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尿中不出现蛋白质是由于

题目
正常情况下,尿中不出现蛋白质是由于
A.肾小球滤过膜的机械屏障作用 B.肾小球滤过膜的电荷屏障作用
C. 二者均有 D. 二者均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34~135题共用备选答案)

A.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的机械屏障作用

B.肾小球滤过膜的电荷屏障作用

C.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的机械屏障作用

D.A、B二者均有

E.B、C二者均有

134.正常情况下,尿中不出现红细胞是由于

135.正常情况下,尿中不出现蛋白质是由于


正确答案:B,D
解析:滤过膜由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浆中除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成分都可通过滤过膜形成原尿。滤过膜的三层结构中,基膜上的空隙较小,对大分子物质起主要屏障作用,允许分子量70000以下的物质通过,为机械屏障。滤过膜带负电,物质通过滤过膜的难易决定于分子量和所带电荷为电荷屏障,电荷中性分子的通透性取决于分子量的大小,带正电荷物质通透性大于带负电荷物质。血中大分子蛋白质分子量大且多带负电荷,故不能通过滤过膜。血红蛋白分子量为69400,主要因为电荷排斥作用不能通过滤过膜。

第2题:

A.肾小球滤过膜的机械屏障作用
B.肾小球滤过膜的电荷屏障作用
C.二者均有
D.二者均无
E.与肾小球滤过膜无关

正常情况下,尿中不出现蛋白质是由于

答案:C
解析:
滤过膜由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浆中除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成分都可通过滤过膜形成原尿。滤过膜的三层结构中,基膜上的空隙较小,对大分子物质起主要屏障作用,允许分子量70000以下的物质通过,为机械屏障。滤过膜带负电,物质通过滤过膜的难易决定于分子量和所带电荷为电荷屏障,电荷中性分子的通透性取决于分子量的大小,带正电荷物质通透性大于带负电荷物质。血中大分子蛋白质分子量大且多带负电荷,故不能通过滤过膜。血红蛋白分子量为69400,主要因为电荷排斥作用不能通过滤过膜。红细胞半径为7~8)μm,大于且远大于滤膜允许的2~4nm。

第3题:

正常情况下尿中不出现蛋白质,是由于()

A、肾小球滤过膜的机械屏障作用

B、肾小球滤过膜的电荷屏障作用

C、两者都有

D、两者都无


参考答案:C

第4题: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常尿内可出现红细胞
  • B、正常尿内可出现微量葡萄糖
  • C、正常尿内可出现微量蛋白质
  • D、正常尿内可出现白细胞
  • E、正常尿内可出现微量脂肪

正确答案:E

第5题:

以下有关正常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常尿内可出现红细胞
  • B、正常尿内可出现微量葡萄糖
  • C、正常尿内可出现微量蛋白质
  • D、正常尿内可出现白细胞
  • E、正常尿内可出现微量脂肪

正确答案:E

第6题:

正常情况下,尿中不出现蛋白质是由于

A.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的机械屏障作用

B.肾小球滤过膜的电荷屏障作用

C.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的机械屏障作用

D.A、B二者均有

E.B、C二者均有


正确答案:D
滤过膜由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浆中除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成分都可通过滤过膜形成原尿。滤过膜的三层结构中,基膜上的空隙较小,对大分子物质起主要屏障作用,允许分子量70000以下的物质通过,为机械屏障。滤过膜带负电,物质通过滤过膜的难易决定于分子量和所带电荷为电荷屏障,电荷中性分子的通透性取决于分子量的大小,带正电荷物质通透性大于带负电荷物质。血中大分子蛋白质分子量大且多带负电荷,故不能通过滤过膜。血红蛋白分子量为69400,主要因为电荷排斥作用不能通过滤过膜。

第7题:

肾病综合征患者出现大量的蛋白尿是由于()

  • A、机体摄入的蛋白质过多
  • B、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
  • C、机体内蛋白质合成过多
  • D、肾小管不能对原尿中的蛋白质重吸收
  • E、机体组织中蛋白质分解过多,需从尿中排泄

正确答案:B

第8题:

肾病综合征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是由于

A、肾小管不能重吸收原尿中的蛋白质

B、机体内蛋白质合成过多

C、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

D、机体组织中蛋白质分解过多,需从尿中排泄

E、机体摄入的蛋白质过多


参考答案:C

第9题:

以下正常尿内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常尿内可出现红细胞
  • B、正常尿内可出现微量葡萄糖
  • C、正常尿内可出现微量蛋白质
  • D、正常尿内可出现白细胞
  • E、正常尿内可出现微量脂肪

正确答案:E

第10题:

正常情况下原尿中不含有()

  • A、葡萄糖
  • B、氨基酸
  • C、蛋白质
  • D、尿素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