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口腔颌面部感染治疗中,切开引流的指征是

题目
在口腔颌面部感染治疗中,切开引流的指征是

A.只有在出现波动感后才能切开引流
B.结核性淋巴结炎应早期切开引流
C.局部压痛明显,有可压性水肿,但穿刺无脓者不应切开引流
D.上唇部痈应早期切开引流
E.抗生素治疗无效,且出现中毒症状时,才能切开引流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E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局部治疗,错误的是

A.保持局部清洁
B.避免不良刺激
C.面部痈应早期切开减张
D.表浅脓肿出现波动感应及时切开引流
E.局部超短波理疗

答案:C
解析:

第2题:

试述口腔颔面部感染切开引流的指征。


正确答案:切开引流的指征是:
(1)发病时间一般是牙源性3~4天,腺源性为5~7天,经抗生素治疗后仍高热不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者;
(2)局部肿胀明显,波动性跳痛,压痛明显者;
(3)局部凹陷性水肿,有波动感,或穿刺抽出脓液者;
(4)腐败坏死性感染,应早期广泛切开引流;
(5)脓肿已穿破,但引流不畅者。

第3题:

口腔颌面部感染脓肿形成后治疗的主要措施是 ( )

A、大剂量抗生素

B、对症治疗

C、激素

D、脓肿切开引流和抗生素应用

E、局部外敷中药


参考答案:D

第4题:

单选题
口腔颌面部感染脓肿形成后治疗的主要措施是()。
A

大剂量抗生素

B

对症治疗

C

激素

D

脓肿切开引流和抗生素应用

E

局部外敷中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试述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切开引流的指征。


正确答案: (1)发病时间,牙源性感染3~4天,腺源性5~7天,经抗生素治疗后,仍高热不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明显增高者;(2)局部肿胀、跳痛、压痛明显者;(3)局部有凹陷性水肿,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者;(4)腐败坏死性感染,应早期广泛切开引流,以避免窒息;(5)脓肿已穿破,但引流不畅者。

第6题:

口腔颌面部感染脓肿形成后治疗的主要措施是 ( )

A.激素
B.局部外敷中药
C.对症治疗
D.大剂量抗生素
E.脓肿切开引流和抗生素应用

答案:E
解析:

第7题:

试述口腔颌面部脓肿切开引流的目的。


正确答案: 口腔颌面部炎症局限形成脓肿,应及时进行切开引流术,其目的如下:(1)使脓液坏死感染物迅速排出,减少毒素吸收;(2)减轻局部肿胀、疼痛及张力,缓解对呼吸道和咽腔的压力,避免发生窒息;(3)可防止感染向邻近间隙蔓延,防止向颅内、纵隔和血液扩散,避免严重并发症;(4)可防止发生边缘性骨髓炎。

第8题:

对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治疗,不正确的是

A、挤压排脓

B、面部清洁

C、切开排脓

D、抗生素治疗

E、加强营养


参考答案:A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切开引流的指征。

正确答案: (1)发病时间,牙源性感染3~4天,腺源性5~7天,经抗生素治疗后,仍高热不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明显增高者;(2)局部肿胀、跳痛、压痛明显者;(3)局部有凹陷性水肿,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者;(4)腐败坏死性感染,应早期广泛切开引流,以避免窒息;(5)脓肿已穿破,但引流不畅者。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单选题
在口腔颌面部感染治疗中,切开引流的指征是(  )。
A

上唇部痈应早期切开引流

B

结核性淋巴结炎应早期切开引流

C

局部压痛明显,有可压性水肿,但穿刺无脓者不应切开引流

D

抗生素治疗无效,且出现中毒症状时,才能切开引流

E

只有在出现波动感后才能切开引流


正确答案: C
解析:
切开引流为破坏性治疗,但如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时,切开引流可减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