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高度为60m,平面及竖向为规则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关于其楼盖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题目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高度为60m,平面及竖向为规则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关于其楼盖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下室应采用现浇楼盖,其余楼层可采用装配式楼盖
B.地下室及房屋顶层应采用现浇楼盖,其余楼层可采用装配式楼盖
C.地下室及房屋顶层应采用现浇楼盖,其余楼层可采用装配整体式楼盖
D.所有楼层均应采用现浇楼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体系,按照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其适用的最大高度为( )。

A:140m
B:130m
C:120m
D:100m

答案:B
解析:
2019版教材P33
表2.1.1

第2题:

某五层档案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Ⅲ类,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
15.假定,各楼层在地震作用下的层剪力Vi和层间位移△i如题表所示。试问,以下关于该建筑竖向规则性的判断,何项正确?(  )
提示:本工程无立面收进、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及楼层承载力突变。


A.属于竖向规则结构
B.属于竖向一般不规则结构
C.属于竖向严重不规则结构
D.无法判断竖向规则性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表3.4.3-2(见题解表),各层的侧向刚度:



对层刚度进行比较,是否存在某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层的70%,
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



经比较,第2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第3、第4、第5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
80%,属于一般竖向不规则结构。竖向严重不规则结构是指超过表3.4.3-2一项及以上的不规则指标。

第3题:

某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高60m,设防烈度为7度,Ⅱ类场地,剪力墙的抗震的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参考答案:C

第4题: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框架一抗震墙及抗震墙结构的适用最大高度为( )。

A.均为120m
B.框剪100m、剪力墙80m
C.框剪80m、剪力墙100m
D.均为80m

答案:A
解析:

第5题:

某1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为64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场地类别Ⅱ类。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底层剪力墙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为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92%。下列关于框架、剪力墙抗震等级的确定何项正确?
A 框架三级、剪力墙三级
B 框架二级、剪力墙二级
C 框架三级、剪力墙二级
D 框架二级、剪力墙三级


答案:D
解析:
解答:根据《高规》8.1.3-1,按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其中的框架部分应按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框架进行设计。
根据《高规》表3.9.3,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故选(D)。

第6题:

下列关于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说法,其中何项正确(  )

A. 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结构基础顶面算起
B. 混凝土框架和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计算地震作用时阻尼比应取0.05
C. 计算竖向构件轴压比时,应取竖向构件(墙、柱)各工况组合最大轴压力设计值与构件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比值
D. 重点设防类(乙类)设防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适用的最大高度

答案:D
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11.1.5-1条规定,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故A项错误;
  根据《混规》第11.8.3-1条规定,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阻尼比宜取0.03;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及板柱—剪力墙结构中,当仅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或板时,阻尼比应取0.05。故B项错误;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6.4.2条规定,一、二、三级抗震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的轴压比,一级时,9度不宜大于0.4,7、8度不宜大于0.5;二、三级时不宜大于0.6。故C项错误;
  根据《抗规》第6.1.1条注6规定,乙类建筑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适用的最大高度。故D项正确。
  答案选D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一些重要概念。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仔细审题,找出各选项中的关键字;
  ②查阅规范,找到对应条款,比对并判断各选项的对错。

第7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为48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 该房屋平面为长矩形,楼盖横向宽度为20m,楼盖无大洞口;每层楼盖均为装配整体式楼盖,采用现浇层厚度为70mm的叠合楼板。在布置横向剪力墙时,横向剪力墙的间距(m) 采用下列何项数值时,最接近并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最低构造规定?
(A) 40
(B) 50
(C) 60
(D) 80


答案:B
解析:
(B) 解答: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 3—2002)表8.1.8及注3,楼盖剪力墙间距取4x20m=80m和50m中的较小值,故取50m,选(B)。

第8题:

假设一栋住宅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高度为80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采用()结构体系最为合适。

A.框架结构

B.剪力墙结构

C.筒体结构

D.框筒结构


答案:B

第9题:

某1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为64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场地类别Ⅱ类。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底层剪力墙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为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92%。下列关于框架、剪力墙抗震等级的确定何项正确?(  )[2012年真题]


A. 框架三级、剪力墙三级
B. 框架二级、剪力墙二级
C. 框架三级、剪力墙二级
D. 框架二级、剪力墙三级

答案:D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8.1.3条第1款规定,本结构应按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且其中的框架部分应按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框架进行设计;根据表3.9.3可知,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

第10题:

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当需设置防震缝时,其最小宽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结构房屋的高度有关
B.与抗震设防烈度有关
C.高度相同的框架结构和框架一抗震墙结构房屋,其防震缝最小宽度是相同的
D.高度相同的抗震墙结构和框架一抗震墙结构房屋,其防震缝最小宽度前者比后者应小

答案: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