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价值工程评价时,若计算某产品的价值系数为1.4,在确定其为改进对象后,

题目
在进行价值工程评价时,若计算某产品的价值系数为1.4,在确定其为改进对象后,
需分析( )。
A.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大于实际成本比重,功能过剩,作为功能改进的对象
B.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大于实际成本比重,成本过高,作为成本改进对象
C.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小于实际成本比重,功能不足,作为功能改进对象
D.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小于实际成本比重,实际成本过高,作为成本改进对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采用强制确定法选择价值工程分析对象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价值系数远远小于1,则应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工程分析

B.若价值系数远远小于1,说明评价对象所耗成本较高,存在降低成本的潜力

C.若价值系数远远大于1,说明评价对象所耗成本较高,存在降低成本的潜力

D.若价值系数等于1,说明评价对象成本过高

E.若价值系数等于1,说明评价对象的功能重要程度与成本的比重属合理匹配


正确答案:ABE

第2题:

采用强制确定法对某工程四个分部工程进行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时,各分部工程的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如下表.根据计算,应优先选择为价值工程对象的分部工程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解析:
价值系数=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当价值系数等于1时,评价对象的功能重要程度与成本的比重属于合理匹配,可以认为功能的目前成本是比较合理的。本题中工程乙的价值系数等于1,应优先选择为价值工程对象。

第3题:

在设计阶段应用价值工程进行方案优化控制工程造价时,研究对象的选取通常通过( )确定。

A.功能分析、评价

B.价值系数

C.ABC分类法

D.环比评分法


正确答案:C

第4题:

应用价值工程原理进行功能评价时,表明评价对象的功能与成本较匹配,暂不需考虑改进的情形是价值系数()。

A:大于0
B:等于1
C:大于1
D:小于1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功能价值V的计算及分析。价值系数计算结果有三种情况:(1)V=1,即功能评价值=功能现实成本,无需改进。(2)V<1,即功能现实成本>功能评价值,原因:①存在过剩功能;②功能无过剩,但实现功能的条件或方法不佳,致使实现功能的成本大于功能的实际需要。需改进:①剔除过剩功能;②降低现实成本。(3)V>1,即功能现实成本<功能评价值,功能重要,但分配成本少。根据具体情况分析:①功能与成本的分配可能已较理想;②有不必要的功能;③应该提高成本。

第5题:

在对产品部件进行分析之后,应该将( )功能确定为改进对象。

A、价值系数低的
B、(C-F)值小的
C、复杂的
D、问题多的
E、功能评价值低的

答案:A,C,D
解析:
2020版教材76~77 / 2019版教材P75
确定的改进对象是:1)Fi/Ci值低的功能计算出来的Vil的功能区域,基本上都应进行改进,特别是Vi值比1小得较多的功能区域,力求使Vi=1。故A正确;(2)△Ci=(Ci-Fi)值大的功能。故B错误;(3)复杂的功能;(4)问题多的功能。

第6题:

下列关于价值系数说法错误的是( )。

A、价值系数=目标成本/现实成本
B、价值系数等于1,说明功能与成本匹配合理,一般无需改进
C、价值系数大于1,说明成本过大,有改进潜力,是重点改进的对象
D、在选择价值工程对象的产品和零部件时,应优先选择价值系数<<1且改进幅度大的产品或零部件

答案:C
解析:
价值系数大于1,说明功能分配偏高或成本分配过低。价值系数小于1,说明成本过大,有改进潜力,是重点改进的对象

第7题:

对产品进行价值分析,就是使产品每个构配件的价值系数尽可能趋近于1。为此,确定的改进对象包括( )。



答案:A,B,C,D
解析:
价值工程对象的改进范围:1.V 值低的功能;2.成本降低期望值(C-F)大;3.复杂的功能;4.问题多的功能。

第8题:

在价值工程活动中,价值指数VI的计算结果不同,采取的改进策略也不同。下列改进策略中正确的是( )。

A.VI<1时,应将评价对象列为改进对象,改善的方向主要是提高功能水平

B.VI>1时,应将评价对象列为改进对象,改善的方向主要是降低功能水平

C.VI>1时,应将评价对象列为改进对象,改善的方向主要是增加成本

D.VI>1时,是否将评价对象列为改进对象,应作进一步分析后再确定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 A不正确。VI<1时,应将评价对象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主要是降低成本。因为此时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大于其功能比重,表明相对于系统内的其他对象而言,目前所占的成本偏高,从而会导致该对象的功能过剩。  
VI >1时,此时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小于其功能比重。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三种:第一,由于现实成本偏低,不能满足评价对象实现其应具有的功能要求,致使对象功能偏低,这种情况应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是增加成本;第二,对象目前具有的功能已经超过了其应该具有的水平,也即存在功能过剩,这种情况也应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是降低功能水平;第三,对象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具有某些特征,在客观上存在着功能很重要而需要消耗的成本却很少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不应列为改进对象。因此,B.C均不正确,正确答案为D。

第9题:

采用强制确定法对某工程四个分部工程进行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各分部工程的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见下表。

根据计算,应优先选择分部工程( )为价值工程对象。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解析:
价值指数的计算结果有以下三种情况:(1)V1=1。评价对象的功能比重与成本比重大致平衡,合理分配,可以认为功能的现实成本是比较合理的。(2)V1<1。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大于功能比重,表明相对于系统内的其他对象而言,目前所占的成本偏高,从而会导致该对象的功能过剩。应将评价对象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主要是降低成本。(3)V1>1。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小于其功能比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三种:第一,由于现实成本偏低,不能满足评价对象实现其应具有的功能的要求,致使对象功能偏低,这种情况应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是增加成本;第二,对象目前具有的功能已经超过其应该具有的水平,也即存在过剩功能,这种情况也应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是降低功能水平;第三,对象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具有某些特征,在客观上存在着功能很重要而消耗的成本却很少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不列为改进对象。本题中:V 甲:0.345/0.27=1.28,V 乙:0.21/0.24=0.875,V 丙:.311/0.27=1.15,V 丁:0.134/0.22=0.61。分部工程丁的价值系数最小,所以应该作为优先改进的对象。

第10题:

(2010年)在选择价值工程对象时,首选求出分析对象的成本系数,功能系数,然后求价值系数,当分析对象的功能与成本不相符时,则价值低的选为价值工程研究对象的方法为()。

A.重点选择法
B.因素分析法
C.强制确定法
D.价值指数法

答案:C
解析:
强制确定法是以功能重要程度作为选择价值工程对象的一种分析方法。具体做法是:先求出分析对象的成本系数、功能系数,然后得出价值系数,以揭示出分析对象的功能与成本之间是否相符。如果不相符,价值低的则被选为价值工程的研究对象。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