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粉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题目
关于粉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
B.粒径大于0.075的颗粒不超过全重50%,且塑性指数小于或等于10的土
C.粒径小于0.075的颗粒不超过全重50%,且塑性指数大于或等于10的土
D.粒径大于0.075的颗粒超过全重50%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根据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分类。根据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和黏性土。碎石土是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根据颗粒级配和颗粒形状分为漂石、块石、卵石、碎石、圆砾和角砾;砂土是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黏性土是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黏性土分为粉质黏土和黏土;粉土是粒径大于0.075的颗粒不超过全重50%,且塑性指数小于或等于10的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深层搅拌法加固地基的说法,正确的有()。
A.用水泥(或石灰)作固化剂,用特制搅拌机械,就地将其和土强制搅拌成加固土
B.深层搅拌法可分为浆液搅拌和粉体喷射搅拌两种
C.粉体喷射深层搅拌机械在国内常用的有单轴、双轴、三轴及多轴搅拌机
D.深层搅拌法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加固土
E.适用于加固饱和黏性土和粉土等地基


答案:A,B,D,E
解析:

第2题:

关于粉土的物理特性,下列( )说法是不正确的。

A.
B.粉土中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量的50%
C.
D.一般说来,粉土的承载力比黏性土高

答案:D
解析:

第3题:

用以下几类土作为填筑路堤材料时其工程性质由好到差的正确排列是()。

A.砂性土-粉性土-粘性土

B.砂性土-粘性土-粉性土

C.粉性土-粘性土-砂性土

D.粘性土-砂性土-粉性土


参考答案:B

第4题:

室内渗透试验分为常水头试验及变水头试验,()的说法是正确的。
A .常水头试验适用于砂土及碎石类土
B .变水头试验适用于粉土及黏性土
C .常水头试验最适用于粉土
D .变水头试验最适用于渗透性很低的软黏土


答案:A,B
解析:

第5题:

关于土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有()。

A、土是集合体结构
B、土的构造是决定勘探、取样或原位测试布置方案和数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C、根据颗粒大小可以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粉土
D、按有机质含量分为:无机土、有机质土、泥炭质土和泥炭
E、根据颗粒级配分类,砂土是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

答案:B,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土。土可分为单粒结构和集合体结构,根据颗粒大小可以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碎石土是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

第6题:

关于土中的水分下列( )说法是不正确的。

A.含水量是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的颗粒质量之比
B.含水量是土中水的质量与总质量之比
C.当孔隙比相同,粉土的含水量越大,土的承载越低
D.基坑施工时降水,会引起周围房屋沉降

答案:B
解析:
含水量是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的颗粒质量之比。

第7题:

以下关于土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湿陷性黄土年代和湿陷性关系不大
B.一般粉土颗粒比粘土小
C.粘性土的塑性指数大于10
D.变质岩多呈现块结构
E.膨胀土一般被误认为工程性能较好的土

答案:C,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岩体的力学特征。A 选项:年代越长,湿陷性越小;B 选项:粘土颗粒是最小的;D 选项:变质岩多呈片理结构。

第8题:

下列关于软土和膨胀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淤泥、淤泥质黏性土和粉土属于软土
B.膨胀土为土中黏粒成分主要由憎水性矿物组成
C.膨胀岩土分布地区常见浅层塑性滑坡、地裂等不良地质现象
D.软土天然含水率高、孔隙比小、压缩性高且强度低

答案:C
解析:
AD错,软土是指主要由细粒土组成的天然含水率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和强度低的软塑到流塑状态的土层,包括淤泥、淤泥质黏性土和淤泥质粉土等。
B错,膨胀土是含一定数量亲水矿物质且随着环境的干湿循环变化而具有显著的干燥收缩、吸水膨胀和强度衰减的黏性土。

第9题:

室内渗透试验分为常水头试验及变水头试验,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常水头试验适用于砂土及碎石类土
B.变水头试验适用于粉土及黏性土
C.常水头试验最适用于粉土
D.变水头试验最适甩于渗透性很低的软黏土


答案:A,B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11.2.3条,常水头试验适用于砂土和碎石土;变水头试验适用于粉土和黏性土;透水性很低的软土可通过固结试验测定固结系数、体积压缩系数,计算渗透系数。

第10题:

对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进行液化判别时,在同一标准贯入试验深度和地下水位的条件下,如果砂土和粉土的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相同,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

A. 粉细砂比粉土更容易液化
B. 黏粒含量较多的砂土较容易液化
C. 平均粒径d50为0.10~0.20mm的砂土不易液化
D. 粉土中黏粒含量越多越不容易液化

答案:A,D
解析:
A项正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4.3.4条规定,当饱和土标准贯入锤击数(未经杆长修正)小于或等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时,应判为液化土。粉细砂的黏粒含量百分率小于粉土,由式(4.3.4)可知,可知粉细砂的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大于粉土,故粉细砂比粉土更容易液化;BC两项错误,砂土的抗液化性能与平均粒径d50的关系密切,容易液化的砂土平均粒径d50在0.02~1.00mm之间,d50在0.07mm附近时最容易液化,砂土中黏粒含量超过16%时就很难液化;D项正确,粉土中的黏粒含量是影响粉土液化的重要因素,当粉土中黏粒含量增加时,土体中的黏粒逐渐从润滑作用变为密实、镶嵌作用,粉土的黏粒含量越高越不容易液化。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