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监控量测,洞内必测项目各测点及时埋设,要求在距离开挖面2米范围内,开挖后( )内完成,在下一循环开挖或爆破前读取初读数。

题目
隧道监控量测,洞内必测项目各测点及时埋设,要求在距离开挖面2米范围内,开挖后( )内完成,在下一循环开挖或爆破前读取初读数。

A.6h
B.12h
C.24h
D.48h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喷锚暗挖法施工中监控量测的初始读数,应在开挖循环施工的24小时内,并在下一循环开始前取得,测点距开挖面不得大于( )

A . 1.5m B . 3m C. 2m D. 5mm


正确答案:C

第2题:

隧道监控量测时, 测点应距开挖面( ) 的范围内尽快安设, 并应保证爆破后 24h 内或下一次爆破前测读初次读数。

A.1m
B.2m
C.3m
D.4m

答案:B
解析:

第3题:

用收敛计测坑道周边相对位移的要求是()

A.开挖后12h内测读初读数

B.开挖后24h内测读初读数

C. 测点距开挖面在2m以内

D.测点距开挖面在1m以内


参考答案:AC

第4题:

隧道施工监控测点一般设置在距开挖工作面( )范围内,开挖后24h内,下次爆破前测取初读数。

A:1m
B:2m
C:3m
D:4m

答案:B
解析:
测点一般是开挖后埋设的,为尽早获得围岩开挖初始阶段的变形动态,测点应紧靠工作面快速埋设,尽早测量。一般埋设在距开挖工作面2m范围内,开挖后24h内、下次爆破前测取初读数。

第5题:

监控量测测点,不管是必测项目还是选测项目都要及时埋没,要求在距开挖面2m范围内、开挖后24h下一循环开挖或爆破前读取初始读数。


答案:错
解析:
P471洞内必测项目,各测点应在不受到爆破影响的范围内尽快安设,并应在每次开挖后12小时内取得初读数,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并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选测项目测点埋设时间根据实际需要进行。

第6题:

隧道监控量测时,测点应安设在距开挖面( )m的范围内。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
2020版教材P232/2019版教材P226
5.测点应距开挖面2m的范围内尽快安设,并应保证爆破后24h内或下一次爆破前测读初次读数。

第7题: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监测断面距离开挖面距离为1~2倍隧道开挖宽度时,监控量测频率宜为( )。

A.2次/d
B.1次/d
C.1次/(2~3d)
D.1次/(7d)

答案:B
解析: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监控量测频率应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及位移速度分别按下表确定。由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和由位移速度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之中,原则上采用较高的频率值。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地质时,应增大监控量测频率。

第8题:

隧道监控量测应根据地质情况、设计要求、断面形式、开挖方法、施工环境等因素合理选择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必测项目有:();();()。


参考答案:洞内、外观察;拱顶下沉、拱脚下沉;净空变化

第9题:

隧道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监控断面的位置应相同,断面埋设和数据测读应满足( )等要求。

A.每5~50m设一个断面
B.断面布置间距一般不大于2倍开挖洞径或20m
C.开挖后24h内埋设测点
D.在每个量测断面的隧道拱顶布设1~3个测点,测点横向间距2~3m
E.周边收敛每次测读2次数据

答案:A,B,C,D
解析:
周边位移量测沿隧道纵向每5~50m布置一个量测断面。对于洞口段、浅埋地段、软弱地层段、大变形段,断面布置间距一般不大于2倍开挖洞径或20m。地质条件差或重要工程,应加密布设。隧道开挖初期数据变化较大,测点要及时埋设,要求在距开挖面2m范围内、开挖后24h内埋设,在下一循环开挖或爆破前能读取初始读数。拱顶下沉量测和周边收敛量测一样,拱顶下沉量测断面布置与周边收敛量测断面布置相同。在每个量测断面的隧道拱顶布设1~3个测点,测点横向间距2~3m,测点要及时埋设,要求在距开挖面2m范围内、开挖后24h内埋设,在下一循环开挖或爆破前读取初始读数。

第10题:

隧道施工监控测点一般设置在距开挖工作面2m范围内,开挖后24h内,下次爆破前测取出读数。( )


答案:对
解析:
测点一般是开挖后埋设的,为尽早获得围岩开挖初始阶段的变形动态,测点应紧靠工作面快速埋设,尽早测量。一般埋设在距开挖工作面2m范围内,开挖后24h内、下次爆破前测取初读数。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