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4-2013)。某钢筋混凝土梁长为12000mm。设计保护层厚为25mm,钢筋为A10@300,则该梁所配钢筋数量应为( )。

题目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4-2013)。某钢筋混凝土梁长为12000mm。设计保护层厚为25mm,钢筋为A10@300,则该梁所配钢筋数量应为( )。

A、40根
B、41根
C、42根
D、300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584—2013),某钢筋混凝土梁长为12000mm。涉及保护层厚为25mm,钢筋为A10@300,则该梁所配钢筋数量应为()。

A.40根
B.41根
C.42根
D.300根

答案:B
解析:
箍筋(或其他分布钢筋)的根数,应按下式计算:箍筋根数 =箍筋分布长度/箍筋直径+1即:箍筋根数=(12000-25×2)/300+1=41(根)

第2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4-2013,打桩工程量计算正确的是( )。

A: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按设计图示尺寸桩长以米计算,送桩工程量另计
B:打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按设计图示数量以根计算,截桩头工程量另计
C:钢管桩按设计图示截面积乘以桩长,以实体积计算
D:钢板桩按不同板幅以设计长度计算

答案:B
解析:
2019版教材P382
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的计算规则是,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桩长(包括桩尖)计算,单位:m,或按设计图示截面积乘以桩长(包括桩尖)以实体积计算,单位:m3;或按设计图示数量计算,单位:根。
截(凿)桩头按设计桩截面乘以桩头长度以体积计算,单位:m3;或按设计图示数量计算,单位:根。
2019版教材P382
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以t为单位。
2019版教材P380
钢板桩的计算规则是,按设计图示尺寸以质量计算,单位:t;或按设计图示墙中心线长乘以桩长以面积计算,单位:m2。

第3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4-2013)规定,关于基坑支护工程量计算正确的为( )。
A、地下连续墙按设计图示墙中心线长度以m计算
B、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桩按设计图示数量以根计算
C、钢板桩按设计图示数量以根计算
D、喷射混凝土按设计图示面积乘以喷层厚度以体积计算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地基处理与边坡支护工程。地下连续墙按设计图示墙中心线长乘以厚度乘以槽深以体积计算,单位:m3。钢板桩按设计图示尺寸以质量计算,单位:t;或按设计图示墙中心线长乘以桩长以面积计算,单位:m2。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桩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桩长(包括桩尖)计算,单位:m;或按设计图示数量计算,单位:根。喷射混凝土(水泥砂浆)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参见教材P328。

第4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已知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梁长6000mm,截面为800×1200mm,设计用ф12mm箍筋,单位理论重量为0.888kg/m,单根箍筋两个弯钩增加长度共160mm,钢筋保护层厚为25mm,箍筋间距为200mm,则10根梁的箍筋工程量为()。

A、1.042t
B、1.047t
C、1.076t
D、1.123t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钢筋工程。箍筋根数=6000/200+1=31根,每根箍筋的长度=(1.2+0.8)×2-8×0.025-4×0.012+0.16=3.912m,10根梁的箍筋工程量=31×3.912×0.888×10=1.076t。

第5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某钢筋混凝土梁长为12000mm。设计保护层厚为25mm,钢筋为A10@300,则该梁所配钢筋数量应为( )根。

A:40
B:41
C:42
D:300

答案:B
解析:
2019版教材P403
箍筋根数=箍筋分布长度/箍筋间距+1。(12000-25×2)/300+1=40.83,取整为41。

第6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584-2013,某钢筋混凝土梁长为12000mm。设计保护层厚度为25mm,钢筋为Φ10@300,则该梁所配箍筋数量应为( )。

A:40根
B:41根
C:42根
D:300根

答案:B
解析:
2019版教材P403
箍筋根数=箍筋分布长度/箍筋间距+1=(12m-0.025×2)/0.3+1=40.83333333=41根。

第7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某钢筋混凝土梁长为12000mm。设计保护层厚为25mm,箍筋为φ10@300,则该梁所配箍筋数量应为( )根。

A.40
B.41
C.42
D.300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12000-25×2)/300+1=40.83,取整为41。

第8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4-2013)规定,关于桩基础的项目列项或工程量计算正确的为( )。
A、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试验桩应在工程量清单中单独列项
B、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试验桩工程量应并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项目
C、现场截凿桩头工程量不单独列项,并入桩工程量计算
D、挖孔桩土方按设计桩长(包括桩尖)以米计算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桩基础工程。打试验桩和打斜桩应按相应项目单独列项。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桩长计算。截(凿)桩头按设计桩截面乘以桩头长度以体积计算,单位:m3;或按设计图示数量计算,单位:根。挖孔桩土(石)方按设计图示尺寸(含护壁)截面积乘以挖孔深度以体积计算。参见教材P329。

第9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4-2013,打桩工程量计算正确的是( )。

A.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按设计图示尺寸桩长以米计算,送桩工程量另计
B.打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按设计图示数量以根计算,截桩头工程量另计
C.钢管桩按设计图示截面积乘以桩长,以实体积计算
D.钢板桩按不同板幅以设计长度计算

答案:B
解析:
2020版教材P380~382
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的计算规则是,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桩长(包括桩尖)计算,单位:m,或按设计图示截面积乘以桩长(包括桩尖)以实体积计算,单位:m3;或按设计图示数量计算,单位:根。
截(凿)桩头按设计桩截面乘以桩头长度以体积计算,单位:m3;或按设计图示数量计算,单位:根。

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以t为单位。

钢板桩的计算规则是,按设计图示尺寸以质量计算,单位:t;或按设计图示墙中心线长乘以桩长以面积计算,单位:m2。

第10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GB/T 50854-2013),钢筋工程中现浇混凝土钢筋工程量( )

A.按设计图示长度乘以单位理论质量计算
B.按设计图示以数量计算
C.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
D.不单独计算

答案:A
解析:
现浇混凝土钢筋、预制构件钢筋、钢筋网片、钢筋笼其工程量应区分钢筋种类、规格,按设计图示钢筋长度乘以单位理论质量计算。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