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某河流上午实测干、支流流量分别为4m3/s、1m 3/s,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分别为8mg/L、7mg/L;下午实测干、支流流量分别为3m3/s、2m 3/s,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分别为8mg/L、7mg/L。干支流汇流混合后的高锰酸盐指数日通量平均浓度为( )。

题目
(2016年)某河流上午实测干、支流流量分别为4m3/s、1m 3/s,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分别为8mg/L、7mg/L;下午实测干、支流流量分别为3m3/s、2m 3/s,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分别为8mg/L、7mg/L。干支流汇流混合后的高锰酸盐指数日通量平均浓度为( )。

A.7.4mg/L
B.7.5mg/L
C.7.6mg/L
D.7.7mg/L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考察多源的完全混合模式;(4x8+1x7 +3x8+2x 7)/ (4+1+3+2 )=7.7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在建工程,建筑高度为32m,体积为45000m3,其临时室外、室内消防用水量分别为()。

A.20L/s、15L/s

B.20L/s、10L/s

C.15L/s、10L/s

D.15L/s、15L/s


正确答案:B

在建工程临时室内消防用水量见下表。

在建工程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见下表。

故此题答案选B。

第2题:

某并联长管如图所示,已知分流点前干管流量Q=100L/s,并联管阻抗分别为S1=2092s2/m5,S2=8370s2/m5,则并联管之一的流量Q1为:


A. 33. 35L/s
B. 66. 7L/s
C. 42. 7L/s
D. 77. 25L/s

答案:B
解析:

第3题:

  低浓度吸氧、氧流量为

A.5-6L/min

B.2-3L/min

C.l-2L/min

D.1-2L/s

E.2-3L/s


C

【解析】低浓度吸氧、氧流量为l-2L/min。


第4题:

已知干、支流汇流前的流量分别为9m3/s、1m3/s.浓度分別为0.2mg/L、2.0mg/L.汇流混合后的氨氮平均浓度为()。
A.1.1Omg/L B.0.48mg/L C.0.42mg/L D.0.38mg/L


答案:D
解析:

第5题:

某河流干流流量为9m3/s,氨氮浓度为1.0mg/L;支流流量为1m3/s,氨氮浓度为9.0mg/L。支流汇入干流混合后,氨氮平均浓度为()。

A:10.0mg/L
B:8.2mg/L
C:5.0mg/L
D:1.8mg/L

答案:D
解析:
氨氮平均浓度=(1.0*9+9.0*1)/(9+1)=1.8(mg/L)。

第6题:

三层供水管路,如图19所示。各管段的阻抗S皆为106s2/m5,层高均为5m。设a点的作用水头为20mH2O,那么流量Q1、Q2、Q3分别为( )。

A、4.47L/s,2.41L/s,0.63L/s
B、5.17L/s,3.49L/s,1.78L/s
C、3.21L/s,1.56L/s,1.18L/s
D、2.55L/s,1.04L/s,0.49L/s

答案:A
解析:
根据长管串并联管路的特征可以列出如下方程由 方程(1)可得 由方程(2)、(3)可得负值舍去,则将代入式(3)得到Q2=2.41L/s,Q3=0.63L/s。

第7题:

某并联长管如图所示,已知分流点前干管流量Q=100L/s,并联管阻抗分别为S1=2092s2/m5,S2=8370s2/m5,则并联管之一的流量Q1为:

A. 33. 35L/s B. 66. 7L/s C. 42. 7L/s D. 77. 25L/s


答案:B
解析:

第8题:

低浓度吸氧、氧流量为( )

A.5~6L/min

B.2~3L/mi

n C.1~2L/min

D.1~2L/s E.2~3L/s


正确答案:C

第9题:

某河流上午实测干、支流流量分别为4m3/s、1m3/s,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分别为8mg/L、7mg/L;下午实测干、支流流量分别为3m3/s、2m3/s,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分别为8mg/L、7mg/L。干、支流汇流混合后的高锰酸盐指数日通量平均浓度为( )。

A.7.4mg/L
B.7.5mg/L
C.7.6mg/L
D.7.7mg/L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某排水枢纽流向、流量见下图,对应输入渠道流量Q1、Q2、Q3的总氮浓度分别为TN1=5mg/L、TN2=12mg/L、TN3=10mg/L,则对应排出渠道流量Q4、Q5的总氮浓度分别为( )。

A.TN4=10mg/L、TN5=9 mg/L
B.TN4=5mg/L、TN5=10.5mg/L
C.TN4=10mg/L、TN5=8mg/L
D.TN4=5mg/L、TN5=8 mg/L

答案:C
解析:
计算型。物料衡算。首先,Q4流向比较简单,先看Q4。Q4完全由Q3得来,虽然流量减半,但浓度不变。故TN4=TN3=10mg/L,排除BD。其次,进行总氮物料衡算。进来的=出去的,则有Q1×TN1+Q2×TN2+0.5Q3×TN3=Q5×TN5,TN5=(10m3/s×5mg/L+5m3/s×12mg/L+0.5×10m3/s×10mg/L)/20m3/s=8mg/L,故选C。注意:Q4分走了Q3部分流量。

更多相关问题