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宪权和修宪权,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题目
关于制宪权和修宪权,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制宪权是主权行为的一种,由法国学者西耶斯首先提出
B.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由全国人大颁布,制宪机关是全国人大,所以制宪机关不是临时性的
C.修宪权是一种派生性权利,来源于宪法的规定:而制宪权是一种原生性权利,来源于全体公民
D.刚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不同于一般法律的宪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制宪权范畴的是( )。

A. 违宪审查权

B. 立法权

C. 质询权

D. 修宪权


正确答案是:D

第2题:

关于制宪权和制宪机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制宪权和修宪权是同一层次的权力形态
B.立宪实践中,宪法起草机构就是制宪机关
C.在我国,制宪权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行使制宪权的产物

答案:D
解析:
宪法制定是指制宪主体行使制完权的活动=制宪权,是指人民创制宪法的权力:制宪权、修宪权与立法权是属于不同层次的权力形态,制宪权是原生性权力,修宪权是依据制宪权而产生的一种派生性权力,立法权是制定一般法律的活动。A项错误。按照西哀耶士的观点,制宪权的主体是国民,在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中国人民,而不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项错误。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行使制宪权的产物,其后历次修改宪法都是行使修宪权,只有1954年宪法的制定是行使制究权.D项正确。为了有效地行使制宪权,国家通常根据需要成立制宪机关,如制宪会议、国民大会、立宪会议等,但是制宪机关不同于宪法的起草机关,制宪机关是行使宪法制定权的常设的国家机关,宪法的起草机构是临时的专门的工作机构,不能独立行使制完权,B项错误。

第3题:

以下有关我国宪法修改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A修宪权专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或I/5以上全国人大代表联

名,才能提出修宪的议案

B.宪法修正案通过后由国家主席公布

C.1988年修宪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

D.1999年修宪增加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正确答案:BD
64.答案:B、D 考点:宪法修改讲解:法律由国家主席公布,法律解释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宪法修正案通过后由全国人大主席团公布;2004年修宪增加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因此,选项B、D的表述不正确。

第4题:

有关宪法的制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A.修宪权是依据制宪权而产生的权力形态,制宪权与修宪权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力
B.最早系统地提出制宪权概念并建立理论体系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名学者西耶斯
C.人民作为制宪主体要直接参与制宪的过程
D.宪法草案经过一定程序通过后,由国家元首或代表机关公布

答案:C
解析:
考查宪法的制定。C选项错误,人民作为制宪主体并不意味着人民直接参与制宪的过程。

第5题:

宪法的制定是指制宪主体按照一定程序创制宪法的活动。关于宪法的制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5年)

A.制宪权和修宪权是具有相同性质的根源性的国家权力
B.人民可以通过对宪法草案发表意见来参与制宪的过程
C.宪法的制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D.1954年《宪法》通过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公布

答案:B
解析:
修宪权是依据制宪权而产生的权力形态。制宪权与修宪权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力。故A项“制宪权和修宪权是具有相同性质的……国家权力”说法。人民是制宪主体。人民可以直接参与制宪过程,比如通过对宪法草案发表意见来参与制宪的过程,故B项对。
宪法的通过人数,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有的国家甚至规定要通过全体投票、全民公决的方式批准。C项仅考虑我国宪法制定实践,不全面.故错误。
1954年《宪法》通过后,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形式公布。故D项错误。

第6题:

从宪政实践看,在我国,( )行使主体是相统,的,建国后第一部宪法的制定与几次修改都由全国人大通过。

A.释宪权

B.制宪权

C.修宪权

D.制定权与修宪权


正确答案:D
解析:从宪政实践看,在我国,制定权与修宪权行使主体是相统一的,建国后第一部宪法的制定与几次修改都由全国人大通过。

第7题:

下列关于制宪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在我国,享有制宪权的主体就是拥有立法权的主体
B.制宪权的概念是从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所确立的法治思想中概括出来的
C.宪法起草机关就是拥有制宪权的机关
D.制宪权是高于立法权的权力形态


答案:D
解析:
【精解】在我国,制宪权高于立法权,故A项表述错误。制宪权的概念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法治思想以及中世纪的根本法思想,故B项表述错误。宪法起草机关不是制宪机关,不能拥有制宪权,故C项表述错误。制宪权是高于修宪权、立法权的权力形态,故选D项。

第8题:

关于制宪权,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制宪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B.人民是制宪权的主体

C.制宪权和修宪权在本质上属于同一项权利

D.制宪权和修宪权具有同等的效力


答案:B

第9题:

关于宪法的制定权、修改权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宪权是原创性的权力,修宪权是派生性的权力
B.修宪权也是制宪权,二者性质相同
C.修宪权的地位低于制宪权
D.制宪权不受任何法律的约束,而修宪权受宪法的约束


答案:A,C
解析:
【精解】制宪权是原创性权力,而修宪权、违宪审查权等都是从制宪权派生出来的,故选A项;制宪权高于修宪权,故选C项,排除B项。制宪权虽然处于高位阶层次,但并不是说制宪权不受任何法律的约束,故D项错误。

第10题:

关于宪法的制定与修改,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法国学者西耶斯最早系统地提出了制宪权概念并建立了理论体系
B.修宪权不得违背制宪权的基本精神和原则
C.我国1954年宪法的起草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我国宪法是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公布的

答案:C
解析:
最早系统地提出制宪权概念并建立理论体系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名学者西耶斯,他认为只有国民才享有制宪权。因此A项正确。修宪权受制宪权的约束,不得违背制宪权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因此B项正确。我国1954年宪法起草机关是宪法起草委员会。因此C项错误。宪法草案经过一定程序通过后,由国家元首或代表机关公布。如我国1954年宪法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形式公布,自通过之日起生效。因此D项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