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源发出一个比特到信宿接收这个比特所经历的时间可以用()来描述。
A.吞吐量
B.错误率
C.时延
D.时延抖动
第1题:
A.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
B.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排队时延+接收时延
C.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接收时延
D.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答案:D
解析:时延是指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网络另一端所需的时间,而时延的产生是数据包传输会产生传输时延、排队等待会产生排队时延。所以数据在网络中经历的总时延就是以上四种时延之和:总时延 = 发送时延 + 传播时延 + 处理时延 + 排队时延 。
第2题:
IP包传输时间的长短变化称为()的现象。
A.时延
B.时延抖动
C.回波
D.静音
第3题:
A.转发时延
B.传播时延
C.排队时延
D.传输时延
第4题:
A.抖动的大小和时延的大小直接相关
B.抖动是由于属于不同一个流的数据包的端到端时延不相等造成的
C.时延大则抖动的范围也小,时延小则可能的抖动范围也大
D.抖动的大小和时延不相关
第5题:
A.云端处理时间
B.网络端到端传输时延
C.终端处理时延
D.基站处理时延
第6题:
()是指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
A. 排队时延
B. 处理时延
C. 传播时延
D. 传输时延
第7题:
描述ATM交换机的性能参数有()
A.每秒处理的最大呼叫数,连接建立时间,连接释放时间
B.信元丢失率,信元误插率,交换时延,交换时延抖动
C.连接阻塞性
D.可扩展性
参考答案:A;B;C;D
第8题:
分组传输时延与节点的处理能力密切相关,处理能力用每秒能处理的()来表示。
A.比特数
B.分组数
C.字符数
D.字节数
第9题:
A.带宽/吞吐量
B.时延
C.抖动
D.丢包率
第10题:
A.端到端时延等于处理时延与队列时延之和
B.抖动是因为每个包的端到端时延不相等造成的
C.抖动的大小跟时延大小相关,时延小则抖动的范围也小,时延大则可能的抖动范围也大
D.抖动的大小跟誓言不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