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不华,倦怠无力,纳呆食少,舌质淡红,脉象细弱。上述症状属什么证型

题目
患者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不华,倦怠无力,纳呆食少,舌质淡红,脉象细弱。上述症状属什么证型

A.心血不足证
B.心阳不振证
C.心虚胆怯证
D.水饮凌心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胸闷隐痛,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自汗、,盗汗,遇劳即甚,舌淡苔少,脉细弱。其证属

A.

B.

C.

D.


正确答案:C

第2题:

多梦易醒。头晕目眩,心悸健忘,纳呆,面色不华,舌淡苔白,脉细弱。治疗宜选

A.

B.

C.

D.


正确答案:B

第3题:

患者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不华,神疲乏力,食少腹胀。舌淡,脉细弱。此证属

A、阴虚火旺

B、心阳不足

C、心血不足

D、心虚胆怯

E、水饮凌心


参考答案:C

第4题:

患者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辨析其证候是

A.心脾两虚证
B.阴虚火旺证
C.心阳不振证
D.瘀阻心脉证
E.肺肾两虚证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心悸心脾两虚证的临床表现。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属于心悸心脾两虚证。故选A。

第5题:

患者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证机概要为

A.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神摇不安
B.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C.肝肾阴虚,水不济火,心火内动,扰动心神
D.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
E.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

答案:B
解析:
心悸之心血不足证
证候主症: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证机概要: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第6题:

患者久病尿血,兼见齿衄,食少,倦怠乏力,气短声低,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弱,主方宜选

A.

B.

C.

D.


正确答案:D

第7题:

病例摘要:李某,男,55岁,已婚,教师。2015年11月15日初诊。患者近1年来因工作劳累,睡眠较少,反复出现心慌不安,不能自主。近日因工作焦虑,心慌加重,有时持续1小时方能缓解。现症:心悸气短,不能自主,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奔豚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心悸。中医证型诊断:心血不足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睡眠较少,反复出现心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症,辨病为心悸。现症见心悸气短,不能自主,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辨证为心血不足证。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中医病证鉴别:奔豚发作之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本病与心悸的鉴别要点为: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下冲逆,发自少腹。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剂名称:归脾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黄芪18g,人参9g,白术18g,炙甘草6g,熟地黄3g,当归3g,龙眼肉3g,茯神18g,远志3g,酸枣仁18g,木香9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第8题: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心血不足型心悸的主症

A.善惊易恐

B.心悸头晕

C.倦怠无力

D.面色不华

E.舌质淡红,脉象细弱


正确答案:A
A。[解题思路] 善惊易恐为阴虚痰扰型心悸的主症,其余四项均为心血不足型心悸的主要症状。
[命题规律] 考查“心悸的辨证论治”。重点掌握。

第9题:

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食纳减少,腹胀,大便溏泻,倦怠乏力,舌质淡嫩,脉细弱,证属

A:心肺气虚
B:心脾两虚
C:心肾不交
D:肺脾两虚
E:肺肾阴虚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某男,55岁。心悸气短,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中医辨证是

A.心脾两虚
B.肝肾阴虚
C.肺肾气虚
D.痰浊阻肺
E.痰热郁肺

答案:A
解析:
心脾两虚[症状]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