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内痔病人的大便特点为

题目
患内痔病人的大便特点为

A:黏液血便
B:便后滴血
C:果酱样粪便
D:细条状粪便
E:米泔水样粪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男性,40岁,患内痔1年。其早期特点是()。

A.肛门疼痛

B.大便时滴血

C.痔核脱垂

D.黏液血便

E.肛门周围红肿


正确答案:B

第2题:

内痔的早期症状为

A.痔核脱出

B.大便出血

C.大便疼痛

D.里急后重

E.肛门周围瘙痒


正确答案:B
内痔可分四期,便血是早期症状。

第3题:

病人男性,20岁,肛门坠胀疼痛2个月,症状时轻时重,大便干,排便前有黏液自肛门流出,无便血。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内痔

B、肛裂

C、肛瘘

D、肛窦炎

E、直肠息肉


参考答案:D

第4题:

患内痔病人的大便特点为

A.黏液血便

B.便后滴血

C.果酱样粪便

D.细条状粪便

E.米泔水样粪便


正确答案:B
黏液血便是直肠癌表现,果酱样血便是肠套叠表现,陶土样便是胆总管结石表现,柏油样便是胃溃疡出血表现。

第5题:

内痔便血的特点是( )

A.黏液脓血便

B.大便带血,颜色鲜红

C.板油样便

D.水样便

E.羊粪样便


参考答案:B

第6题:

病人,男性,60岁。大便后常滴鲜血,用力排便后有肿块从肛门脱出,不能自行回缩,需用手还纳。最可能是()。

A.一期内痔

B.二期内痔

C.三期内痔

D.外四期内痔

E.混合痔


正确答案:C

第7题:

患内痔时便血的临床特点为

A、滴血

B、喷射状

C、血与粪便混合

D、脓血便

E、新鲜血在便纸上


参考答案:ABE

第8题:

患者男,27岁,因嗜食辛辣,便血半年诊断为痔疮,查患者痔核较大,大便时可脱出肛外,便后自行回纳,便血时多时少,应诊断为

A.内痔Ⅰ期

B.内痔Ⅱ期

C.内痔Ⅲ期

D.混合痔

E.外痔


正确答案:B

第9题:

男性病人,主诉:“大便时肛门疼痛,便后滴血色鲜红。”来判断该病人最有可能患的疾病是( )。

A、内痔

B、外痔

C、肛裂

D、脱肛

E、肛瘘


参考答案:C

第10题:

女性,31岁,会计,喜食辛辣食物,平日体健,患痔疮4年,近期无痛性便血加重,在排便时间歇滴血,痔核脱出肛门外,排便后需用手才能还纳,还纳后不再脱出。

该病人的病情属于
A.内痔Ⅰ期
B.内痔Ⅱ期
C.内痔Ⅲ期
D.内痔Ⅳ期
E.血栓性外痔

答案:C
解析:

内痔的分期:(1)I期: 无明显自觉症状,痔核小,便时粪便带血,或滴血,量少,无痔核脱出,镜检痔核小,质软,色红。(2)II期:周期性、无痛性便血,呈滴血或射血状医|学教育网整理,量较多,痔核较大,便时痔核能脱出肛外,便后能自行还纳。(3)III期:便血少或无便血,痔核大,呈灰白色,便时痔核经常脱出肛外,甚至行走、咳嗽、喷嚏、站立时也会脱出肛门,不能自行还纳,须用手托、平卧休息或热敷后方能复位。(4)IV期(嵌顿性内痔):平时或腹压稍大时痔核即脱出肛外,手托亦常不能复位。根据题干痔核脱出肛门外,排便后需用手才能还纳,还纳后不再脱出,可判断为内痔Ⅲ期。故答案为C。
内痔切除术前3天进少渣饮食,可使病人在术后1~2天内不排便,利于伤口愈合。 排便时应集中注意力、尽快大便,蹲厕过频、时间过久容易引起外痔(B错)。坐浴时水温以42℃为宜(C错)。痔疮病人避免长期饮酒、咖啡及食辛辣刺激性食物(D错)。有内痔突出者应先温水洗净,然后局部涂抹润滑油将其复位(E错)。水肿明显者可先用高锰酸钾水热敷,待水肿消退后再复位。故答案为A。
痔切除术后护理包括:止痛、饮食和排便、并发症护理、伤口护理等。其中,止痛措施为:可松弛敷料,或于术后1~2天内及第一次排便前给止痛药。故此选E。
痔疮防止复发的护理:保持心情愉悦,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多吃蔬菜少吃辣,多做运动,避免长时间坐位。故此选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