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肾阳虚衰、脾肾阳衰及里寒重证均可应用的药组是

题目
治疗肾阳虚衰、脾肾阳衰及里寒重证均可应用的药组是

A.肉桂配干姜
B.干姜配附子
C.吴茱萸配附子
D.肉桂配附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肉桂的主治病证有( )

A.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阳痿

B.阴疽

C.脾肾阳虚之脘腹冷痛、食少便溏

D.经寒血滞之痛经、闭经

E.下元虚冷、虚阳上浮之上热下寒证


正确答案:ABCDE
ABCDE  [知识点] 温里药——肉桂

第2题:

温里药的主要适应证有

A、风寒表证

B、风寒湿痹

C、中焦寒证

D、肾阳虚证

E、心肾阳衰


参考答案:BCDE

第3题:

下列不属于附子的主治病证的是

A.亡阳欲脱

B.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畏寒肢冷、阳痿、尿频

C.脾肾阳虚之脘腹冷痛、泄泻、水肿

D.心阳虚衰之心悸、胸痹

E.寒饮咳喘


正确答案:E
本题考查附子的主治病证。附子的主治病证:①亡阳欲脱。②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畏寒肢冷、阳痿、尿频。③脾肾阳虚之脘腹冷痛、泄泻、水肿。④心阳虚衰之心悸、胸痹。⑤寒湿痹痛,阳虚外感。故本题答案选E。

第4题:

温里药的主要适应证有

A.风寒表证
B.风寒湿痹
C.中焦寒证
D.肾阳虚证
E.心肾阳衰

答案:B,C,D,E
解析:
本题考查温里药的适应证。温里药适应于里寒证,包含中焦寒证、肾阳虚证、心肾阳衰之亡阳证、寒滞肝脉之疝痛、风寒湿痹、经寒痛经等。邪气在表之风寒表证,当选用解表药中辛温解表药,故除A项不是温里药的主治病证外,BCDE均为温里药的主治病证。

第5题:

四逆散证的病机是

A.肾阳虚衰,阴寒内盛

B.阴寒内盛,格阳于外

C.阴寒内盛,格阳于上

D.少阴阳郁,气机不利

E.肾阳虚衰,寒湿内盛


正确答案:D
《伤寒论》第318条云:“少阴病,四逆,其人或敦,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泻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四逆散证的“四逆”是肝郁气滞,阳气内郁不达四肢而致,因阳气郁遏,气机不畅,故可见诸多或然证。若兼肺寒气逆,则为咳;心阳不足则为悸;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阳虚中寒,则腹中痛;兼中寒气滞,则泻利下重等等。仲景将其列在少阴病篇,故四逆散证的病机当为少阴阳郁,气机不利。

第6题:

附子治肾阳虚衰、脾肾阳衰及里寒重症时,常配伍

A.肉桂

B.香附

C.木瓜

D.干姜

E.花椒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肉桂配附子:肉桂辛甘而热,功能补火助阳、散寒通脉;附子辛热,功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两药相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力强,治肾阳虚衰、脾肾阳衰及里寒重症可用。

第7题:

肉桂配附子主治有

A、肾阳虚衰

B、下元虚冷

C、脾肾阳衰

D、畏寒肢冷

E、里寒重症


参考答案:ACE

第8题:

温里药的适应病证有

A.肾阳虚

B.肾阴虚

C.中焦虚寒

D.心肾阳衰

E.中气下陷


正确答案:ACD
本题考查温里药的适应病证。根据功效的不同,温里药可分为温中散寒药、温肾回阳药、暖肝散寒药和温肺化饮药四类。(1)温中散寒药:主要用于寒邪内侵、阳气被困,或脾阳不足、寒自内生,所致脘腹冷痛、呕吐泻痢等脏寒证。常用药有干姜、高良姜、红豆蔻、花椒、胡椒、丁香、荜茇、荜澄茄、山柰等。(2)温肾回阳药:主要用于阴寒内盛、元阳衰微、下痢清谷、四肢厥冷、冷汗不止的亡阳厥脱证;或肾阳不足、阳痿宫冷、阴寒水肿、五更泄泻等证。常用药有附子、川乌头、草乌头、肉桂、九香虫等。(3)暖肝散寒药:主要用于寒犯肝经、厥阴头痛、寒疝腹痛等证。常用药有吴茱萸、小茴香等。(4)温肺化饮药:主要用于寒痰停饮犯肺、喘咳痰稀等证。常用药有干姜、细辛等。

第9题:

治疗慢惊风脾肾阳衰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E

第10题:

A.附子配肉桂
B.附子配干姜
C.附子配吴茱萸
D.附子配熟地黄
E.附子配麻黄、细辛

治肾阳虚衰、脾肾阳虚及里寒重症均可选用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温里药的配伍。附子、肉桂均入心脾肾经,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故肾阳虚衰、脾肾阳虚及里寒重症均可将附子、肉桂相须为用;麻黄、细辛可解表散寒,用治外感风寒,附子可补肾阳,对于肾阳虚、少阴外感之证,可与麻黄、细辛同用,如麻黄附子细辛汤;附子、干姜均可入脾胃经,散寒止痛,又回阳救逆,故亡阳欲脱及中焦寒盛可选用附子、干姜相须为用。本题考查治肾阳虚衰、脾肾阳虚及里寒重症,故应选用A附子配肉桂。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