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题目
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罪的犯罪对象包括仲裁裁决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可能构成本罪
C.没有能力执行的当事人不构成本罪
D.拒不执行行为没有情节上的要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哪种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

A.行为人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或裁定的

B.行为人有能力执行而木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或裁定的

C.行为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或裁定且情节严重的

D.行为人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或裁定的


正确答案:C
解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特征为:(1)侵犯客体为国家审判机关的正常活动。(2)客观方面为对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当事人。 (4)主观方面为故意。

第2题:

下列犯罪中,属于妨害司法罪的有( )。

A.伪证罪

B.打击报复证人罪

C.扰乱法庭秩序罪

D.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正确答案:ABCD
解析:这四个选项都妨害了司法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3题: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特征。


正确答案: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其构成特征包括:(1)侵犯客体是国家审判机关的正常活动。(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行为。(3)犯罪主体是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当事人。(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已生效的判决裁定有义务、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其构成特征包括:(1)侵犯客体是国家审判机关的正常活动。(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行为。(3)犯罪主体是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当事人。(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已生效的判决,裁定有义务、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

第4题:

下列犯罪中,哪几种犯罪可以由单位构成?( )
A.逃税罪 B.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C.污染环境罪 D.行贿罪


答案:A,C
解析:
【详解】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达到一定比例标准的行为以及扣缴义务人采取上述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其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包括个人和单位。故选A。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其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当事人。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其犯罪主体有自然人和单位。故选C。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其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限于自然人。

第5题: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拒不执行人民法院( )。

A.判决或裁定的行为

B.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的行为

C.正确的判决或裁定的行为

D.合法的判决或裁定的行为


正确答案:B
解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对象是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

第6题:

下列犯罪中,()只能由不作为构成。

A.包庇罪

B.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C.遗弃罪

D.偷税罪


参考答案:B, C, D

第7题:

简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


正确答案: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构成要件是: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审判机关的正常活动。
(2)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人民法院发生的有效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行为。(3)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指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当事人。
(4)本罪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即明知对已生效的判决、裁定有义务、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

第8题:

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通谋,利用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B.以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追究刑事责任

C.收受贿赂或者滥用职权的,同时又构成受贿罪、滥用职权罪的,择一重罪处罚

D.收受贿赂或者滥用职权的,同时又构成受贿罪、滥用职权罪的,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AC
【考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受贿罪、滥用职权罪;牵连犯
【解析】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313条的解释: “下列情形属于刑法第313条规定的“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4)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上述第(4)项行为的,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或者滥用职权,有上述第(4)项行为的,同时又构成刑法第385条(受贿)、第397条(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9题:

单位集体决定拒不执行法院判决,逃避支付货款的行为,应认定为

A.相关自然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B.单位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C.构成妨害公务罪
D.构成藐视司法罪

答案:B
解析:
刑法修正案(九)》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单位。妨害公务罪只能是自然人犯罪,并且需要以暴力手段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刑法中不存在藐视司法罪。

第10题:

下列罪名属于纯正不作为犯的是

A.遗弃罪
B.放火罪
C.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D.过失致人死亡罪

答案:A,C
解析:
纯正的不作为犯是指行为人本身的行为构成了法定的犯罪行为本身就是不作为的犯罪,如遗弃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等。其“纯正性”在于人的行为形式与法定的犯罪行为形式是一致的,都是不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