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对犯有恶逆以上罪者实行几复奏( )

题目
唐代对犯有恶逆以上罪者实行几复奏( )

A.一复奏
B.三复奏
C.五复奏
D.不复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唐六典.刑部》规定:“开元二十五年敕……自今以后,有犯死刑,除十恶死罪、造伪头首、劫杀、故杀、谋杀外,宣令中书门下与法官等祥所犯轻罪,具状闻奏.”宋太祖诏令:“自今诸州大辟,录案闻奏,付刑部复视之.”

《隋书.刑法志》规定:“开皇十五年制:死罪者,三奏而后决.”唐太宗时期规定:“凡决死刑,虽令则杀,乃三复奏.”

以上材料规定的是何种制度,分析评价该制度.


正确答案:
(1)以上材料是指唐、宋的死刑复核制度。
(2)所谓死刑复核制度,即指死刑已定判的案件,行刑前必须奏请皇帝再次核准。隋、唐时期,死刑复核制度通常须经中央有关机关审查后再奏报皇帝核准。宋朝死刑仍然须经皇帝核准。
(3)唐太宗时期规定了三复奏制度,后为慎重对待死刑案件,改行刑前的“三复奏”为“五复奏”,即决前一日两复奏,决日三复奏。但犯恶逆以上罪,以及部曲、奴婢杀主人罪,行一复奏即可。唐律还规定,如果审判官不待复奏而擅自执行死刑的,处以流刑二千里。
(4)宋朝继续实行死刑复奏制度,只是在复奏的次数上有所不同,京师死罪实行一复奏、地方死刑则不复奏。

第2题:

下列选项中.构成唐律“十恶”罪中恶逆罪的有( )。


正确答案:BC
唐律对于谋杀或者殴打祖父母、父母,谋杀伯叔父母、姑、兄姐、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以恶逆罪论处。故选B项和C项。A项构成不孝,D项构成不睦。注意:对于祖父母和父母,包括殴打和谋杀两种情形。但对于伯叔父母、外祖父母、丈夫,则仅限于谋杀。才能以恶逆罪论处。

第3题:

中国古代社会的死刑复奏制度,是指奏请皇帝批准执行死刑判决的制度。关于这一制度的说法 正确的是______。

A. 北魏太武帝时正式确立了死刑复奏制度

B.唐朝的死刑案件在地方实行“三复奏”,在京师实行“五复奏”

C.明清时期是朝审制度取代了死刑复奏制度

D.死刑复奏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既加强了皇帝对司法、审判的控制,又体现了皇帝对民众的体恤


参考答案:ABD

第4题:

唐代对犯有恶逆以上罪者实行几复奏( )

A.一复奏
B.三复奏
C.五复奏
D.不复奏

答案:A
解析:
唐代实行死刑复奏制度,限制死刑执行。贞观初年,唐太宗将京城死刑从三复奏改为五复奏,但对于恶逆以上犯罪,只需要一复奏即可实施死刑。

第5题:

下列选项中,构成唐律“十恶”罪中恶逆罪的有( )。A.咒骂父母B.谋杀祖父母C.殴打父母D.殴打伯父母


正确答案:BC

唐律对于谋杀或者殴打祖父母、父母,谋杀伯叔父母、姑、兄姐、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以恶逆罪论处。故选B项和C项。A项构成不孝,D项构成不睦。注意:对于祖父母和父母,包括殴打和谋杀两种情形。但对于伯叔父母、外祖父母、丈夫,则仅限于谋杀,才能以恶逆罪论处。

第6题:

王某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在缓刑考验期内,又发现其过去曾 犯有贪污罪,对王某应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 ( )


正确答案:A
《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故选A。

第7题:

唐代的保辜制度适用于

A.坐赃罪

B.伤害罪

C.十恶犯罪

D.贼盗罪


正确答案:B

第8题:

关于死刑复奏制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死刑复奏首先在北齐律中确立

B.死刑复奏制度确立于北魏太武帝时

C.死刑复奏制度体现了皇帝对司法权的控制

D.唐代实行死刑三复奏


正确答案:A

第9题:

唐高宗永徽年问,某地有婢女不堪主人欺凌,将主人毒杀。后该婢女被官府缉捕归案,判处斩刑。根据唐律关于死刑复奏制度的规定,该案应复奏的次数是( )

A.无需复奏
B.一复奏
C.三复奏
D.五复奏

答案:B
解析:
在唐朝的司法制度中,“凡决死刑,虽令则杀,乃三复奏”。即死刑的执行必须经过三复奏程序,死囚执行前一日复奏两次,执行当日仍可复奏一次,提请皇帝审慎考虑是否立即执行。贞观初年,唐太宗以“人命至重,一死不可再生”为由,曾一度将京城死刑改为五复奏,即决前一天两复奏,决日三复奏。但各州死刑案件仍行三复奏。如果“不待复奏报下而决者,流二千里”。至于犯有恶逆以上罪以及部曲、奴婢犯杀主人罪者,则一复奏后,就可执行死刑:本题选B选项:

第10题:

唐朝“十恶”罪中,构成恶逆罪的是(  )。
A.咒骂父母的犯罪
B.奸父亲妾的犯罪
C.殴打父母的犯罪
D.告发父母的犯罪


答案:C
解析:
解析:A项和D项构成不孝;B项构成内乱。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