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采用物理地址的目的是__( )__。

题目
以太网采用物理地址的目的是__( )__。

A.唯一地标识第二层设备
B.使得不同网络中的设备可以互相通信
C.用于区分第二层的帧和第三层的分组
D.物理地址比网络地址的优先级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太网交换机进行转发决策时使用的PDU地址是 (12) 。 A.目的物理地址 B.目的IP地址 C.源物理地址 D.源IP地址


正确答案:A
要点解析: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而该层的服务访问点(SAP)是物理地址,因此以太网交换机应根据目的物理(MAC)地址进行数据帧的存储、转发、过滤。 

第2题:

●在以太网中,MAC帧中的源地址域的内容是 (35) 。IEEE 802.3标准中MAC子层和物理层之间的接口,不包括 (36) 。

(35) A.源SAP地址

B.目的SAP地址

C.发送站点的物理地址

D.目的站点的物理地址

(36) A.发送和接收帧

B.载波监听

C.起动传输

D.冲突控制


正确答案:C,A
【解析】以太网标准中定义了两层封装,LLCPDU和MAC帧,分别由LLC子层和MAC子层实现。LLC-PDU中的源地址域和目的地址域的内容分别为发送站点SAP和目的站点SAP;MAC帧中的源地址域的内容分别为发送站点的物理地址和目的站点的物理地址。
局域网不同于广域网,其层次结构只定义了4层,即物理层、MAC子层、LLC子层和网际层。在IEEE 802.3中,MAC子层向上与LLC子层相邻,MAC子层与LLC子层间的接口包括发送和接收帧的设施,提供每个操作的状态信息,供高层差错恢复规程用。MAC子层向下与物理层相邻,它们之间的接口包括成帧、载波监听、起动传输、解决争用(冲突控制)的信号、在两层间传送一对串行比特流(发送、接收)的设施和用于定时等待的设施。可见,IEEE 802.3标准中MAC子层和物理层之间的接口不包括A。

第3题:

在以太网中, IP 地址是逻辑地址,而 MAC 地址是物理地址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4题:

ieee802.3标准的以太网的物理地址长度为64bit。()


参考答案:错误

第5题:

以太网物理地址的长度是______。

A.8 bit

B.24 bit

C. 48 bit

D.64 bit


正确答案:C
解析:人们常用的网卡都足以太网卡,它的物理地址是48 bit的整数,其标准的表示方法是两个十六进制数之间用一个连字符隔开。

第6题:

______是以太网经常使用的映射方法,它充分用了以太网的广播能力,将IP地址与物理地址进行动态绑定。


正确答案:地址解析协议或ARP
地址解析协议或ARP 解析:地址解析协议(ARP)是以太网经常使用的映射方法,它充分利用了以太网的广播能力,将IP地址与物理地址进行动态绑定。

第7题:

以太网物理地址的长度是

A.46位

B.48位

C.56位

D.64位


正确答案:B
解析:以太网物理地址的长度是48bit。

第8题:

______是以太网经常使用的映射方法,它充分利用了以太网的广播能力,将IP地址与物理地址进行动态绑定。


正确答案:地址解析协议或ARP
地址解析协议或ARP

第9题:

试题22

以太网物理地址的长度是( )。

A.46位

B.48位

C.56位

D.64位


正确答案:B
MAC地址也叫物理地址、硬件地址,由网络设备制造商生产时写在硬件内部。IP地址与MAC地址在计算机里都是以二进制表示的,IP地址是32位的,而MAC地址则是48位的。

第10题:

IEEE802.3标准以太网的物理地址长度为64bit。()


参考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