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60 岁,一年前因直肠肿瘤于外院行手术治疗,具体术式不清。查体左下腹旁正中线可见一 12厘米长直行切口痕,外侧可见一造口,肛门已不存在

题目
男,60 岁,一年前因直肠肿瘤于外院行手术治疗,具体术式不清。查体左下腹旁正中线可见一 12厘米长直行切口痕,外侧可见一造口,肛门已不存在
推测该患者曾行何种术式( )

A. Miles
B. Dixon
C. Hartman
D. 乙状结肠造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经直肠指诊,距肛缘约10cm触及一肿块。应考虑采取何种术式

A.Miles手术

B.直肠息肉摘除术

C.Dixon手术

D.乙状结肠造口术

E.左半结肠切除术


正确答案:C
经腹直肠癌切除术(直肠前切除术,Dixon手术):是目前应用最多的直肠癌根治术,适用于距肛缘5cm以上的直肠癌。

第2题:

患者男性,56岁,直肠癌行Miles手术后1年半,乙状结肠造口逐渐膨出,站立时明显,平卧后消失。造口膨出近半年逐渐增大、明显。无腹痛,腹胀,停止排期排便。患者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 )A、造口肠管脱垂

B、造口旁疝

C、造口周围腹壁膨出

D、切口疝

E、内疝

F、造口旁疝嵌顿

根据目前考虑的诊断,给出下一步的检查及治疗( )A、腹部CT检查,行脱垂肠管切除,造口原位重建术

B、腹部CT检查,行造口旁疝修补术

C、腹部CT检查,造口周围腹壁膨出多由于腹壁神经损伤导致,保守治疗

D、腹部CT检查,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

E、腹部CT检查,急诊行剖腹探查,避免内疝肠管坏死

F、腹部CT检查,手法复位嵌顿肠管,如复位失败应急诊手术,防止嵌顿肠管坏死

目前造口旁疝的手术修补方式包括( )A、造口旁疝原位修补:组织对组织缝合

B、造口旁疝原位修补:应用聚丙烯补片,置于腹膜前间隙修补

C、造口旁疝原位修补:应用聚丙烯补片,置于腹膜内修补

D、造口移位。原位应用聚丙烯补片,置于腹膜前间隙修补

E、造口移位。原位应用聚丙烯补片,置于腹膜内修补

F、造口旁疝原位修补:腹腔镜下将膨化聚四氟乙烯补片置入腹腔内修补

腹腔镜下腹腔内补片修补造口旁疝的优势为( )A、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疼痛轻微,可以早期下床活动,肠蠕动恢复早

B、手术切口小,减少切口疝、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C、手术区域浆液性肿发生率低

D、手术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E、手术经济,费用低,易于被患者接受

F、原位修补,减少创伤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ABDF


问题 4 答案:ABCF

第3题:

患者,男,65岁。因直肠癌择期手术,行结肠造口,错误的宣教内容是( )

A.术后5天开放造口

B.根据个人情况和造口大小选择适宜的肛门袋

C.肛门袋内充满三分之一的排泄物时, 须及时更换清洗

D.为避免造口狭窄,在造口拆线、愈合后,可用食指、中指扩张造口

E.术后早期可采取左侧卧位


正确答案:A解析:造口术后2~3天即可开放造口。

第4题:

男,60 岁,一年前因直肠肿瘤于外院行手术治疗,具体术式不清。查体左下腹旁正中线可见一 12厘米长直行切口痕,外侧可见一造口,肛门已不存在
最佳治疗方法是()

A. 右半肝切除术
B. 肝部分切除术
C. 肿瘤射频消融
D. 全身化疗

答案:B
解析:
单发肝转移癌最有效的方法是肝部分切除术。患者一般情况可,且肿瘤单发,位于右下叶后段(VI 段)内,为可切除性转移瘤,故首选肝部分切除术(B 对)。右半肝切除术(A 错)可达 R0 切除目的,但对于正常肝组织损伤过大;肿瘤射频消融(C 错)多适用于无法耐受手术患者,不作首选。全身化疗(D 错)对于肝肿瘤效果较差,必要时可采用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

第5题:

男,58岁。排便习惯改变4个月,伴黏液血便,肛门指检示直肠癌距肛门11cm,该病人的手术方式应为

A.乙状结肠造口术

B.Miles手术

C.经腹腔直肠前切吻合术

D.经腹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远端封闭手术

E.直肠肿块局部切开术


正确答案:C

第6题:

一男患者,80岁,被诊断为直肠癌,近日常腹痛,排便困难,要求手术治疗,则采取下列术式哪个为宜( )。

A.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

B.经腹腔直肠癌切除术

C.乙状结肠造口术

D.Hartm手术

E.拉下式直肠癌切除术


正确答案:C
80岁老年男性,直肠癌晚期,以乙状结肠造口术为主。

第7题:

男性,50岁,因直肠癌行Miles术,护士在护理患者伤口时应注意正确的换药顺序是

A.会阴部切口、腹部切口、造瘘日

B.会阴部切口、造瘘口、腹部切口

C.腹部切口、会阴部切口、造瘘口

D.腹部切口、造瘘口、会阴部切口

E.造瘘口、腹部切口、会阴部切口


正确答案:C
进行伤口换药时应遵循从相对清洁伤口到污染伤口的换药顺序。

第8题:

121 .一男患者, 80 岁,被诊断为直肠癌,近日常腹痛,排便困难,要求手术治疗,则采取下列术式哪个为宜

A .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

B .径腹腔直肠癌切除术

C .乙状结肠造口术

D . Hartmarn 手术

E .拉下式直肠癌切除术


正确答案:C

第9题:

男,60岁,以脓血便2个月就诊,直肠指诊检查发现距肛门6cm处可触及一菜花样肿块。已形成一圈,触痛(+),指套上带血。初步诊断为直肠癌。

该病例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梗阻近端造口术
B.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
C.直肠前切除术(Dixon手术)
D.放疗
E.化疗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男,60 岁,一年前因直肠肿瘤于外院行手术治疗,具体术式不清。查体左下腹旁正中线可见一 12厘米长直行切口痕,外侧可见一造口,肛门已不存在
患者一般状况尚好,肠造口排便正常,肝脏 CT 见右下叶后段肝内有一 2.5cm 结节,环周强化明显,应该首先诊断为( )

A. 原发性肝癌
B. 肝血管瘤
C. 肝囊肿
D. 转移性肝癌

答案:D
解析:
老年男性,直肠癌行 Miles 术后 1 年余(肿瘤病史),肝脏出现肝脏 CT 见右下叶后段肝内有一 2.5cm 结节,环周强化明显(肝转移癌增强 CT 可出现环状强化或结节性强化),故诊断考虑肝转移癌(D 对)。原发性肝癌(A 错)增强 CT 多呈结节状强化,典型肝癌结节呈“快进快出” 表现。肝血管瘤(B 错)CT 多呈由外侧向中央逐渐强化,典型表现为“快进慢出”。肝囊肿(C 错)CT呈低密度肝占位灶,无强化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