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66/10kV的重要变电站,装有容量为16000kV*A的主变压器两台,釆用蓄电池直流操作系统,所有断路器配电磁操作机构。控制、信号等经常性负荷为2000W,事故照明负荷为1500W,最大一台断路器合闸电流为98A,根据设计规程,请回答下列问题。关于变电所操作电源及蓄电池容量的选择,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 ( )

题目
一座66/10kV的重要变电站,装有容量为16000kV*A的主变压器两台,釆用蓄电池直流操作系统,所有断路器配电磁操作机构。控制、信号等经常性负荷为2000W,事故照明负荷为1500W,最大一台断路器合闸电流为98A,根据设计规程,请回答下列问题。关于变电所操作电源及蓄电池容量的选择,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 ( )
(A)重要变电所的操作电源,宜采用二组110V或220V固定铅酸蓄电池组或镉镍蓄电池组。作为充电、浮充电用的硅整流装置宜合用一套
(B)变电所的直流母线,宜采用双母线接线
(C)变电所蓄电池组的容量应按全所事故停电期间的放电容量确定
(D)变电所蓄电池组的容量应按事故停电1h的放电容量及事故放电末期最大冲击负荷容量确定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旧规范《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9-1992)第3. 3. 3条、第3.3.2条、第3.3.4条,以及《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04)第7. 1.5-1条,新规范《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 50059-2011)相应条文已做修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座66/10kV重要变电所,装有容量为16000kV·A的主变压器两台,采用蓄电池直流操作系统,所有断路器配电磁操作机构。控制、信号等经常负荷为2000W,事故照明负荷为1000W,最大一台断路器合闸电流为98A。
请回答下列问题。
若选择一组蓄电池容量为80A·h的220V铅酸蓄电池作为直流电源,电路器合闸电缆选用VLV型电缆,电缆的允许压降为8V,电缆的计算长度为90m,请计算断路器合闸电缆的计算截面应为下面哪一项数值?(电缆的电阻系数:铜ρ=0.0184Ω*mm2,铝ρ=0.031Ω*mm2) ( )

A. 68. 35mm2 B. 34. 18mm2 C. 74.70mm2 D. 40.57mm2

答案:A
解析: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04)附录D中D.1计算公式。

注:VLV电缆为铝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第2题:

—座110/10kV有人值班的重要变电所,装有容量为20MV·A的主变压器两台,采用220V铅酸蓄电池作为直流电源,所有断路器配电磁操作机构,最大一台断路器合闸电流为98A。请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该变电所所有电源和操作电源以及蓄电池容量选择的设计原则中,哪一项不符合规范的要求?并说明依据和理由。 ( )
(A)变电所的操作电源,采用一组220V固定铅酸蓄电池组,充电、浮充电用的硅整流装置合用一套
(B)变电所的直流母线,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
(C)变电所装设两台容量相同可互为备用的所用变压器
(D)变电所蓄电池组的容量按全所事故停电1h的放电容量确定


答案:D
解析:
《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 50059—2011)第3.7.4条,其他均为旧规范《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9—1992)第3.3.1条、第3.3.2条、第3.3.3条,新规范条文已修改。

第3题:

一座66/10kV的重要变电站,装有容量为16000kV*A的主变压器两台,釆用蓄电池直流操作系统,所有断路器配电磁操作机构。控制、信号等经常性负荷为2000W,事故照明负荷为1500W,最大一台断路器合闸电流为98A,根据设计规程,请回答下列问题。若选择一组10h放电率标称容量为100A*h的220V铅酸蓄电池组作为直流电源,计算事故放电初期(1min)冲击系数应为下列哪一项数值?(可靠系数Kk =1. 10)
(A)0.99 (B)0.75
(C)1.75 (D)12.53


答案:C
解析: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04)附录B. 2. 1. 式(B.2)。

第4题:

一座110kV中心变电所,装有容量为31500kV*A主变压器两台,控制、信号等经常负荷为2000W,事故照明负荷为3000W,最大一台断路器合闸电流为54A。请回答下列问题。
选择一组220V铅酸蓄电池作为直流电源,若经常性负荷的事故放电容量为9.09A*h,事故照明负荷放电容量为13.64A*h,按满足事故全停电状态下长时间放电容量要求,选择蓄电池计算容量Ce是下列哪一项?(事故放电时间按1h,容量储备系数取1.25,容量换算系数取0.4) ( )
(A)28.4A*h (B)42.63A*h
(C)56.8A*h (D)71A*h


答案:D
解析: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04)附录B. 2.1.2式(B. 1)。

第5题:

—座66/10kV重要变电所,装有容量为16000kV·A的主变压器两台,采用蓄电池直流操作系统,所有断路器配电磁操作机构。控制、信号等经常负荷为2000W,事故照明负荷为1000W,最大一台断路器合闸电流为98A。
请回答下列问题。
若选择一组10h放电标称容量为100A·h的220V铅酸蓄电池作为直流电源,计算事故放电末期冲击系数应为下列哪一项数值?(可靠系数Kk=1.10) ( )

A. 12.28 B. 11.78 C. 1.50 D. 10.78

答案:D
解析: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04 )附录B. 2. 1. 3.式(B.5)。

第6题:

一座110kV中心变电所,装有容量为31500kV*A主变压器两台,控制、信号等经常负荷为2000W,事故照明负荷为3000W,最大一台断路器合闸电流为54A。请回答下列问题。
若选择一组蓄电池容量为100A*h的220V铅酸蓄电池作为直流电源,计算事故放电末期放电率,选择下列哪一项数值是正确的? ( )
(A)0.09
(B)0.136
(C)0.23
(D)0.54


答案:D
解析: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04)附录B. 2. 1. 3 式(B.5)。

注:此处可靠系徽取1,否则无答案此题不严谨。

第7题:

—座66/10kV重要变电所,装有容量为16000kV·A的主变压器两台,采用蓄电池直流操作系统,所有断路器配电磁操作机构。控制、信号等经常负荷为2000W,事故照明负荷为1000W,最大一台断路器合闸电流为98A。
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变电所选择一组220V铅酸电池作为直流电源,若经常性负荷的事故放电容量为9.09A·h,事故照明负荷放电容量为4.54A·h,按满足事故全停电状态下长时间放电容量要求,选择蓄电池计算容量Ce是下列哪一项?(可靠系数取1.25,容量系数取0.4) ( )

A.28.41A·h
B.14.19A·h
C.34.08A·h
D.42.59A·h

答案:D
解析: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04)附录B. 2.1.2式(B. 1)。

第8题:

某无人值班的35/10kV变电所,35kV侧釆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10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设母联断路器:两台变压器同时运行、互为备用,当任一路电源失电或任一台变压器解列时,该路35kV断路器及10kV进线断路器跳闸,10kV母联断路器自动投入(不考虑两路电源同时失电),变电所釆用蓄电池直流操作电源,电压等级为220V,直流负荷中,信号装置计算负荷电流为5A,控制保护装置计算负荷电流为5A,应急照明(直流事故照明)计算负荷电流为5A,35kV及10kV断路器跳闸电流均为5A,合闸电流均为120A(以上负荷均已考虑负荷系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假定选择蓄电池容量为120A●h,采用阀控式贫液铅酸蓄电池,蓄电池组与直流母线连接,不考虑蓄电池初充电要求,请计算变电所充电装置的额定电流,其结果最接近下列哪一项数值?(蓄电池自放电电流按最大考虑) ()
(A)15A (B)20A (C)25

A (D)30A

答案:C
解析:

第9题:

—座110/10kV有人值班的重要变电所,装有容量为20MV·A的主变压器两台,采用220V铅酸蓄电池作为直流电源,所有断路器配电磁操作机构,最大一台断路器合闸电流为98A。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变电所的断路器合闸电缆选用VLV型电缆,回路的允许电压降为8V,电缆的 长度为90m,按允许电压降计算断路器合闸回路电缆的最小截面为下列哪一项数值? (电缆的电阻系数:铜=0.0184.mm2/m,铝=0. 031mm2/m)
(A)34.18mm2 (B)40.57mm2
(C)68.36mm2 (D)74.70mm2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一座66/10kV的重要变电站,装有容量为16000kV*A的主变压器两台,釆用蓄电池直流操作系统,所有断路器配电磁操作机构。控制、信号等经常性负荷为2000W,事故照明负荷为1500W,最大一台断路器合闸电流为98A,根据设计规程,请回答下列问题。若选择一组10h放电率标称容量为100A*h的220V铅酸蓄电池作为直流电流,计算事故放电末期冲击系数应为下列哪些数值?(可靠系数取1. 10)()
(A)12.53 (B)11.78
(C)10.78 (D)1.75


答案:C
解析: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04)附录B. 2. 1. 式(B.5)。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