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对三民主义做出了新的解释,形成了“新三民主义”,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题目
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对三民主义做出了新的解释,形成了“新三民主义”,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A.提出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B.在民族主义中增加了反帝的内容
C.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
D.提出建立反对帝国主义的联合战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2)课文摘录: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2)课文摘录: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制度,先后领导开展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在一次又一次的抗争和失败的艰辛历程中,孙中山逐渐认识到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他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毅然改造国民党,实行联俄、联 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三民主义做出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

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在民族主义方面,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突出的是“反满”,矛头指向清王朝;新三民主义则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在民权主义方面,过去只是抽象地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现在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在民生主义方面,过去只有“平均地权”的政纲,现在则提出了平均地权

和节制资本的办法,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因此,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又被中囯共产党人称为“革命的三民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它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这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题干内容给出了相应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评价。教学活动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做到环节完整,明确师生活动,并说明教学活动设计的意图

第2题: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究其原因,是由于新三民主义的政纲( )。

  • A、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 
  • B、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北洋军阀 
  • C、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 D、把民主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

正确答案:A

第3题:

简述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答案:
解析:
孙中山总结历次革命的经验教训.在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基础,重新阐释三民主义,制定新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 (1)具体内容:
①民族主义,即反对帝国主义,实行民族自决,废除民族压迫。
②民权主义,即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为少数资产阶级所专有,并规定只有反帝反封建的人民才能享有自由权利。
③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平均地权”是将私人所有的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政府照价征税,或收买、征收。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由国家分配土地耕种。“节制资本”规定,严禁私有资本操纵涉及国计民生的行业。
(2)意义:经孙中山重新解释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成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国民大革命的深入发展。,

第4题: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可分成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下列不属于新三民主义内容的是()

  • A、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 B、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
  • C、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
  • D、突出“反满”,矛头指向清王朝

正确答案:D

第5题:

1919年10月,孙中山组建了()、重新举起了三民主义的旗帜时,三民主义便开始了新的里程。


正确答案:中国国民党

第6题: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三民主义的新阐释是什么?
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强调对外争取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基础上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原则,并提出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第7题:

1919年10月,孙中山组建了中国国民党、重新举起了三民主义的旗帜时,三民主义便开始了新的里程。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
材料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材料二:
课文摘录: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制度,先后领导开展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在一次又一次的抗争和失败的艰辛历程中,孙中山逐渐认识到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他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毅然改造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三民主义做出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
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在民族主义方面,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突出的是“反满”,矛头指向清王朝;新三民主义则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在民权主义方面,过去只是抽象地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现在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在民生主义方面,过去只有“平均地权”的政纲,现在则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因此,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又被中国共产党人称为“革命的三民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它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这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
要求: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答案:
解析:
【参考设计】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有关孙中山先生的纪录片,请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孙中山先生一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哪些贡献
学生观看视频回答: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
教师进一步引导,如果你是孙中山,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你会做出什么抉择他又是怎样实现这一重大转变的呢顺势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提高课堂趣味性,同时设置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孙中山转变的原因,为课程做好铺垫。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
教师提问:孙中山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新三民主义的呢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革命的屡次失败,旧三民主义指导下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2.提出
教师提问:新三民主义是在什么时候正式提出的呢请学生阅读教材,一会儿扮演历史小记者,对当时的情况进行现场报道。
学生阅读教材后,以历史小记者的身份进行现场报道: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以适应时代潮流的精神。
(二)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教师提问: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是什么呢与旧三民主义相比,它“新”在哪教师展示有关新、旧三民主义的材料和“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的表格。请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5分钟时间自由交流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民族、民权和民生三个角度进行思考。
学生分组进行自由交流与讨论,讨论结束后,小组派代表回答,得出:(1)民族主义: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主义所突出的是“反满”,矛头指向清王朝;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有两方面含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2)民权主义:过去只是抽象地提倡“自由、平等、博爱”;新民权主义则指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得出(3)民生主义:过去只有“平均地权”的政纲,现在则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三)新三民主义的影响
教师进一步设问:新三民主义被中国共产党称为“革命的三民主义”,那么它对中国革命的形势有什么影响呢教师引导学生从积极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并得出:积极: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它的提出,促进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推动了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大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
局限: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以设置问题情境为主线,层层设疑,情境教学与问题探究式教学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历
史体验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教学难点。
环节三:小结作业
教师带领学生按照板书的线索复习本节课所学。
学生总结,并在课下写一篇论文,主题是关于“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剧变”。
复习巩固课堂所学,开放性的作业既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又能提升高中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一、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
2.提出
二、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1.民族
2.民权
3.民生
三、新三民主义的影响

第9题:

“对中国国民党来讲,南京是一个具有历史连接、感情连接的地方……”下列有关孙中山先生与南京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1912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②在南京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在南京国民党“一大”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④南京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寝所在地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孙中山通过()最早公开提出联俄政策。

  • A、《中国国民党宣言》
  • B、《孙文越飞宣言》
  • C、《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 D、《新三民主义》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