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四人为一山区学校共捐助了 75本书,已知甲捐助的数量既是丙捐助数量的2倍与丁捐助数量之和,又是乙和丙捐助数量之和,且丙捐助数量多于丁捐助数量。则甲捐助的数量可能为()。

题目
甲、乙、丙、丁四人为一山区学校共捐助了 75本书,已知甲捐助的数量既是丙捐助数量的2倍与丁捐助数量之和,又是乙和丙捐助数量之和,且丙捐助数量多于丁捐助数量。则甲捐助的数量可能为()。


A.31
B.32
C.33
D.34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已知有甲、乙、丙、丁四个数,甲乙之和大于丙丁之和,甲丁之和大于乙丙之和,乙 大于甲丙之和,根据以上请判断四数谁最大?(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丁最大


正确答案:D

第2题:

已知有甲、乙、丙、丁四个数,甲、乙之和大于丙、丁之和,甲、丁之和大于乙、丙之和,乙、丁之和大于甲、丙之和。根根据以上请判断这四个数谁最小?()
A 甲最小
B 丙最小
C 乙最小
D 丁最小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整理题干信息。
(1)甲+乙>丙+丁;(2)甲+丁>乙+丙;(3)乙+丁>甲+丙。
第二步:根据信息整合。
将不等式相加,同方向的不等号不变,(1)+(2)可得甲>丙,(2)+(3)可得丁>丙,(1)+(3)可得乙>丙,综合三个结果可知丙最小。
故正确答案为B。

第3题:

请教:2009年恩施州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生物学试题第1大题第4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 4 题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2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正确答案:A

第4题:

甲、乙、丙、丁四个人负责制作若干数量的工艺品,其中甲做了全部工艺品的1/10,丙做的数量是乙的2倍,丁做的量是甲和乙做的总量的1/2,乙比甲多做100个。则这些工艺品的总量是()个。

  • A、700
  • B、600
  • C、500
  • D、800

正确答案:A

第5题:

捐助种类包括()

  • A、经常性的捐赠
  • B、常年捐助
  • C、对口捐助
  • D、集中性捐助

正确答案:A,C,D

第6题:

甲、乙、丙三家企业在某次慈善捐助活动中共捐赠人民币8000万元,甲企业比乙企业多捐1800万元,乙企业和丙企业的捐助比例为8:15,甲企业捐了()万元。

A.3000
B.3400
C.1600
D.4600

答案:B
解析:
设甲捐款1800+x,则乙、丙分别捐款x和6200-2x,由题意:


解得x=1600,所以甲捐款3400。

第7题:

成功的筹资要分析捐款者的(),才能有的放矢地筹得资金。 

  • A、捐助数额
  • B、捐助动机
  • C、捐助来源
  • D、捐助形式

正确答案:B

第8题:

甲、乙、丙、丁4人去钓鱼,共钓到25条鱼,按数量从多到少的排名是甲、乙、丙、丁。又知甲钓到的条数是乙和丙钓到鱼的条数的和,乙钓到鱼的条数是丙和丁钓到鱼的条数的和。那么。甲钓到( )条鱼。 A.15 B.13 C.11 D.9


正确答案:C
由题意可知,甲=乙+丙,乙=丙+丁,则甲+乙+丙+丁=4丙+3丁=25,甲>乙>丙>丁,且甲、乙、丙、丁均为整数,则可得丁=3,丙=4,则乙=7,甲=11。

第9题:

某班同学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中,甲、乙、丙、丁四组同学所使用的鼠妇数量依次是3只、2只、1只、10只,使用鼠妇数量比较科学的小组是()。

  • A、丁
  • B、丙
  • C、乙
  • D、甲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捐助人有权向捐助法人查询捐助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捐助法人应当及时、如实答复。()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