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民用建筑场地地层资料如下:

题目
某民用建筑场地地层资料如下:
① 0~3 m黏土,I1=0.4,fak=180 kPa;
② 3~5 m粉土,黏粒含量为18%,fak=160 kPa;
③ 5~7 m细砂,黏粒含量15%,中密,fak=200 kPa;地质年代为Q4;
④ 7~9 m密实砂土,fak=380 kPa,地质年代为Q3;
⑤9 m以下为基岩。
场地地下水位为2.0 m,基础埋深为2.0 m,位于8度烈度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进行初步判定,不能排除液化的土层有( )。

A 一层
B 二层
C 三层
D 四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丁类建筑场地勘察资料如下:
① 0~3 m淤泥质土,fak=130 kPa;
② 3~15 m黏土,fak=200 kPa;
③ 15~18 m密实粗砂,fak=300 kPa;
④ 18 m以下,岩石。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该场地类别为( )。

A.Ⅰ类 (B) Ⅱ类 (C) Ⅲ类 (D) Ⅳ类

答案:B
解析:
① 各岩土层剪切波速按经验及表4.1.3取值如下: vs1=150 m/s,vs2=250 m/s,vs3=280 m/s,vs4=500 m/s。 ② 取覆盖层厚度d0v=18 m。 ③ 取计算深度d0=18 m。 ④ 等效剪切波速值vse
⑤场地类别: d0v=18 m,vse=228.7 m/s 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

第2题:

某民用建筑场地为花岗岩残积土场地,场地勘察资料表明,土的天然含水量为18%,其中细粒土(粒径小于0.5m)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0%,细粒土的液限为30%,塑限为18%,该花岗岩残积土的液性指数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0
B、0、23
C、0、47
D、0、64

答案:C
解析:

第3题:

某场地地层剖面为三层结构,地层由上至下的电阻率关系为ρ1>ρ2、ρ2<ρ3,问本场地的电测深曲线类型为下列哪个选项?(  )



答案:D
解析:
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表规定,ρ1>ρ2<ρ3,由表可以判断曲线类型为H型。
表 电测深曲线类型

第4题:

陇西地区某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地层情况为:0~12.5 m为湿陷性黄土,12.5 m 以下为非湿陷性土。探井资料如表,假设场地地层水平,均匀,地面标高与±0.000


答案:B
解析:

第5题:

某工程场地钻孔地质资料如表7,该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为(  )。
表7 某工程场地钻孔地质资料

A.I
B.Ⅱ
C.Ⅲ
D.Ⅳ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1.5条规定,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为:

第6题:

某水工建筑物基础埋深为5 m,场地地层资料如下:
① 0~3 m黏土,I1=0.5,vs1=50 m/s
② 3~12 m密实中砂,vs2=340 m/s;
③ 12 m以下基岩,vs3=800 m/s。
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
① 平均剪切波速为( )。

A 150 m/s
B 245 m/s
C 292.5 m/s
D 340 m/s

答案:D
解析:

第7题:

某场地地质勘探资料如下:
① 黏土0~6 m,可塑,vs=160 m/s;
② 砂土6~8 m,中密,vs=270 m/s;
③ 砾砂8~11 m,中密,vs=380 m/s;
④ 花岗岩,11 m以下,中风化,vs=800 m/s。
该场地的卓越周期为( )。

A 0.1 S
B 0.2 S
C 0.4 s
D 0.8 S

答案:B
解析:

第8题:

某场地地层资料如下:
① 0~3 m黏土,vs=150m/s;
② 3~18 m砾砂;vs=350m/s
③ 18~20 m玄武岩,vs=600m/s;
④ 20~27 m黏土,vs=160m/s;
⑤ 27~32 m黏土vs=420m/s;
⑥ 32 m以下,泥岩,vs=600m/s。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① 场地覆盖层厚度为( )。

A 20 m
B 25 m
C 27 m
D 30 m

答案:B
解析:

第9题:

某民用建筑场地地层资料如下:
① 0~8 m黏土,可塑;
② 8~12 m细砂土,稍密;
③ 12~18 m泥岩中风化。
地下水位2.0 m,在9 m及11 m处进行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分别为5和8,场地地震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物采用打入式桩基础,桩截面为250 mm×250 mm,桩距为1.0 m,砂土层侧摩阻力为40 kPa,进行桩基抗震验算时砂土层的侧阻力宜取( )kPa。

A 13
B 20
C 27
D 40

答案:C
解析:
① 临界贯入击数Ncr。
② 打桩后的标准贯入锤击数N1。
9.0 m处N1=5+100×0.0625×(1-2.718-0.3×5)=9.9
11.0 m处N1=8+100×0.0625×(1-2.718-3×8)=14.3
③ 折减系数α。
9.0 m处的折减系数α111.0 m处的折减系数α2α2=1土层加权平均折减系数α④ 抗震验算时砂层的侧阻力qs

第10题:

某民用建筑场地勘探资料如下:
0~7 m黏性土,硬塑,Ps=5800 kPa; 7~10 m砂土,中密,Ps=8700 kPa,Rf=0.5; 10 m以下为基岩,地下水位埋深为2.0 m,场地地震烈度为8度,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判定砂土层的液化性为( )。

A液化 B非液化 C不能判断

答案:B
解析:
αw=1-0.065(dw-2)=1-0.065×(2-2)=1 αu=1-0.05×(7-2)=0.75 αp=0.6 Pscr=Ps0dwαuαp=12.25×1×0.75×0.6=5.5(MPa) Ps=8.7 MPa>Pscr,砂土层不液化。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