瘾才招致虐待


参考答案:C

第9题:

甲男与乙女发生离婚纠纷。在庭上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离婚协议。其后法院制作调解书,向甲男和乙女进行送达。甲男接受了送达并签字。如乙女正好出差在外,法院工作人员找到乙女的诉讼代理人律师丙,让他代为签收。问:该律师是否有权代当事人签收调解书?


正确答案:法院工作人员把调解书送达给该律师代为签收不符合法律规定。调解书之外的其他诉讼文书,可直接送达给代理人。但调解书应当直接送达给当事人本人,当事人本人因故不能签收的,可由其指定的代收人签收。本案律师丙并未被乙指定为代收入,因此不应送达给该律师代为签收。

第10题:

甲女与乙男于2000年12月登记结婚。甲女收入远远高于乙男,故提出婚后财产归归各自所有,乙男同意。故甲女与乙男立下书面约定,婚前个人财产和婚后其他所得归属个人,个人所负债务由个人负责。双方在书面协议上签字并进行了公证。2002年,乙男向其朋友丁某借款8万元经营书店,约定2年为期,但未对丁某说明夫妻约定财产制内容。后书店倒闭。2004年2月,甲女买福利彩票中奖10万元。2004年4月,丁某找到乙男,表示约定偿还借款期限已到,要求偿还借款8万元及利息。乙男强调书店倒闭,但甲女刚中了奖,可以找她;丁某找到甲女。甲女以与乙男有夫妻财产约定为由拒绝支付借款。于是,丁某将甲女与乙男诉到法院,要求他们清偿债务。对乙男所负债务,甲女是否负有连带清偿责任?


正确答案: 对乙男所负债务,甲女是否负有连带清偿责任。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