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关系要好的同学很不平,执意拉着我去__________说我考试作弊的主考老师。

题目
和我关系要好的同学很不平,执意拉着我去__________说我考试作弊的主考老师。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

A.问讯
B.诘责
C.讯问
D.询问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由题干中的“不平”、“执意”可知,横线处应填具有质问、谴责意味的词语。“问讯”指打听、问候,“讯问”指严厉盘问、审问,“询问”指征求意见、咨询打听,这三个词语都不合题意。“诘责”指诘问谴责,其中“诘”表追问、责问的意思,用在题干中可表示向主考老师追问缘由,讲清情况,符合题意。故B为正确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刘某,女性,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刘某由其父母带到心理咨询室,他们反映自己的孩子总说上大学后追求者不断,受此影响,现已不能正常学习。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刘某的一段鉴别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说说是些什么人追求你吗?
刘某:太多了,我都受不了,无论上课还是走在路上男同学都盯着我看,都喜欢我,说我漂亮,连老师也喜欢我,我们班的辅导员对我特别好,都结婚了,还说要和我谈恋爱。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辅导员对你特别好?
刘某:我去教室,他就到教室等我,有时还专门在路边等我,我有时没下课,他能等我半小时,他也看见其他女同学了,可他不怎么理她们,专门和我说话。
心理咨询师:你说同学们说你漂亮,那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刘某:我听到的,我经常听到楼道里、窗外有叫我的声音,他们都说我漂亮,我都快烦死了,这么多人喜欢我,我还怎么上课呀。我们学校的女生嫉妒我,总在背后说我的坏话,后来还在学校广播里说,我想的什么都被他们说出去了,不就是男生都喜欢我吗?她们还派公安局的人监视我,我一出门,公路上的各种车都跟着我,我特别烦!

刘某说学校女生派公安局的人监视她,提示其可能存在()。多选
A:关系妄想
B:被害妄想
C:夸大妄想
D:嫉妒妄想

答案:B,C
解析:
【考察重点】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别【试题解析】求助者出现钟情妄想,是思维内容障碍,属于心理异常。
【考察重点】对常见的思维内容障碍的各种妄想的识别【试题解析】各种妄想的不同表现形式的具体描述如下。关系妄想的患者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钟情妄想”指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案例中求助者认为车上的男士都喜欢自己,就是一种明显的钟情妄想;“夸大妄想”则指在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容貌、财富、地位、能力、权利等等进行夸大,本案例中没有涉及。因此本题答案选AC。
【考察重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试题解析】此题考察的是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诊断。精神分裂症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是现实感的缺失,本案中刘某的辅导员在交往中是否存在刘某所说的问题,需要跟刘某辅导员以及其他同学的核实,确定是否是事实,这对判断刘某是否存在幻视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本题选择D。
【考察重点】对常见心理异常的识别及常见的思维内容障碍的各种妄想的识别【试题解析】各种妄想的不同表现形式的具体描述如下。如“被害妄想”的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谋财害命活动。“钟情妄想”实际上是一种被钟情妄想,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的严辞拒绝,也会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本案例中刘某对其辅导员的描述表明其可能存在钟情妄想,所以排除A,而钟情妄想属于思维障碍,所以排除B.D。
【考察重点】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试题解析】本题中考察到了关于幻觉的知识。幻觉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可以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按照体验的来源,幻觉有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幻觉按照产生的特殊条件,幻觉又有功能性幻觉、思维冥想、心因性幻觉。本题中说的听到别人说自己漂亮,是听到的,再根据整个案例的描述:心理咨询师:你说同学们说你漂亮,那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刘某:我听到的,我经常听到楼道里、窗外有叫我的声音,他们都说我漂亮。可以看出求助者听到的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可能存在幻听。幻听属于认知障碍中的知觉障碍。
【考察重点】思维内容障碍的区分【试题解析】嫉妒妄想的患者坚信配偶对其不忠,另有外遇。多用于配偶之间。关系妄想的患者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被害妄想的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谋财害命活动。影响妄想也叫物理影响妄想,患者认为自己的思维、情绪、意志、行为受到外界某种力量的支配、控制和操纵,患者不能自主。本题主要的干扰项,在于A选项,但嫉妒妄想多用于配偶之间,因此排除。故答案为C。
【考察重点】思维障碍【试题解析】思维障碍分为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思维形式障碍包括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破裂性思维、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维云集、病理性赘述、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其中思维奔逸是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主要指思维活动量的增加和思维联想速度的加快。患者表现为语量多,语速快,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词汇丰富,诙谐幽默。本求助者并没有表现出思维奔逸的症状,所以排除D。思维内容障碍包括妄想、强迫观念(强迫性思维)和超价观念。被洞悉感是妄想的一种,又称为内心被揭露感。其患者认为其内心的想法或者患者本人及其与家人之间的隐私,未经患者语言文字的表达,别人就知道了。本题中求助者说“我想的什么都被他们说出去了”是很明显的被洞悉感的表现。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性思维,是指某一种观念或者概念反复地出在现在患者的脑海中,或者自己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本题中求助者并没有认为自己的想法是不必要的,所以排除B。思维鸣响是知觉障碍中幻觉的一种,其表现为患者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而本求助者是自己的想法被别人知道,不是自己的想法,所以排除A。
【考察重点】思维内容障碍【试题解析】根据各种妄想的不同表现形式可做以下解折。关系妄想的患者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被害妄想的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体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其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谋财害命活动。本题中求助者说公安局派人监视她,就是明显的被害妄想。夸大妄想则指在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容貌、财富、地位、能力、权利等进行夸大,案例中求助者说受到公安局监视,说明把自己的社会地位看得较高。因此本题答案选BC。单选
【考察重点】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试题解析】刘某说公路上的车跟着她,因为是在公路上,所以路上会有车,存在幻视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关系妄想的患者把现实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人有关系。本案例中求助者把路上与自己无关的汽车想象和自己有关系,属于关系妄想。所以选择D。
【考察重点】心理问题的诊断【试题解析】从案例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刘某的心理冲突已经变形,并且出现了妄想和幻听。根据郭念锋的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该求助者初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第2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刘某,女性,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刘某由其父母带到心理咨询室,他们反映自己的孩子总说上大学后追求者不断,受此影响,现已不能正常学习。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刘某的一段鉴别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说说是些什么人追求你吗?
刘某:太多了,我都受不了,无论上课还是走在路上男同学都盯着我看,都喜欢我,说我漂亮,连老师也喜欢我,我们班的辅导员对我特别好,都结婚了,还说要和我谈恋爱。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辅导员对你特别好?
刘某:我去教室,他就到教室等我,有时还专门在路边等我,我有时没下课,他能等我半小时,他也看见其他女同学了,可他不怎么理她们,专门和我说话。
心理咨询师:你说同学们说你漂亮,那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刘某:我听到的,我经常听到楼道里、窗外有叫我的声音,他们都说我漂亮,我都快烦死了,这么多人喜欢我,我还怎么上课呀。我们学校的女生嫉妒我,总在背后说我的坏话,后来还在学校广播里说,我想的什么都被他们说出去了,不就是男生都喜欢我吗?她们还派公安局的人监视我,我一出门,公路上的各种车都跟着我,我特别烦!

从本案例中判断,刘某在与其辅导员的交往中存在()。单选
A:幻听
B:正常的恋爱关系
C:幻视
D:有待核实的疑点

答案:D
解析:
【考察重点】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别【试题解析】求助者出现钟情妄想,是思维内容障碍,属于心理异常。
【考察重点】对常见的思维内容障碍的各种妄想的识别【试题解析】各种妄想的不同表现形式的具体描述如下。关系妄想的患者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钟情妄想”指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案例中求助者认为车上的男士都喜欢自己,就是一种明显的钟情妄想;“夸大妄想”则指在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容貌、财富、地位、能力、权利等等进行夸大,本案例中没有涉及。因此本题答案选AC。
【考察重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试题解析】此题考察的是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诊断。精神分裂症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是现实感的缺失,本案中刘某的辅导员在交往中是否存在刘某所说的问题,需要跟刘某辅导员以及其他同学的核实,确定是否是事实,这对判断刘某是否存在幻视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本题选择D。
【考察重点】对常见心理异常的识别及常见的思维内容障碍的各种妄想的识别【试题解析】各种妄想的不同表现形式的具体描述如下。如“被害妄想”的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谋财害命活动。“钟情妄想”实际上是一种被钟情妄想,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的严辞拒绝,也会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本案例中刘某对其辅导员的描述表明其可能存在钟情妄想,所以排除A,而钟情妄想属于思维障碍,所以排除B.D。
【考察重点】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试题解析】本题中考察到了关于幻觉的知识。幻觉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可以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按照体验的来源,幻觉有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幻觉按照产生的特殊条件,幻觉又有功能性幻觉、思维冥想、心因性幻觉。本题中说的听到别人说自己漂亮,是听到的,再根据整个案例的描述:心理咨询师:你说同学们说你漂亮,那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刘某:我听到的,我经常听到楼道里、窗外有叫我的声音,他们都说我漂亮。可以看出求助者听到的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可能存在幻听。幻听属于认知障碍中的知觉障碍。
【考察重点】思维内容障碍的区分【试题解析】嫉妒妄想的患者坚信配偶对其不忠,另有外遇。多用于配偶之间。关系妄想的患者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被害妄想的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谋财害命活动。影响妄想也叫物理影响妄想,患者认为自己的思维、情绪、意志、行为受到外界某种力量的支配、控制和操纵,患者不能自主。本题主要的干扰项,在于A选项,但嫉妒妄想多用于配偶之间,因此排除。故答案为C。
【考察重点】思维障碍【试题解析】思维障碍分为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思维形式障碍包括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破裂性思维、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维云集、病理性赘述、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其中思维奔逸是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主要指思维活动量的增加和思维联想速度的加快。患者表现为语量多,语速快,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词汇丰富,诙谐幽默。本求助者并没有表现出思维奔逸的症状,所以排除D。思维内容障碍包括妄想、强迫观念(强迫性思维)和超价观念。被洞悉感是妄想的一种,又称为内心被揭露感。其患者认为其内心的想法或者患者本人及其与家人之间的隐私,未经患者语言文字的表达,别人就知道了。本题中求助者说“我想的什么都被他们说出去了”是很明显的被洞悉感的表现。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性思维,是指某一种观念或者概念反复地出在现在患者的脑海中,或者自己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本题中求助者并没有认为自己的想法是不必要的,所以排除B。思维鸣响是知觉障碍中幻觉的一种,其表现为患者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而本求助者是自己的想法被别人知道,不是自己的想法,所以排除A。
【考察重点】思维内容障碍【试题解析】根据各种妄想的不同表现形式可做以下解折。关系妄想的患者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被害妄想的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体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其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谋财害命活动。本题中求助者说公安局派人监视她,就是明显的被害妄想。夸大妄想则指在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容貌、财富、地位、能力、权利等进行夸大,案例中求助者说受到公安局监视,说明把自己的社会地位看得较高。因此本题答案选BC。单选
【考察重点】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试题解析】刘某说公路上的车跟着她,因为是在公路上,所以路上会有车,存在幻视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关系妄想的患者把现实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人有关系。本案例中求助者把路上与自己无关的汽车想象和自己有关系,属于关系妄想。所以选择D。
【考察重点】心理问题的诊断【试题解析】从案例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刘某的心理冲突已经变形,并且出现了妄想和幻听。根据郭念锋的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该求助者初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第3题:

和我关系要好的同学很不平,执意拉着我去______那位说我考试作弊的主考老师。 A. 问讯 B. 讯问 C. 诘责 D. 询问


正确答案:C

“问讯”属于书面语,问候、询问之意。“讯问”即审问,显然不合文意,可排除。“诘责”指诘问谴责。“诘”:追问。显然这里是要向主考老师追问缘由,讲清情况,C项比较符合语境。       D项“询问”指征求意见,打听的意思。语气程度过轻,不符合语境。

第4题:

根据下面资料 案例一 以下是班主任姜老师记录的一个教育故事: 班级日志上写着晨晨在数学课上被周老师批评了,考虑到周老师平常比较严厉。我决定先找晨晨了解情况。下午放学,我找到晨晨,他不服气地说:“周老师故意找茬儿,我上课根本没睡觉,她冤枉我了……”我耐心地等他把话说完后问他:“你是不是还生周老师的气呢?”他拗着头说:“有一点儿。” 何止“有一点儿”,我看得出,他的抵触情绪还很强烈。如果不及时将他的情绪加以疏导或排解,肯定会影响他和周老师的关系,影响学习数学的热情。 怎样能让他正确地认识和反思这件事呢?我想了想,对他说:“其实你也很在乎周老师对你的评价,不想和老师对抗,是吗?”他点了点头,表示接受我的看法。我接着说:“那你就要试着和老师沟通,说出你的想法。”他脸上露出犹豫的表情,我不动声色地说:“这样吧,你能不能写一张字条和周老师沟通一下?”他同意了,在我办公桌前坐下,拿起笔写了这样一张字条: 周老师: 上数学课时,我只是闭了一下眼,您却误认为我上课睡觉,还批评了我。我希望您以后能先仔细观察,再作结论。 学生:晨晨 嗨,他的气还没消呢!再往下聊也不见得有什么效果,我决定让他回家和家长沟通一下,冷静下来再说。我把字条还给他,说:“你先把字条拿回去,给你爸爸妈妈看看,看他们怎么说,你自己也好好想想,明天再把字条交给我,好吗?” 第二天一早,晨晨来找我,微笑着递给我修改过的字条,上面写道: 周老师: 昨天我错了,我前天晚上睡得有点晚,上课精神不好,勉强撑着才没趴下睡着。您的批评是对我的提醒,以后在您的课上,我一定集中精力听讲!昨天课堂上还有些问题没弄懂,希望您能多帮助我,谢谢! 学生:晨晨 显然在冷静下来以后,通过家长的帮助,晨晨已经能够正确地认识这件事了,我感到很欣慰。我把这张字条拿给周老师.向他讲述了晨晨前后态度的变化。 课间,周老师把晨晨叫去,坦诚地向他道歉,说不该草率地批评他,晨晨感到很意外,此后,晨晨和周老师关系更融洽了。 案例二 以下是班主任王老师记录的一个教育故事: 我班里有一位叫乐乐的同学,高高瘦瘦,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没想到脾气还挺火爆的。 第一次和他正式“交锋”是一天上语文课的时候,那天上课,他总是和同桌说话,影响了老师上课,老师点名批评了他,没想到他突然站起来说:“我和同学讨论问题,没有乱讲话,凭什么批评我?”还在教室里大声喊叫,让老师无法上课。我在隔壁办公室听见后,到班里让他来我办公室一下,他不但没有收敛,还愤愤地说:“来就来,我怕你呀?”我非常生气,但还是克制住自己的情绪,跟他说:“你先平静一下,一会儿咱们再聊。”等他情绪平静以后,我问他:“为什么和老师顶嘴?”乐乐说:“我是和同桌讨论问题。”我耐心地说:“即使老师批评错了,也是为你好,不至于发那么大的火。在课堂上和老师顶嘴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还影响了上课。”……经过一番沟通,他似乎认识到自己也有问题,表示以后不这样了。 没过几天,他又在地理课上和前桌同学说说笑笑,我批评他,他还不服,大声和我顶嘴,这次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下课后,我向班里他最要好的朋友了解他们相处的情况,才知道他在和同学相处的时候很容易冲动。我觉得必须和乐乐的家长沟通一下,让家长一起教育这个孩子。第二天乐乐妈妈来到学校,沟通时,他妈妈说:“这个年龄的孩子顶嘴是正常的,在家里他也经常和我们顶嘴,老师多担待点。我们文化素质不高,平时也忙,教育不了孩子,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希望老师多多教育……”听到家长这么说,我失望至极,看来指望家长教育乐乐是不太可能了。 与乐乐家长谈话之后,我陷入了迷茫。我决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同时也上网查询资料,想尽量处理好这件事。 请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有人认为案例一中的姜老师看到班级日志上记录的一件小事就去做了这么多工作实在是“小题大做”,请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分析准确,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400字。


正确答案: 案例中的姜老师处理学生与教师矛盾的做法是合理有效的,值得我们借鉴学习。首先,姜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符合新型师生关系的理念。姜老师理解学生,一视同仁地同学生交往。问题发生后,给予晨晨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
其次,姜老师采取疏导原则,循循善诱地引导晨晨看待他与数学老师之间的问题,当发现晨晨的情绪还没有完全消退后,又遵循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结合家庭教育的力量,来改变晨晨看待问题的态度,引导其做出正确的行为。
最后,对于出现不良品德的学生.教师要耐心细致、及时地做好矫正工作。因此姜老师的行为并不是“小题大做”,而是非常有效地矫正了晨晨的不良品德,以防后患。姜老师不仅让晨晨从道德认识上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也成功化解了晨晨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同时尊重了晨晨的自尊心,没有让他因此消极对待数学这门学科。

第5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刘某,女性,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刘某由其父母带到心理咨询室,他们反映自己的孩子总说上大学后追求者不断,受此影响,现已不能正常学习。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刘某的一段鉴别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说说是些什么人追求你吗?
刘某:太多了,我都受不了,无论上课还是走在路上男同学都盯着我看,都喜欢我,说我漂亮,连老师也喜欢我,我们班的辅导员对我特别好,都结婚了,还说要和我谈恋爱。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辅导员对你特别好?
刘某:我去教室,他就到教室等我,有时还专门在路边等我,我有时没下课,他能等我半小时,他也看见其他女同学了,可他不怎么理她们,专门和我说话。
心理咨询师:你说同学们说你漂亮,那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刘某:我听到的,我经常听到楼道里、窗外有叫我的声音,他们都说我漂亮,我都快烦死了,这么多人喜欢我,我还怎么上课呀。我们学校的女生嫉妒我,总在背后说我的坏话,后来还在学校广播里说,我想的什么都被他们说出去了,不就是男生都喜欢我吗?她们还派公安局的人监视我,我一出门,公路上的各种车都跟着我,我特别烦!

刘某说“我想的什么都被他们说出去了”,提示其可能存在()。单选
A:思维鸣响
B:强迫性思维
C:被洞悉感
D:思维奔逸

答案:C
解析:
【考察重点】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别【试题解析】求助者出现钟情妄想,是思维内容障碍,属于心理异常。
【考察重点】对常见的思维内容障碍的各种妄想的识别【试题解析】各种妄想的不同表现形式的具体描述如下。关系妄想的患者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钟情妄想”指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案例中求助者认为车上的男士都喜欢自己,就是一种明显的钟情妄想;“夸大妄想”则指在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容貌、财富、地位、能力、权利等等进行夸大,本案例中没有涉及。因此本题答案选AC。
【考察重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试题解析】此题考察的是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诊断。精神分裂症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是现实感的缺失,本案中刘某的辅导员在交往中是否存在刘某所说的问题,需要跟刘某辅导员以及其他同学的核实,确定是否是事实,这对判断刘某是否存在幻视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本题选择D。
【考察重点】对常见心理异常的识别及常见的思维内容障碍的各种妄想的识别【试题解析】各种妄想的不同表现形式的具体描述如下。如“被害妄想”的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谋财害命活动。“钟情妄想”实际上是一种被钟情妄想,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的严辞拒绝,也会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本案例中刘某对其辅导员的描述表明其可能存在钟情妄想,所以排除A,而钟情妄想属于思维障碍,所以排除B.D。
【考察重点】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试题解析】本题中考察到了关于幻觉的知识。幻觉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可以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按照体验的来源,幻觉有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幻觉按照产生的特殊条件,幻觉又有功能性幻觉、思维冥想、心因性幻觉。本题中说的听到别人说自己漂亮,是听到的,再根据整个案例的描述:心理咨询师:你说同学们说你漂亮,那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刘某:我听到的,我经常听到楼道里、窗外有叫我的声音,他们都说我漂亮。可以看出求助者听到的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可能存在幻听。幻听属于认知障碍中的知觉障碍。
【考察重点】思维内容障碍的区分【试题解析】嫉妒妄想的患者坚信配偶对其不忠,另有外遇。多用于配偶之间。关系妄想的患者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被害妄想的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谋财害命活动。影响妄想也叫物理影响妄想,患者认为自己的思维、情绪、意志、行为受到外界某种力量的支配、控制和操纵,患者不能自主。本题主要的干扰项,在于A选项,但嫉妒妄想多用于配偶之间,因此排除。故答案为C。
【考察重点】思维障碍【试题解析】思维障碍分为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思维形式障碍包括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破裂性思维、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维云集、病理性赘述、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其中思维奔逸是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主要指思维活动量的增加和思维联想速度的加快。患者表现为语量多,语速快,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词汇丰富,诙谐幽默。本求助者并没有表现出思维奔逸的症状,所以排除D。思维内容障碍包括妄想、强迫观念(强迫性思维)和超价观念。被洞悉感是妄想的一种,又称为内心被揭露感。其患者认为其内心的想法或者患者本人及其与家人之间的隐私,未经患者语言文字的表达,别人就知道了。本题中求助者说“我想的什么都被他们说出去了”是很明显的被洞悉感的表现。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性思维,是指某一种观念或者概念反复地出在现在患者的脑海中,或者自己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本题中求助者并没有认为自己的想法是不必要的,所以排除B。思维鸣响是知觉障碍中幻觉的一种,其表现为患者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而本求助者是自己的想法被别人知道,不是自己的想法,所以排除A。
【考察重点】思维内容障碍【试题解析】根据各种妄想的不同表现形式可做以下解折。关系妄想的患者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被害妄想的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体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其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谋财害命活动。本题中求助者说公安局派人监视她,就是明显的被害妄想。夸大妄想则指在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容貌、财富、地位、能力、权利等进行夸大,案例中求助者说受到公安局监视,说明把自己的社会地位看得较高。因此本题答案选BC。单选
【考察重点】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试题解析】刘某说公路上的车跟着她,因为是在公路上,所以路上会有车,存在幻视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关系妄想的患者把现实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人有关系。本案例中求助者把路上与自己无关的汽车想象和自己有关系,属于关系妄想。所以选择D。
【考察重点】心理问题的诊断【试题解析】从案例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刘某的心理冲突已经变形,并且出现了妄想和幻听。根据郭念锋的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该求助者初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第6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刘某,女性,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刘某由其父母带到心理咨询室,他们反映自己的孩子总说上大学后追求者不断,受此影响,现已不能正常学习。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刘某的一段鉴别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说说是些什么人追求你吗?
刘某:太多了,我都受不了,无论上课还是走在路上男同学都盯着我看,都喜欢我,说我漂亮,连老师也喜欢我,我们班的辅导员对我特别好,都结婚了,还说要和我谈恋爱。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辅导员对你特别好?
刘某:我去教室,他就到教室等我,有时还专门在路边等我,我有时没下课,他能等我半小时,他也看见其他女同学了,可他不怎么理她们,专门和我说话。
心理咨询师:你说同学们说你漂亮,那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刘某:我听到的,我经常听到楼道里、窗外有叫我的声音,他们都说我漂亮,我都快烦死了,这么多人喜欢我,我还怎么上课呀。我们学校的女生嫉妒我,总在背后说我的坏话,后来还在学校广播里说,我想的什么都被他们说出去了,不就是男生都喜欢我吗?她们还派公安局的人监视我,我一出门,公路上的各种车都跟着我,我特别烦!

刘某说学校的女生嫉妒她,提示其可能存在()。单选
A:嫉妒妄想
B:关系妄想
C:被害妄想
D:影响妄想

答案:C
解析:
【考察重点】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别【试题解析】求助者出现钟情妄想,是思维内容障碍,属于心理异常。
【考察重点】对常见的思维内容障碍的各种妄想的识别【试题解析】各种妄想的不同表现形式的具体描述如下。关系妄想的患者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钟情妄想”指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案例中求助者认为车上的男士都喜欢自己,就是一种明显的钟情妄想;“夸大妄想”则指在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容貌、财富、地位、能力、权利等等进行夸大,本案例中没有涉及。因此本题答案选AC。
【考察重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试题解析】此题考察的是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诊断。精神分裂症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是现实感的缺失,本案中刘某的辅导员在交往中是否存在刘某所说的问题,需要跟刘某辅导员以及其他同学的核实,确定是否是事实,这对判断刘某是否存在幻视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本题选择D。
【考察重点】对常见心理异常的识别及常见的思维内容障碍的各种妄想的识别【试题解析】各种妄想的不同表现形式的具体描述如下。如“被害妄想”的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谋财害命活动。“钟情妄想”实际上是一种被钟情妄想,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的严辞拒绝,也会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本案例中刘某对其辅导员的描述表明其可能存在钟情妄想,所以排除A,而钟情妄想属于思维障碍,所以排除B.D。
【考察重点】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试题解析】本题中考察到了关于幻觉的知识。幻觉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可以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按照体验的来源,幻觉有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幻觉按照产生的特殊条件,幻觉又有功能性幻觉、思维冥想、心因性幻觉。本题中说的听到别人说自己漂亮,是听到的,再根据整个案例的描述:心理咨询师:你说同学们说你漂亮,那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刘某:我听到的,我经常听到楼道里、窗外有叫我的声音,他们都说我漂亮。可以看出求助者听到的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可能存在幻听。幻听属于认知障碍中的知觉障碍。
【考察重点】思维内容障碍的区分【试题解析】嫉妒妄想的患者坚信配偶对其不忠,另有外遇。多用于配偶之间。关系妄想的患者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被害妄想的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谋财害命活动。影响妄想也叫物理影响妄想,患者认为自己的思维、情绪、意志、行为受到外界某种力量的支配、控制和操纵,患者不能自主。本题主要的干扰项,在于A选项,但嫉妒妄想多用于配偶之间,因此排除。故答案为C。
【考察重点】思维障碍【试题解析】思维障碍分为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思维形式障碍包括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破裂性思维、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维云集、病理性赘述、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其中思维奔逸是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主要指思维活动量的增加和思维联想速度的加快。患者表现为语量多,语速快,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词汇丰富,诙谐幽默。本求助者并没有表现出思维奔逸的症状,所以排除D。思维内容障碍包括妄想、强迫观念(强迫性思维)和超价观念。被洞悉感是妄想的一种,又称为内心被揭露感。其患者认为其内心的想法或者患者本人及其与家人之间的隐私,未经患者语言文字的表达,别人就知道了。本题中求助者说“我想的什么都被他们说出去了”是很明显的被洞悉感的表现。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性思维,是指某一种观念或者概念反复地出在现在患者的脑海中,或者自己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本题中求助者并没有认为自己的想法是不必要的,所以排除B。思维鸣响是知觉障碍中幻觉的一种,其表现为患者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而本求助者是自己的想法被别人知道,不是自己的想法,所以排除A。
【考察重点】思维内容障碍【试题解析】根据各种妄想的不同表现形式可做以下解折。关系妄想的患者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被害妄想的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体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其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谋财害命活动。本题中求助者说公安局派人监视她,就是明显的被害妄想。夸大妄想则指在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容貌、财富、地位、能力、权利等进行夸大,案例中求助者说受到公安局监视,说明把自己的社会地位看得较高。因此本题答案选BC。单选
【考察重点】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试题解析】刘某说公路上的车跟着她,因为是在公路上,所以路上会有车,存在幻视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关系妄想的患者把现实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人有关系。本案例中求助者把路上与自己无关的汽车想象和自己有关系,属于关系妄想。所以选择D。
【考察重点】心理问题的诊断【试题解析】从案例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刘某的心理冲突已经变形,并且出现了妄想和幻听。根据郭念锋的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该求助者初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第7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刘某,女性,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刘某由其父母带到心理咨询室,他们反映自己的孩子总说上大学后追求者不断,受此影响,现已不能正常学习。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刘某的一段鉴别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说说是些什么人追求你吗?
刘某:太多了,我都受不了,无论上课还是走在路上男同学都盯着我看,都喜欢我,说我漂亮,连老师也喜欢我,我们班的辅导员对我特别好,都结婚了,还说要和我谈恋爱。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辅导员对你特别好?
刘某:我去教室,他就到教室等我,有时还专门在路边等我,我有时没下课,他能等我半小时,他也看见其他女同学了,可他不怎么理她们,专门和我说话。
心理咨询师:你说同学们说你漂亮,那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刘某:我听到的,我经常听到楼道里、窗外有叫我的声音,他们都说我漂亮,我都快烦死了,这么多人喜欢我,我还怎么上课呀。我们学校的女生嫉妒我,总在背后说我的坏话,后来还在学校广播里说,我想的什么都被他们说出去了,不就是男生都喜欢我吗?她们还派公安局的人监视我,我一出门,公路上的各种车都跟着我,我特别烦!

刘某说男同学都喜欢她,提示其可能存在()。多选
A:关系妄想
B:嫉妒妄想
C:钟情妄想
D:夸大妄想

答案:A,C
解析:
【考察重点】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别【试题解析】求助者出现钟情妄想,是思维内容障碍,属于心理异常。
【考察重点】对常见的思维内容障碍的各种妄想的识别【试题解析】各种妄想的不同表现形式的具体描述如下。关系妄想的患者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钟情妄想”指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案例中求助者认为车上的男士都喜欢自己,就是一种明显的钟情妄想;“夸大妄想”则指在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容貌、财富、地位、能力、权利等等进行夸大,本案例中没有涉及。因此本题答案选AC。
【考察重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试题解析】此题考察的是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诊断。精神分裂症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是现实感的缺失,本案中刘某的辅导员在交往中是否存在刘某所说的问题,需要跟刘某辅导员以及其他同学的核实,确定是否是事实,这对判断刘某是否存在幻视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本题选择D。
【考察重点】对常见心理异常的识别及常见的思维内容障碍的各种妄想的识别【试题解析】各种妄想的不同表现形式的具体描述如下。如“被害妄想”的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谋财害命活动。“钟情妄想”实际上是一种被钟情妄想,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的严辞拒绝,也会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本案例中刘某对其辅导员的描述表明其可能存在钟情妄想,所以排除A,而钟情妄想属于思维障碍,所以排除B.D。
【考察重点】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试题解析】本题中考察到了关于幻觉的知识。幻觉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可以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按照体验的来源,幻觉有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幻觉按照产生的特殊条件,幻觉又有功能性幻觉、思维冥想、心因性幻觉。本题中说的听到别人说自己漂亮,是听到的,再根据整个案例的描述:心理咨询师:你说同学们说你漂亮,那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刘某:我听到的,我经常听到楼道里、窗外有叫我的声音,他们都说我漂亮。可以看出求助者听到的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可能存在幻听。幻听属于认知障碍中的知觉障碍。
【考察重点】思维内容障碍的区分【试题解析】嫉妒妄想的患者坚信配偶对其不忠,另有外遇。多用于配偶之间。关系妄想的患者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被害妄想的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谋财害命活动。影响妄想也叫物理影响妄想,患者认为自己的思维、情绪、意志、行为受到外界某种力量的支配、控制和操纵,患者不能自主。本题主要的干扰项,在于A选项,但嫉妒妄想多用于配偶之间,因此排除。故答案为C。
【考察重点】思维障碍【试题解析】思维障碍分为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思维形式障碍包括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破裂性思维、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维云集、病理性赘述、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其中思维奔逸是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主要指思维活动量的增加和思维联想速度的加快。患者表现为语量多,语速快,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词汇丰富,诙谐幽默。本求助者并没有表现出思维奔逸的症状,所以排除D。思维内容障碍包括妄想、强迫观念(强迫性思维)和超价观念。被洞悉感是妄想的一种,又称为内心被揭露感。其患者认为其内心的想法或者患者本人及其与家人之间的隐私,未经患者语言文字的表达,别人就知道了。本题中求助者说“我想的什么都被他们说出去了”是很明显的被洞悉感的表现。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性思维,是指某一种观念或者概念反复地出在现在患者的脑海中,或者自己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本题中求助者并没有认为自己的想法是不必要的,所以排除B。思维鸣响是知觉障碍中幻觉的一种,其表现为患者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而本求助者是自己的想法被别人知道,不是自己的想法,所以排除A。
【考察重点】思维内容障碍【试题解析】根据各种妄想的不同表现形式可做以下解折。关系妄想的患者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被害妄想的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体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其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谋财害命活动。本题中求助者说公安局派人监视她,就是明显的被害妄想。夸大妄想则指在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容貌、财富、地位、能力、权利等进行夸大,案例中求助者说受到公安局监视,说明把自己的社会地位看得较高。因此本题答案选BC。单选
【考察重点】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试题解析】刘某说公路上的车跟着她,因为是在公路上,所以路上会有车,存在幻视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关系妄想的患者把现实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人有关系。本案例中求助者把路上与自己无关的汽车想象和自己有关系,属于关系妄想。所以选择D。
【考察重点】心理问题的诊断【试题解析】从案例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刘某的心理冲突已经变形,并且出现了妄想和幻听。根据郭念锋的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该求助者初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第8题:

陈老师在手上用钢笔写了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中一人的名字,然后他紧握手,让甲乙丙丁四人猜猜他写了谁的名字。甲说:“是丙的名字。”乙说:“不是我的名字。”丙说:“不是我的名字。”丁说:“是甲。”陈老师说:“你们四人中只有一人猜对了。”

陈老师写了哪位同学的名字: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答案:B
解析:
本题属于真假破案例题型,且为一真题型。

第一步:找突破口。

甲所说:是丙的名字;丙说:不是我的名字;两个猜测必有一真一假。

第二步:看其余的话。

四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所以乙和丁说的就一定是假话,由此可以推出是乙同学的名字。

故正确答案为B。

第9题:

甲、乙、丙、丁是同班同学。甲说:“我班同学考试都及格了。”乙说:“丁考试没及格。”丙说:“我班有人考试没及格。”丁说:“乙考试也没及格。”已知只有一人说假话,则可推断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

  • A、说假话的是甲,乙考试没及格
  • B、说假话的是乙,丙考试没及格
  • C、说假话的是丙,丁考试没及格
  • D、说假话的是丁,乙考试及格了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有人说:“我一定要找到能帮我得到对我来说非常重要的人的喜欢和赞许的职业,让父母以我为荣,老师夸奖我,同学羡慕我。”你怎么看待这样的观点?


正确答案: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这是正常的人性的需要。但如果我们一定要通过自己的职业来实现这一点,很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我在做着我并不喜欢的工作,仅仅是为了他人能够认可我。当一个人只是为了他人而生活的时候,他会感到非常痛苦。一旦他没有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赞许,他的心理就会失衡,他所做的一切就失去了意义。重要的是,我们能够首先认同和欣赏自己,这样我们就不必依赖他人的赞许而活着。我们仍然希望父母和师长也能认可自己,但是当他们与我们有不同观点的时候,我们不必过于沮丧。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