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某特长双车道公路隧道的过程中,由于地下水比较丰富,出现了涌水现象。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隧道涌水处理可采用( )。

题目
修建某特长双车道公路隧道的过程中,由于地下水比较丰富,出现了涌水现象。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隧道涌水处理可采用( )。

A.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
B.开挖后补注浆堵水
C.超前钻孔排水
D.坑道排水
E.井点降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特长双车道公路隧道在修建过程中,采用地质雷达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及衬砌质量的检测。结合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4)地质雷达探测隧道衬砌厚度介质参数标定方法有( )。

A.在已知厚度部位测量
B.在预制构件上测量
C.使用双天线直达波法测量
D.钻孔实测
E.理论推算

答案:A,B,C,D
解析:
(4)介质参数标定方法有:在已知厚度部位或材料与隧道相同的其他预制件上测量;在洞口或洞内避车洞处使用双天线直达波法测量;钻孔实测。

第2题:

某特长双车道公路隧道在修建过程中,采用地质雷达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及衬砌质量的检测。结合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3)衬砌界面出现信号幅度较弱,甚至没有点面反射信号,说明衬砌混凝土( )。

A.密实
B.不密实
C.有空洞
D.有离析

答案:A
解析:
(3)衬砌背后回填密实度的主要判定特征应符合下列要求:密实:信号幅度较弱,甚至没有界面反射信号;不密实:衬砌界面的强反射信号同相轴呈绕射弧形,且不连续,较分散;空洞:衬砌界面反射信号强,三振相明显,在其下部仍有强反射界面信号,两组信号时程差较大。

第3题:

1.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全长5200m。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由于地下水发育,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严重,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了重大质量事故。施工单位立即采取现场保护措施,并向有关单位提交了质量事故书面报告。
2.问题:
(1)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2)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现场应如何保护?


答案:
解析:
(1)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内容包括:
① 工程项目名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名称。
② 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造成工程损伤状况、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③ 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④ 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⑤ 事故报告单位。
(2)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和该工程的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应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因抢救人员、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并应采取拍照或录像等直录方式反映现场原状。

第4题:

修建某双车道公路隧道,已知洞口地质条件为破碎的V级围岩,雨季地表水丰富,洞顶覆土为10m,结合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2)本工程可采用( )施工。

A.全断面法
B.台阶法
C.中隔壁法
D.台阶分部法
E.双侧壁导坑法

答案:B,D
解析:
(2)可选择超短台阶法或台阶分部开挖法开挖隧道断面。

第5题:

修建某双车道公路隧道,已知洞口地质条件为破碎的V级围岩,雨季地表水丰富,洞顶覆土为10m,结合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山岭公路隧道施工方法包括( )。

A.盾构法
B.矿山法
C.掘进机法
D.盖挖法
E.地下连续墙法

答案:B,C
解析:
(1)山岭公路隧道常用的施工方法有钻爆法和掘进机法(TBM法)。

第6题:

某特长双车道公路隧道在修建过程中,采用地质雷达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及衬砌质量的检测。结合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5)隧道短距离超前地质预报,预报距离一般在掌子面前方( )。

A.30m
B.30m-200m
C.200m以上
D.500m以上

答案:A
解析: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F60-2009)P44页,1、长距离预报:对不良地质及特殊地质情况进行长距离宏观预测预报,预报距离一般在距掌子面前方200m以上,并根据揭示情况进行修正。.2、中距离预报:在长距离预报基础上,采用地震波反射法、超声波反射法、瞬变电磁法、深孔水平钻探等,对掌子面前方30~200m范围内地质情况较详细的预报。3、短距离预报:在中长距离预报的基础上,采用红外探测、瞬变电磁法、地质雷达和超前钻孔,微观地探明掌子面前方30m范围内地下水出露、地层岩性及不良地质情况等。

第7题:

修建某特长双车道公路隧道的过程中,由于地下水比较丰富,出现了涌水现象。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4)隧道单孔防水分段注浆注浆量应不小于设计注浆量的( )。

A、0.7
B、0.8
C、0.9
D、1

答案:B
解析:
(4)单孔注浆结束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分段注浆各孔段均达到设计终压并稳定10min,且进浆速度小于初始速度的25%,或注浆量不小于设计注浆量的80%。

第8题:

某特长双车道公路隧道在修建过程中,采用地质雷达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及衬砌质量的检测。结合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地质雷达天线要求具有屏蔽功能,最大探测深度大于2m,垂直分辨率应高于( )。

A.5mm
B.10mm
C.20mm
D.50mm

答案:C
解析:
(1)地质雷达天线可采用不同频率的天线组合,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具有屏蔽功能;最大探测深度应大于2m;垂直分辨率应高于2cm。

第9题:

修建某特长双车道公路隧道的过程中,由于地下水比较丰富,出现了涌水现象。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5)检查注浆效果的方法有( )。

A、分析法
B、实验法
C、检查孔法
D、回流法
E、声波监测法

答案:A,C,E
解析:
(5)注浆效果的检查方法通常有三种,分别为分析法、检查孔法和声波监测法。

第10题:

修建某双车道公路隧道,已知洞口地质条件为破碎的V级围岩,雨季地表水丰富,洞顶覆土为10m,结合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山岭公路隧道施工方法包括( )。

A、盾构法
B、矿山法
C、掘进机法
D、盖挖法
E、地下连续墙法

答案:B,C
解析:
(1)山岭公路隧道常用的施工方法有钻爆法和掘进机法(TBM法)。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