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单选题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为了区分、测试和确定软弱层的抗剪强度,要将软弱结构面分成四类分别取值,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破碎型、破碎含泥型、破碎细粒型、泥化型B 原生型、次生充填型、风化型、卸荷型C 岩块岩屑型、岩屑夹泥型、泥夹岩屑型、泥型D 黏土岩、黏土岩泥化、黏土岩固块、黏土岩砾状
下列( )选项的岩体结构类型不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1999)的岩体结构分类之列。A、整体状、块状、次块状结构B、巨厚状、厚层状、中厚层状、互层和薄层状结构C、风化卸荷状结构和风化碎裂结构D、镶嵌碎裂结构和碎裂结构
单选题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具有整体块状结构、层状构造的硬质岩体经抗剪强度试验呈脆性破坏时,下列坝基抗剪强度取值方法中,正确的是( )。A 采用优定斜率法B 采用最小二乘法C 采用峰值强度的平均值作为标准值D 采用残余强度与比例极限强度二者的小值作为标准值
下述关于岩体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A、岩体是天然的岩石块体,是由岩块组成的B、岩体是指岩块及结构面共同组成的地质体C、岩体的强度主要受结构面的强度、发育规律及组合关系控制D、岩体的强度与岩块的强度也有一定的关系
单选题下列( )选项的岩体结构类型不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的岩体结构分类之列。A 整体状、块状、次块状结构B 巨厚层状、厚层状、中厚层状、互层和薄层状结构C 风化卸荷状结构和风化碎块状结构D 镶嵌碎裂结构和碎裂结构
多选题软弱夹层结构面抗剪断强度的取值原则为()。A根据软弱夹层的类型和厚度的总体地质特征进行调整,提出地质建议值B软弱夹层应根据岩块岩屑型、岩屑夹泥型、泥夹岩屑型和泥型四类分别取值C硬性结构面抗剪断强度参数按峰值平均值,抗剪强度参数按残余强度最大值作为标准值D软弱结构面抗剪断强度参数按峰值强度小值平均值,抗剪强度参数按屈服强度平均值作为标准值
单选题下列关于围岩强度应力比的有关说法,其中不准确的是()。A 围岩强度应力是反映围岩应力大小与围岩强度相对关系的定量指标B 围岩强度应力比为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和岩体完整性系数之积与围岩最大主应力之比C 围岩的最大主应力在无实测资料时可用岩体的自重应力代替D 围岩强度应力比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推荐的分类方法中围岩分类的限定判据
单选题《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推荐的分类方法中,基本因素T是指( )。A 岩石强度评分、岩体完整性评分、结构面状态评分B 地下水评分、主要结构面产状评分、结构面状态评分C 地下水评分、岩体完整性评分、结构面状态评分D 岩石强度评分、岩体完整性评分、主要结构面产状评分
单选题《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推荐的分类方法中,修正因素是指()。A 地下水评分和主要结构面产状评分B 岩石强度评分和岩体完整程度评分C 岩体完整程度评分和结构面状态评分D 结构面状态评分和地下水评分
岩体抗剪强度试验中,根据试验方法的不同可得到三种抗剪强度,即:抗剪断强度、抗剪强度、抗切强度。一般地说,抗剪断强度与抗剪强度的大小之间有如下规律:( )。A、抗剪断强度大于抗剪强度B、抗剪断强度小于抗剪强度C、抗剪断强度等于抗剪强度D、无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