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结构的底部抗震墙要求,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题目
按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结构的底部抗震墙要求,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6度设防且总层数不超过六层时,允许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约束普通砖砌体或小砌块砌体的砌体抗震墙
B.7度、8度设防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或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
C.上部砌体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可不对齐
D.应沿纵横两方向,均匀、对称设置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抗震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墙应设置桩基础。()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错误

第2题:

位于8度地震区某小区内,拟建一批六层住宅,在结构体系的选择上,下列论述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

A.不可采用无抗震墙的钢筋混凝土板柱结构
B.可采用砌体墙和钢筋混凝土墙的混合结构
C.不可采用内框架结构
D.底部框架一抗震墙体系中,其底部的抗震墙不应采用砌体抗震墙

答案:B
解析:
由于板柱结构(无抗震墙者)抗震性能较差,北京市建筑设计院1992年出版的《结构专业技术措施》中规定,对于未设抗震墙的板柱结构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的地区,层数不能超过四层,房屋总高不能超过16m;7度区为三层及12m,8度区为二层及8m。《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7章的适用范围是烧结普通黏土砖、烧结多孔黏土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及材料性能满足要求的烧结砖和蒸压砖砌体承重的多层房屋,以及底层或底部二层框架一抗震墙和多层的多排柱内框架砖砌体房屋。多层砌体房屋中采用砌体墙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混合承重的结构类型,在建筑方案和结构布置上超出了抗震规范第7章的适用范围,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属于超规范、规程设计。多层内框架结构楼房,虽然内部用钢筋混凝土承重,外围用砖墙承重,但这类房屋底层开间大,空间也大,上层则用轻质隔墙隔成小房间,这样下层整体性和刚性都差,上层则隔墙多,头重脚轻,在7度地震多数会出现轻微破坏,8度地震作用下,可能会出现中等破坏,即房屋承重构件轻微破坏,局部有明显裂缝,个别非承重构件破坏严重,需要修理方可使用。底层框架砌体抗震墙,底层的纵横墙数量较少且平面布置不对称,而上部砖房则纵横墙的间距较密,上部砖房的侧移刚度较底层大得多,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由于底层的抗侧力刚度和极限承载能力相对于第二层薄弱,结构将在底层率先屈服、进入弹塑性状态,并将产生变形集中的现象。底层的率先破坏将危及整个房屋的安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这类房屋的总层数给予了较严格的限制,即6、7度区不宜超过六层,8度区不宜超过五层,9度区不宜超过三层。

第3题: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框架柱的设计不需要考虑地震倾覆力矩引起的附加轴力。()


正确答案:错

第4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允许底框支二层,但应采取有效措施,下列( )项措施是不正确的。

A.调整侧向刚度,且第三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比值不应小于1.0
B.抗震墙采用条形基础、筏式基础
C.上部砌体抗震墙与底部框架梁对齐或基本对齐
D.水平地震作用应全部由该方向的抗震墙和框架柱共同承担

答案:D
解析:

第5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抗震设计时,抗震墙结构和框架一抗震墙结构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是指( )。

A.底部二层
B.墙段总高度的1/8和底部二层二者的较大值
C.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二层二者的较大值,且不大于15m
D.底部三层,且不大于15m

答案:C
解析:

第6题: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计算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砌体房屋抗震计算时,在下列几种情况中,哪一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A)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计算,可采用底部剪力法,其底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均应乘以增大系数
(B)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考虑高阶振型的影响,其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系数8n=0.2
(C)在楼层各墙段间进行地震剪力分配时,当墙段的高宽比h/b(D)对自承重墙体进行墙体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时,其受剪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 =0.75


答案:B
解析:
答案:(B)
解答:(A)正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7.2.1条和7.2.4条
(B)错误,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5. 2.1条
(C)正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7. 2.3条
(D)正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7.2.8条

第8题: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


正确答案:对

第9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抗震设计时,24m以上的抗震墙结构和框架一抗震墙结构,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是指下列哪一种情况?( )

A.底部二层
B.墙肢总高度的1/10和底部二层二者的较大值
C.墙肢总高度的1/10和底部二层二者的较小值
D.底部三层,且不大于15m

答案:B
解析:
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1.10条。

第10题:

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按8度(0.2g)设防时,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抗震墙、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分别为( )。

A.80m、90m、100m
B.90m、100m、110m
C.100m、100m、110m
D.100m、100m、100m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6.1.1条表6.1.1,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按8度(0.2g)设防时,框架—抗震墙、抗震墙、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相同,都是100m。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