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抵御地震作用时应具有多道防线,按结构或构件屈服的先后次序排列,下列哪一个次序是正确的?( )

题目
正确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抵御地震作用时应具有多道防线,按结构或构件屈服的先后次序排列,下列哪一个次序是正确的?( )

A.框架、连梁、剪力墙
B.框架梁、框架柱、剪力墙
C.连梁、剪力墙、框架
D.剪力墙、连梁、框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适用高度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
B.框架结构,筒体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
C.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
D.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

答案:A
解析:
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的侧向刚度依次增大,抵御地震作用的能力逐渐增强,因此适用高度逐渐加大,A项正确。

第2题:

某1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为64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场地类别Ⅱ类。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底层剪力墙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为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92%。下列关于框架、剪力墙抗震等级的确定何项正确?
A 框架三级、剪力墙三级
B 框架二级、剪力墙二级
C 框架三级、剪力墙二级
D 框架二级、剪力墙三级


答案:D
解析:
解答:根据《高规》8.1.3-1,按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其中的框架部分应按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框架进行设计。
根据《高规》表3.9.3,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故选(D)。

第3题:

假定,某6层新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高度36m,建成后拟由重载仓库(丙类)改变用途作为人流密集的大型商场,商场营业面积10000m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结构设计针对建筑功能的变化及抗震设计的要求提出了以主体结构加固改造方案:
Ⅰ.按《抗规》性能3的要求进行抗震性能化设计,维持框架结构体系,框架构件承载力按8度抗震要求复核,对不满足的构件进行加固补强以提高承载力;
Ⅱ.在楼梯间等位置增设剪力墙,形成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部分小加固,剪力墙承担倾覆弯矩为结构总地震倾覆弯矩的40%;
Ⅲ.在结构中增加消能部件,提高结构抗震性能,使消能减震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原结构地震影响系数的40%,同时对不满足的构件进行加固。
试问,针对以上结构方案的可行性,下列何项判断正确?(  )

A. Ⅰ,Ⅱ可行,Ⅲ不可行
B. Ⅰ,Ⅲ可行,Ⅱ不可行
C. Ⅱ,Ⅲ可行,Ⅰ不可行
D. Ⅰ,Ⅱ,Ⅲ均可行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第3.0.1条、第3.0.2条,大型商场为乙类,抗震措施应按提高一度即8度考虑,如常规设计,框架抗震措施应为一级。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1)表M.1.1-3,当构件承载力高于多遇地震提高一度的要求,构造抗震等级可降低一度,即维持二级,方案Ⅰ可行;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8.1.3-3条,框架承受倾覆弯矩大于50%时,框架部分抗震等级宜按框架确定,应为一级,原结构抗震措施为二级,方案Ⅱ不可行;
《抗规》第12.3.8条及条文说明,当消能减震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小于原结构地震影响系数的50%时,构造抗震等级可降低一度,即维持二级,方案Ⅲ可行。
方案Ⅰ,方案Ⅲ可行,方案Ⅱ不可行,故答案选B。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内容:
①不同功能用途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判别;
②加固改造设计中抗震性能设计方法的应用;
③加固改造设计中消能减震结构的应用。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为使结构改造方案更为经济合理,可采用改变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化设计或应用消能减震技术等方法进行加同改造,从而使原框架抗震等级满足要求。
②根据《抗规》附录M的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建筑物可通过提高构件承载力、适当降低延性要求的方法来进行设计。
③根据《高规》第8.1.3-3条。本题建筑物框架抗震等级才可确定为二级。仅少量增加剪力墙的方案Ⅱ不可行。
④当消能减震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小于原结构地震影响系数的50%时,框架抗震等级也可确定为二级。

第4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180m,基本自振周期为4.5s,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安全等级二级。假定,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时,抗震性能目标为C级,下列关于该结构设计的叙述,其中何项相对准确?

A.结构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允许采用等效弹性方法计算剪力墙的组合内力,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受剪承载力应满足屈服承载力设计要求
B.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允许部分竖向构件及大部分耗能构件屈服,但竖向构件的受剪截面应满足截面限制条件
C.结构在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的楼层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为1/1000,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为1/120
D.结构弹塑性分析可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弹塑性时程分析宜采用双向或三向地震输入

答案:B
解析:
A项,给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为C级,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11.1条及条文说明规定,结构在多遇地震下性能水准1、设防烈度地震下性能水准3、罕遇地震下性能水准4。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作为关键构件,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应为性能水准3,因此,根据第3.11.3条可知,其受剪承载力宜符合式(3.11.3-1)的规定,即“抗剪弹性”要求。故A项描述错误。
B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11.3条规定,罕遇地震下,部分竖向构件以及大部分耗能构件进入屈服阶段,但钢筋混凝土竖向构件的受剪截面应符合式(3.11.3-4)的规定,即满足截面限制条件。这是防止构件发生脆性受剪破坏的最低要求。故B项描述正确。
C项,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7.3条规定,按弹性方法计算的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高度不大于150m的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为1/1000;高度不小于2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位移角限值为1/500;高度在150~250m之间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位移角限值按上述限值线性插值取用。由于本题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为180m,因此层间位移角限值应为1/769。故C项描述错误。
D项,静力弹塑性方法及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各有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11.4条及条文说明明确指出,对于高度在150~250m的基本自振周期大于4s或特别不规则的结构以及超过200m的房屋,应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本题的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为180m,基本自振周期为4.5s,因此应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不可以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法。故D项描述错误。

第5题:

关于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限值,下列几种不正确的是( )。

A.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
B.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
C.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
D.框架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

答案:C
解析:

第6题:

下列关于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说法,其中何项正确(  )

A. 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结构基础顶面算起
B. 混凝土框架和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计算地震作用时阻尼比应取0.05
C. 计算竖向构件轴压比时,应取竖向构件(墙、柱)各工况组合最大轴压力设计值与构件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比值
D. 重点设防类(乙类)设防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适用的最大高度

答案:D
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11.1.5-1条规定,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故A项错误;
  根据《混规》第11.8.3-1条规定,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阻尼比宜取0.03;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及板柱—剪力墙结构中,当仅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或板时,阻尼比应取0.05。故B项错误;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6.4.2条规定,一、二、三级抗震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的轴压比,一级时,9度不宜大于0.4,7、8度不宜大于0.5;二、三级时不宜大于0.6。故C项错误;
  根据《抗规》第6.1.1条注6规定,乙类建筑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适用的最大高度。故D项正确。
  答案选D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一些重要概念。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仔细审题,找出各选项中的关键字;
  ②查阅规范,找到对应条款,比对并判断各选项的对错。

第7题:

抗震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一抗震墙结构中,在地震作用下的主要耗能构件为下列( )

A.抗震墙
B.连梁
C.框架梁
D.框架柱

答案:A
解析:
地震作用下的主要耗能构件为抗震墙。

第8题:

关于抗震设计,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基本烈度在结构使用年限内的超越概率是10%
B.乙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设防烈度的要求,其抗震措施应符合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
C.应保证框架结构的塑性铰有足够的转动能力和耗能能力,并保证塑性铰首先发生在梁上,而不是柱上
D.应保证结构具有多道防线,防止出现连续倒塌的状况

答案:A
解析:
A项,50年内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为多遇地震,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烈度为基本烈度,因此是50年而非使用年限内,错误;B项,乙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设防烈度的要求,其抗震措施应符合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正确;C项,遵循抗震设计原则“强梁弱柱、强剪弱弯、强结点弱构件”,正确;D项,抗震设计中,应保证结构具有多道防线,防止出现连续倒塌的状况,正确。

第9题:

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特点为( )。Ⅰ.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相结合,抗推刚度介于二者之间;Ⅱ.既可提供较大空间,使建筑布置灵活,又具有适宜的刚度;Ⅲ.具有一道抗震防线;Ⅳ,主要由框架承担竖向荷载;V.主要由剪力墙承担水平地震作用

A.Ⅰ、Ⅲ、V
B.Ⅰ、Ⅱ、Ⅳ、V
C.Ⅰ、Ⅱ、Ⅲ、V
D.Ⅰ、Ⅱ、Ⅲ、Ⅳ、V

答案:B
解析:
其特点为Ⅰ、Ⅱ、Ⅳ、V所述。

第10题:

抗震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中,在地震作用下的主要耗能构件为下列何项?( )

A.抗震墙
B.连梁
C.框架梁
D.框架柱

答案:B
解析:
结构构件应具有必要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延性及耗能等方面的性能。主要耗能构件应有较高的延性和适当的刚度,承受竖向荷载的主要构件不宜作为主要耗能构件。连梁在发生延性破坏时,梁端会出现垂直裂缝,受拉区会出现微裂缝,在地震作用下会出现交叉裂缝,并形成塑性绞,结构刚度降低,变形加大,从而吸收大量的地震能量,同时通过塑性铰仍能继续传递弯矩和剪力,对墙肢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使剪力墙保持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在这一过程中,连梁起到了一种耗能的作用,对减少墙肢内力,延缓墙肢屈服有着重要的作用。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