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是利用维生素C的( )

题目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是利用维生素C的( )

A.氧化性
B.酸性
C.还原性
D.溶解性
E.碱性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可以采用碘量法测定药物含量的是

A、炔雌醇

B、青霉素

C、维生素C

D、奎宁

E、苯巴比妥


答案:C
解析: 维生素C在醋酸酸性条件下,可被碘定量氧化。

第2题:

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酸性条件是

A.盐酸

B.硫酸

C.硝酸

D.醋酸

E.碳酸


正确答案:D

第3题: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应选

查看材料


正确答案:E
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第4题: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应选

A.

B.

C.

D.

E.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维生素含量测定方法。
  维生素B1分子中含有两个碱性的已成盐的伯胺和季铵基团,在非水溶液中,可与高氯酸作用。通过喹哪啶红-亚甲蓝混合指示剂在终点由无色变为天蓝色。维生素C在醋酸酸性条件下,可被碘定量氧化。根据消耗碘滴定液的体积,计算维生素C的含量。滴定过程中用淀粉指示剂,临到终点时,碘过量,使指示剂由无色变为蓝色。

第5题: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时,选用________为掩蔽剂。

A、丙酮

B、正丁醇

C、氯仿

D、甲醛


正确答案:A

第6题:

使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已知维生素C的分子量为176.13,每1ml碘滴定液(0.05 mol/L),相当于维生素C的量为

A.17.61mg

B.8.806mg

C.176.1mg

D.88.06mg

E.1.761mg


正确答案:B
由滴定反应可知,1mol的I2相当于1mol的维生素C,题干中也给出每1ml碘滴定液(0.1mol/L)。所以计算过程如下:维生素C的分子量为176.13,计算公式:0.1×176.13=17.61。

第7题:

简述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如何计算其滴定度?写出百分含量的计算式。


正确答案:维生素c在醋酸酸性条件下,可被碘定量氧化。根据消耗碘滴定液的体积,即可计算维生素C的含量。物质的量之比为n维生素c:n(I)=1:2T=0.11/2M维生素c含量%=VFT/m100%

第8题: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应选( )。


正确答案:A

 本题考查维生素含量测定方法。维生素B1分子中含有两个碱性的已成盐的伯胺和季铵基团,在非水溶液中,可与高氯酸作用。通过喹哪啶红一亚甲蓝混合指示剂在终点由无色变为天蓝色。维生素C在醋酸酸性条件下,可被碘定量氧化。根据消耗碘滴定液的体积,计算维生素C的含量。滴定过程中用淀粉指示剂,临到终点时,碘过量,使指示剂由无色变为蓝色。

第9题:

采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正确叙述有( )


正确答案:ABCE

第10题:

采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正确叙述有

A.采用碘量法是因为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B.用新沸过的冷水和稀醋酸溶解样品

C.用碘滴定液滴定

D.用酚酞作指示剂

E.碘量法还用于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


正确答案:ABCE
解析:本题考查维生素C含量测定。维生素C具有强还原性,可用碘量法直接测定其原料药、片剂、注射液的含量,但测定时应注意滴定剂以外的氧化剂对其的氧化作用,通常需除去溶剂水中的氧,同时使反应在弱酸性溶液中进行(维生素C在弱酸性溶液中较稳定)以淀粉作指示液,另外也需消除注射液内的抗氧剂。NaHSO3对测定的影响。因此答案选ABC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