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位于我国南部沿海丘陵地区,盛产水果、海产品,风景旅游资源丰富,部分山体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东湾为水产资源保护区,沿海分布大量的红树林、湿地、沙滩及礁石。外商根据东、西两个海湾均具有建深水港的良好条件和对市场、区位等其他因素的综合考虑,计划在该市投巨资兴建大型石化项目。据此,该市编制了以发展石化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其要点如下:

题目
某市位于我国南部沿海丘陵地区,盛产水果、海产品,风景旅游资源丰富,部分山体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东湾为水产资源保护区,沿海分布大量的红树林、湿地、沙滩及礁石。外商根据东、西两个海湾均具有建深水港的良好条件和对市场、区位等其他因素的综合考虑,计划在该市投巨资兴建大型石化项目。据此,该市编制了以发展石化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其要点如下:
(1)等级结构:A、B、C、D四级
A为市域中心城市;B为市域副中心城市;C为重点发展城镇;D为一般城镇。
(2)职能结构:C1、C2、C3、C4、C5以发展石化工业为主要职能;D13、D14、D15以发展旅游业为主要职能;其余均为综合职能。
(3)交通:考虑到东湾现状基础设施和城镇依托条件较好,规划拟在东湾进行局部填海建设深水港码头。为促进市域协调发展,规划建设环状高速公路网和若干条一、二级公路,以加强各城镇之间的联系。
该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如图1所示:
【问题】:根据以上说明和规划示意图,指出港口选址、石化规划布局及高速公路选线存在什么问题,说明主要理由并提出改进意见。

图1某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某大城市,市域内北部为丘陵地区,南部为平原地区,市域范围内现状有两个主要城市Y和Z,两城市相距60km,另外有若干中小城市。城市Y为市域的中心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100万,城市Z为临海的港口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40万,其他的中小城市人口规模为10万~20万不等。现状有一条国家级的髙速公路南北向穿过市域,为协调市域城镇发展,配合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提出了以石化为主的工业区A、以电子为主的工业区B、区域性物流园区C及4D级新机场等的规划布局意见,同时还规划了环形高速公路等内容。
根据提供的规划示意图(图1一11),指出该规划在项目布局和道路交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案:
解析:
存在的问题如下:
1.石化工业区未靠近港口和铁路,交通运输不便,而靠近水库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2.区域性物流园区距离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太远,布局不合理。
3.机场为选址在区域中心城市Z和城市Y之间,不利于区域基础设施共享。
4.市域中心城市Y与港口城市Z之间没有高速公路联系,而其他中小城市之间却有髙速公路联系,不合理。

第2题:

我国某大城市,市域内北部为丘陵地区,南部为平原地区,市域范围内现状有两个主要城市Y和Z,两城市相距60km,另外有若干中小城市。城市Y为市域的中心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100万,城市Z为临海的港口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40万,其他的中小城市人口规模为10万~20万不等。现状有一条国家级的高速公路南北向穿过市域,为协调市域城镇发展,配合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提出了以石化为主的工业区A、以电子为主的工业区B、区域性物流园区C及4D级新机场等规划布局意见,同时还规划了环形高速公路等内容。
根据提供的规划示意图(如图5所示),指出该规划在项目布局和道路交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案:
解析:
存在的问题如下。
1.石化工业区未靠近港口和铁路,交通运输不便,而且靠近水库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2.区域性物流园区距离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太远,布局不合理。
3.机场未选址在区域中心城市Z和城市Y之间,不利于区城基础设施共享。
4.市域中心城市Y与港口城市Z之间没有高速公路联系,而其他中小城市之间却有高速公路联系,不合理。

第3题:

有条件开展旅游活动的海洋自然保护区,其活动区域和开发规划应经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或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管理部门批准,旅游业务由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统一管理,所得收入用于保护区的建设和保护事业。()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某市位于我国南部沿海丘陵地区,盛产水果、海产品,风景旅游资源丰富,部分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东湾为水产资源保护区,沿海分布大量红树林、湿地、沙滩和礁石。
外商根据东、西两个海湾均具有建深水港的良好条件和场、区位等其他因素的综合考虑,计划在该市投巨资兴建大型石油项目。据此,该市编制了以发展石油化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其要点如下:
1.等级结构:分为A、B、C、D四级。A为市域中心城市;B为市域副中心城市;C为重点发展城镇;D为一般城镇。
2.职能结构:C1、C2、C3、C4、C5以发展石化工业为主要职能;D13、D14、D15以发展旅游业为主要职能;其余均为综合职能。
3.交通:考虑到东湾现状基础设施和城镇依托条件较好,拟在东湾进行局部填海建设深水港码头。为促进市域协调发展规划建设环状高速公路网和若干条一、二级公路,以加强各城镇之间的联系。
该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如图1一9所示。

根据以上说明及规范示意图,指出港口选址、石化工业布局及高速公路选线存在什么问题,并说明主要理由和提出改进意见。


答案:
解析:
1.深水港不适宜设置在东湾,应该设置在西湾。
因为东湾是水产资源保护区及旅游区,不适宜建立港口。而把港口设置在西湾靠近C4城,有利于实现铁路水运联运。
2.石化工业不适宜设置在C2、C3、C5。
因为C2过于接近自然保护区适宜发展山区旅游业,C3、C5近海适宜发展沿海旅游业。主要石化基地宜主要设置在C4城,它有铁路及深水港口,而且靠近100km外某大城市,接受辐射并可建成为物流基地。
3.环线高速公路应当取消。
因高速路不适宜穿过山体及自然保护区,环线选线没有和产业结合得很好。D11城只需与B1城建一条二级公路连接即可。

第5题:

外商根据东、西两个海湾均具有建深水港的良好条件和场、区位等其他因素的综合考虑, 计划在该市投巨资兴建大型石油项目。据此,该市编制了以发展石油化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其要点如下。

1.等级结构:分A、B、C、D四级。A为市域中心城市;B为市域副中心城市;C为重点发展城镇;D为一般城镇。

2.职能结构:C1、C2、C3、C4、C5以发展石化工业为主要职能;D13、D14、D15以发展旅游 业为主要职能;其余均为综合职能。

3.交通:考虑到东湾已有的基础设施和城镇依托条件较好,拟在东湾进行局部填海,建设 深水港码头。为促进市域协调发展,规划建设环状高速公路网和若干条一、二级公路,以加强 各城镇之间的联系。

该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如图2-6-1所示。

根据以上说明及规划示意图,指出港口选址、石化工业布局及高速公路选线存在什么问 题,并说明主要理由和提出改进意见。


答案:
解析:
1.深水港不适宜设置在东湾,应该设置在西湾。

因为东湾是水产资源保护区及旅游区,不适宜建立港口。而把港口设置在西湾靠近C4 城,有利于实现铁路水运联运。

2.石化工业不适宜设置在C2、C3、C5。

因为C2过于接近自然保护区,适宜发展山区旅游业;C3、C5靠近海适宜发展沿海旅游 业;主要石化基地宜设置在C4城,它有铁路及深水港口,而且靠近100 km外某大城市,能接受辐射并可建成为物流基地。

3.环线高速公路应当取消。

因高速路不适宜穿过山体及自然保护区,环线选线没有和产业很好结合。D11城与B城只需建一条二级公路连接即可。

第6题:

图1一17为某市25万人口的城市主城区总体规划示意图。
该市的东、南有高速公路和铁路,南部设有客货兼营火车站一座,西边为一湖泊。东南方向离某特大城市约70km,西北方向离某地级市约50km。
该市确定以发展无污染工业和旅游度假服务为主导的综合性城市。
规划以河流、绿带为轴,贯穿城市中部,分北城区、南城区、东组团三片。北城区为全市公共活动中心和居住区,南城区为工业、仓储区,东组团为新规划的居住区。沿湖风景优美,规划两座度假村。
请指出该总体规划布局的主要不当之处及其理由。


答案:
解析:
1.在南北城区尚有空闲建设用地的情况下,不宜跨越高速公路和铁路发展东组团。
2.南北城区功能划分不尽合理,会产生上下班的交通问题。
3.规划布局没有充分考虑火车站的客运功能,主要居住用地要远离火车站。
4.南北城区之间联系的道路偏少。
5.度假村A不应该安排在防洪区内。

第7题: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级市,其南部为丘陵,北部为山区,山区经济以农林为主。受地形条件影响,城镇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地带,市域城镇化水平在35%左右。市域内现有大城市一个,县城6 个,其它建制镇34 个。规划为求市域内城镇均衡发展,在北部地区新设3 个镇,市域交通规划基本符合发展要求。



图1-1 某市市域城镇体系现状示意图



某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2004~2020)
  【问题】
  试结合该市现状和规划示意图,指出在该城镇等级布局和主要交通线路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在该城镇等级布局和主要交通线路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重点镇设置过多,发展重点反而不明确。
  (2)5 号镇和34 号镇不宜作为重点镇,不靠近主要交通干线。
  (3)新增设的3 个镇中,35 号和36 号设置条件不充分。
  (4)南北向高速公路与中心城市联系不便。

第8题:

盐城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境内东部沿海海岸型湿地被列入世界重点湿地保护区,建有世界上第一个()保护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参考答案:野生麋鹿,珍禽

第9题:

图3所示为人口25万的某城市主城区总体规划示意图。
该市的东、南有高速公路和铁路,南部设有客货兼营火车站一座,西边为一湖泊,东南方向离某特大城市约70 km,西北方向离某地级市约50 km。

该市确定以发展无污染工业和旅游度假服务为主导的综合性城市。规划以河流、绿带为轴,贯穿城市中部,分北城区、南城区、东组团3片。北城区为全市公共活动中心和居住区,南城区为工业、仓储区,东组团为新规划的居住区。沿湖风景优美,规划两座度假村。
请指出该总体规划布局的主要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在南、北城区尚有空闲建设用地的情况下,不宜跨越高速公路和铁路发展东组团。
2.南、北城区功能划分不尽合理,会产生上下班的交通问题。
3.规划布局没有充分考虑火车站的客运功能,主要居住用地远离火车站。
4.南、北城区之间联系的道路偏少。
5.度假村A不应该安排在防洪区内。
6.东组团与南市区的交通联系不便。

第10题: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级市,其南部为丘陵,北部为山区,山区经济以农林为主。受地形条件影响,城镇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地带,市域城镇化水平在35%左右,市域内现有大城市1个,县城6个,其他建制镇34个,规划为求市域内城镇均衡发展,在北部地区新设3个镇,市域交通规模基本符合发展要求。



试结合该市市域城镇体系现状图(图2-1)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图2-2所示),指出该市在城镇等级、布局和主要交通线路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4号镇和34号镇不靠近主要交通线,规划为重点镇明显脱离实际。

2.现有34个镇,为求均衡发展而新增设的35号、36号两个镇不合理。

3.重点镇过多,发展重点反而不明确。

4.南北向高速公路与中心城市的联系不便。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